高一语文 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 共1课时
《涉江采芙蓉》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诗歌,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
2.通过分析诗歌,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3.通过对诗歌的感悟,体会诗歌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诗歌,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歌的感悟,体会诗歌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周敦颐。关于“莲”,君子之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佳人之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莲花别称:荷花、芙蕖、芙蓉......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涉江采芙蓉》(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
2.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诗歌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
第一个小循环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一
阅读导学案P209页中识作者、知背景、晓常识的内容(3分钟)通过阅读阅读,看同学们能找到哪些知识点,你认为哪些是重点、难点、困惑点?
四、出示自学指导一(3分钟)
自主阅读《导学案》P213页有关本课“识作者”“知背景”“晓常识”的知识讲解,并回答以下问题:
1.《古诗十九首》的时间、作者以及最早记录在哪里?
2.《古诗十九首》主要的思想内容。
3.对《古诗十九首》评价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一
1、时间:东汉末年
作者:无名氏
最早记录:梁代萧统所编《文选》
2、主要的思想内容:“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东汉宦官外戚专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留下妻儿,然而往往一事无成,只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因此,《古诗十九首》主要抒写离愁别绪,或游子思归,或闺房怀远,其次是人生易逝的感叹,或及时行乐,或不甘贫贱。
3、“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刘勰《文心雕龙》
“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千金。”——钟嵘《诗品》
第二个小循环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二
阅读诗歌(3分钟)梳理内容,通过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10分钟)
1、读准字音,并翻译诗歌。
2、本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3、抒情主人公:采莲者是男子还是女子?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二。
1、遗(wèi):赠。以义定音。谁(shuí):口语与书面语区分开.还(huán)顾:回头看。
翻译: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长着很多香草。采摘荷花想要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
2、忧伤
3、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五:
①采莲是江南的旧俗,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有这样的描绘“采莲的是年少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男子一般在京都洛阳求取前程,不太可能回到江南去采莲。
②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往往暗关着“夫荣”,“莲子”即“怜子”。
③古代的折芳馈赠的传统说起: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④《古》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想象的方式,以女子的口吻来写。因此思念的应该是双方,正如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⑤所思在“远道”,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那我们就可以由此推想说话人应是女子。
第三个小循环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三
分析诗歌内容(7分钟),解决下列问题。
四、出示自学指导三(7分钟)
1、首联描写的是一副怎样的景象?
2、颔联这一问一答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试赏析颈联,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4、尾联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三。
1、通过兰泽、芳草、芙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夏日采莲图。
2、诗歌1、2句通过兰泽、芳草、芙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夏日采莲图,表现主人公情趣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和内心的欢快之情。3、4句笔锋一转,转喜为悲,用夏季美景烘托出内心的孤寂,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伤。
3、“还顾”和“望”这两个词的动作性和画面性很强,让这种思念之情更加浓重。
“漫浩浩”运用了叠词,音韵和谐,更突出道路的漫长和愁绪的浓重。
4、黯然痛苦的心情!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而”字既表达了情感的转折,又突出了从甜蜜相
爱到痛苦分离的极大反差,把那种相爱不能相守,
想念不能相见的黯然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以”连接“忧伤”和“终老”,就把 “忧伤”所跨越的时间的绵长感体现了出来。
课堂总结,构建思维导图。
一个借采莲来表达思念的女子,想象自己的爱人也在远方回望故乡,思念自己,前4句为实写,5、6句为虚写。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题:三四两句,明人陆时雍《诗坛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做具体分析。
①运用了对面落笔的手法。
②诗人宕开一笔,不写自己的思念,转而由“忆君”引起,描写友人离别之后的种种愁绪,一个想像中的情境展现在读者面前:朋友远在异乡,夜泊潇湘,清凉的月色下,梦里充斥着凄冷的猿猴哀鸣。
③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友人抵达后的凄凉清冷处境和孤寂愁苦之情,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