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复习(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复习(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3 07:3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部分 思维导图
第二部分 重点知识概述
1.流域内的水资源具有功能多样和开放共享的特点,需要进行协作,开发水资源。
2.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需要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
3.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问题,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4.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以达到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5.企业转移生产地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
6.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
7.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8.经济全球化可以理解为跨国界的经济活动趋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9.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新的劳动地域分工和全球生产网络。
10.“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繁荣。
第三部分 考点分析
1.东数西算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同时规划设立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继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三大超级工程之后,第4个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超级工程--“东数西算”正式落地。
东部有需求,西部有资源,因此“东数西算”工程孕育而生。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充裕且成本更低、气候适宜,而且风、光、水、煤等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产生了海量数据,对算力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由于能耗指标紧张,土地、电力成本高,继续新建数据中心难度较大。
“东数西算”,“数”指数据,“算”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所处地区经济较发达,依托本地庞大的用户需求和雄厚的资金技术,主要服务于实时性算力需求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需要。
依托本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
西部地区,之所以在算力设施建设上脱颖而出,与其能源资源优势密不可分。在十四五规划中,9大清洁能源基地,基本都布局在西部。
贵州电力充沛、气候优势突出,内蒙古风电发达,宁夏光伏产业突出,甘肃风能、太阳能丰富,清洁产业发达
区域协调也是国家算力枢纽布局的关键
● 贵州位于粤港澳与成渝之间,以建设枢纽节点为抓手,有利于构建“粤港澳-贵州-成渝”数据新走廊;● 内蒙古毗邻京津冀地区,主要服务于北京等地的实时性算力需求;● 甘肃、宁夏枢纽的建设,则能充分协调东西发展,服务面向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世界级城市群的算力需求。
贵安新区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数据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自然条件及安全性:气候凉爽,自然灾害少
电力供应:供应稳定且成本低
通讯基础设施:邻近光纤主干线路
交通运输:便利(利于建设和维护)
市场:接近用户
一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每年耗电量近亿千瓦时
数据中心参考的6个因素:
1.大量的廉价电力
2.绿色能源,更注重可再生能源
3.靠近河流或湖泊(设备冷却需要大量水源)
4.用地广阔(隐秘性和安全性)
5.和其他数据中心的距离(数据中心之间的快速链接)
6.政策支持
“东数西算”的影响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土建工程,IT设备、电力设备、暖通设备等制造产业,信息通讯产业
有助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东西部的联系
对东部地区:缓解能源和土地资源的紧张
对西部地区
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可再生能源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污染较小,对环境的压力小
增加就业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收入
东数西算
2022、江苏卷、26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数据处理能力及应用需求大幅提升。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已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规划建设8个算力国家枢纽,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实现“数”“算”分离。在长三角枢纽规划建设2个数据中心集群,其中之一布局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国算力国家枢纽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分布图。(1)与传统产业相比,简述数字产业能够实现“数”“算”分离的条件。(2)从资源、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在长三角枢纽周边地区没有布局算力国家枢纽的主要原因。(3)说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的地理意义。
(1)技术:数据远距离传输技术突破,传输成本低、延迟小;设施:全国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西部发电设施建设。;政策:国家发展战略的启动;市场:存在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
(2)资源:长三角周边大部分地区电力紧缺;算力枢纽占地多,长三角土地资源紧张,建设成本高。
环境:长三角地处亚热带,高温期长,不利于散热,制冷散热成本高。
(3)长三角建设数据中心,靠近市场,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延时,时效性好;降低数字信息传输费用;也有利于发挥长三角人才、技术、资金优势,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促进技术创新;带动本区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跨行政区的经济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为新型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发展提供示范,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市场:存在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
技术:数据远距离传输技术突破,传输成本低、延迟小
设施:全国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西部发电设施建设
政策:国家发展战略的启动
从逻辑、材料提示看
成本优势
市场需求
西:算
东:数
技术、设施
政策
我国数据应用需求大幅提升。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规划建设8个算力国家枢纽,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1)与传统产业相比,简述数字产业能够实现“数”“算”分离的条件。
2.咖啡馆
写字楼,多指配备现代化设施的商用办公楼。
写字楼群体工作节奏快,是咖啡的“刚需群体”
1.出杯时间要精准,比如“开会前立等可取”--“上午头脑风暴太辛苦,必须喝一杯咖啡。”--“再有20分钟开会,卖杯咖啡能不能赶上?”
