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鹭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白鹭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3 20:4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白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给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画面起个名字;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
2.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白鹭》这篇课文,欣赏了白鹭的外形美,感受到它是一首“精巧的诗”,更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二、精读课文,感悟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韵味美”。
1.白鹭的韵味无穷表现在第6、7、8自然段中,自由轻声读这几个自然段,想一想: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2.交流:此刻,你仿佛看到了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
(觅食、栖息、低飞)
3.哪个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读,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学习白鹭觅食的画面。
(1)精读第一句,体会把清水田比喻成镜匣手法的绝妙,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2)文中不说白鹭捉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体会“钓”字的生动传神,感悟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
(3)体会“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的表达效果,感受画面的和谐自然。
5.学习白鹭栖息的画面。
(1)抓住“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咱嗜好。”等关键词句体会拟人和对比所表现出的白鹭优雅、超凡脱俗的特点。
(2)引导学生想象:白鹭站立于小树的绝顶,它在瞭望什么呢?
(3)“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
除了望哨,白鹭也许在干什么?
(4)展开想象,共同交流,体会疑问句引起读者无限遐想的表达效果。
6.学习白鹭低飞的画面。
(1)为什么说白鹭低飞是乡村生活的一种恩惠?
7.白鹭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文章展现了白鹭哪些动态美?请你为每幅画起一个名字。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白鹭垂钓图 清晨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
白鹭之美——美在无声,美在自然,美在含蓄,美在骨子里。
三、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郭沫若先生用生动的笔触,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再现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让读者感受到了语言文字和画面的美。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就蕴含在这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中。
四、升华情感。
(1)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白鹭外形精巧,给人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无比的快乐。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课文写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请你也仿照课文这几个自然段的写法,写写你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活动特点,表现出对它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