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09 11:3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在中国古代一个人人生的四大喜事是什么?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第 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立的?1.九品中正制选官弊端严重,不能选拨
出有真才实学的人;2.隋朝建立和统一后,急需大批人才。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魏文帝曹丕科举制的创立九品中正制示意图只注重门第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科举制的创立2、奠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
“分科举人”。3、正式创立: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
制度正式创立。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隋朝创立的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科举
制度,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中央。高门权贵的子弟:
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地方官和高门权贵: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朝廷: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科举制的发展——唐朝1、基本特征2、分类“非常之人”重在考查对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重在考核诗赋和时务策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科举制的发展——唐朝3、程序州府初试—尚书省省试—吏部考查,量才任用女皇武则天开设武举创立殿试制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生员,俗称秀才)
童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殿试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登 科 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矣,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大雁塔进士题名帖拓本大雁塔
(陕西西安)雁塔题名慈恩塔下题名处,
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科举制的影响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孙中山《五权宪法》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gòuzhí这说明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
的目的是什么?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思考:科举制的实施与唐代的繁荣有何联系?1.满足了中小地主参政的愿望,缓和了阶级
矛盾,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
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2.使国家掌握了选拨人才的权利,有利于加
强中央集权;
3.刺激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学的繁荣。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