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6 14:5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语文第一课
《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
一、相关资料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字至能 ,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学家。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创作背景 范成大早年游宦四方,57岁以后退职闲居苏州石湖,在江南乡村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在这段时间,他写下《四时田园杂兴》,这是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日”“冬日”五组。
《稚子弄冰》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右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著有《诚斋集》等传世。
《村 晚》雷震,南宋,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二、多音字
供ɡōnɡ(供给)(供应)ɡònɡ(供词)(供品)
三、教材解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着种瓜。
1.读前两句诗,说说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场面?
描写了农家夏日忙碌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
2.你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他们的辛苦呢?
(1)时间:“昼夜”忙个不停;
(2)内容:既要“耘田”,又要“绩麻”;
(3)劳动者,村庄儿女,各忙其事。
3.如何理解“学种瓜”中的“学”呢?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4.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孩子们还不懂得做农活,但是看着大人在忙碌,也在一旁学着种瓜。他们在桑树底下挖好小坑,把瓜种放在里面,盖好土,踩实。孩子们盼着自己种下的瓜早日发芽/长大,最后结出大的香甜的瓜。
5.主旨归纳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对农村生活中大人耘田、绩麻,孩子们学种瓜等场面的描写,反映出农村紧张的劳动气氛和富有情趣的生活。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意:清晨,孩童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凿下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
敲出来的响声像玉磬一样穿过树林,突然听见一声清脆的像水玉落地的响声,原来是孩子把它敲碎了。
1.这两句诗描绘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给人怎样的感受?
“金盆”是金色,“银钲”是白色,“彩丝”是五颜六色。这些颜色给人展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
2.在诗人眼里,“稚子弄冰”具有怎样的意趣?
隆冬天气的寒冷与孩子弄冰的热情,形成强烈的对比;各种颜色交织,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冰块能发出美妙的响声,令人称奇。
3.主旨归纳
《稚子弄冰》通过对稚子脱冰、穿线、敲冰和冰块落地等情景的描写,表现
出孩童生活的无限乐趣和诗人对孩童的喜爱之情。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意:水草长满了池塘,池水漫出了塘岸,青山衔着落日,一起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1.读前两句诗,说说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绿油油的野草长满了池塘边缘,澄碧的池水漫上了塘岸。夕阳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2.“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与“浸”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衔”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落日挂在山头的景象,富有画面感。“浸”形象地写出 了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用词新奇、巧妙,给人无限想象。
3.诗人是怎样表现牧童这一形象的?
牧童在牛背上,不是规规矩矩地骑,而是横坐着;他吹笛,也不是认真地吹,而是“信口吹”。于是诗人借这些描写将牧童调皮天真、休闲自在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4.主题归纳
《村晚》描写了夕阳西下,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口吹奏的景象,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同步练习
一、用“___”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根据拼音写词语。
为了供(gōng gòng)弟弟上大学,他不分zhòu yè( )地辛苦劳作,cǎi sāng( )喂蚕,yún tián( )插秧,用稚(zhì zì)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当他笑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时,我内心不禁泛起点点涟漪(yī qí)。这是多么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二、读音明义。
1.“昼”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在“不舍昼夜”这个词语中,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供”有两个读音,分别是“ɡōnɡ”和“ɡònɡ”。“童孙未解供耕织”中的“供”应读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供耕织”的意思是________。“提供”的“供”应读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漪”读________(yī yǐ)。“寒漪”在这句诗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比较阅读古诗,选择恰当的诗句填空。
本课三首诗都描写了古代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但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表现儿童热爱劳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童稚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牧童自在悠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B.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C.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兴”读“xìng”,该诗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
2.《稚子弄冰》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描写了儿童的天真可爱。( )
3.“忽作玻璃碎地声”中的“玻璃”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
4.《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诗都描写了儿童的形象。( )
五、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诗人以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________作了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2)《稚子弄冰》整首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________”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全诗描写“________”这一动作细节,突出一个“________”字。
(3)《村晚》是南宋诗人________创作的一首诗。诗中形象地描绘了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牧童,刻画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________图。
六、读古诗《稚子弄冰》,完成练习。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①。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铮: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璨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2.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稚子弄冰》中的稚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 ),山衔落日( )寒漪。
牧童( )横牛背,短笛无腔( )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能力提高。
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解释下列词语。
停棹 张伞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描写了两个小童在船中 的场景,表现了儿童的 ,表达了诗人 之情。
参考答案:
一、为了供(gōng gòng)弟弟上大学,他不分zhòu yè( 昼 夜 )地辛苦劳作,cǎi sāng( 采 桑 )喂蚕,yún tián( 耘 田)插秧,用稚(zhì√ zì)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当他笑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时,我内心不禁泛起点点涟漪(yī√ qí)。这是多么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二、1.Z zhou 白天,跟“夜”相对
2.ɡònɡ 从事 从事耕织 ɡōnɡ 供给,准备着钱物等给需要的人使用
3.yī 带有凉意的水中的波纹
三、CAB
四、1.√ 2.× 3.√ 4.√
五、(1)紧张劳动气氛
(2)穿林;脱冰;稚
(3)雷震;红红落日;横坐牛背吹短笛;农村晚景
六、1.B2.(1)清晨,儿童将铜盆里冻的冰剜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当铮。
(2)敲得响声穿过树林,突然听见一声清脆的水玉落地的响声,原来是孩子们把它敲摔碎了。(意思对即可)
3.诗中的稚子不惧严寒,清晨脱冰,可见他天真幼稚;他把冰块当做银钲来敲击玩耍,可见他非常的调皮可爱。
七、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清凉的水面上闪动着粼粼波光。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慢慢地回家,手里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不成调的曲子。
八、1.停下船桨 撑开伞
2.怪不得天没下雨还撑开伞,原来不是为了遮挡,而是为了利用风让船行驶。
3.撑伞驶船;无忧无虑,天真可爱,聪明机智;对孩童的喜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