2、外企、银行工作强度大,提神醒脑是定位
3、地铁上点单是常态,微信、小程序必须跟得上
星巴克咖啡馆为何会在上海蓬勃发展?
1.星巴克飞速扩张门店因素,其本身强大的品牌效应,对商圈有极高的谈判优势。很多商圈在刚开门营业时,通常会以极低的店铺租金吸引星巴克进驻。星巴克通常会一次性与商圈签订十年左右的长期租赁协议,降低了店铺租金这个关键成本。这样的协议同时为星巴克带来了更高的利润,获得了相对竞争优势。
星巴克咖啡馆为何会在上海蓬勃发展?
2.历史文化因素,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的主要通商口,也是中国最早实现城市化的港口城市。晚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咖啡作为一种西方生活习惯,随着帝国主义英国的侵略带进了上海。据考证,最早记载咖啡历史文献是1887年《申江百泳》,里面描述了西方餐厅客人在用过主菜后,服务员送上咖啡作为正餐饮品。1920年后,上海租界内咖啡馆开始盛行,至20年代末,咖啡在上海已成为一种时髦事物,成了当时知识分子主要的休闲场所。
星巴克咖啡馆为何会在上海蓬勃发展?
3.政府产业政策扶持,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上海政府不仅以专门的文化节支持咖啡产业发展,在2021年3月29日开展的第三届上海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中,也有专门展台,供咖啡产业链企业进行产品展示。
星巴克连锁咖啡馆的分布?目标消费人群?
星巴克其中一个经营策略,店铺选址多在核心商圈或者是交通干线交界地区。上海星巴克的空间分布决定因素,星巴克其本身的经营策略与上海独特的人口分布。通俗一点来说,在上海,哪里人流量大,哪里就有星巴克。由于星巴克主要分布的地区是上海中心城区,所以不仅仅是商业购物人群,商务人士作为消费人群,还有大量的中心城区居住人口带来消费。
目前,星巴克在全球共有6家咖啡烘焙工厂,其中5家位于美国,1家位于荷兰。而昆山的这座咖啡烘焙工厂也将成为星巴克亚太首座咖啡烘焙工厂。为与咖啡烘焙工厂配套,星巴克还将在咖啡创新产业园建设一个生豆存贮仓库和一个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打造新型现代化供应链,使其成为星巴克在中国的配送网络核心。届时,星巴克全球各个产区的咖啡豆都将在此进行烘焙,以满足中国所有零售门店的需求。
星巴克项目将助力昆山开发区打造集创新研发、烘焙研磨、交易分拨、销售展示、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千亿级全链式咖啡产业集群
星巴克在昆山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的因素?
上海自近代开通商口岸以来,长期是中国资本最密集的城市,也是近现代先进生产力的前沿阵地。高素质的现代劳动力人口,资本,是上海发展各类高新产业,工业的基本保障。
首先是土地供应,上海市在2010年末,市内可供工业开发的土地已见底,咖啡产业园就算想在市内建设,可能性几乎为零。
其次,上海市的拥有足够的咖啡产业上游企业,在上海闵行区,聚集着大量咖啡烘焙机,咖啡制作机的生产供应企业。咖啡相关生产技术,在上海市内能轻松找到供应商。原料供应上,上海港作为世界上货物外贸吞吐量排名前列的港口,通过远洋运输获得咖啡豆原料的难度大大降低。同时,星巴克上海基地与云南这一国内咖啡主要产地签订了合作协议,大大提高了获取原料的供应链稳定性。
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拥有6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图4示意该品牌连锁咖啡馆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
(1)推测支撑咖啡馆蓬勃发展的上海的产业和企业类型。
企业类型:金融、商贸、信息技术、策划、法律咨询、房地产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类型:第三产业
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拥有6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图4示意该品牌连锁咖啡馆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
(2)据图描述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的空间分布特征。
上海中心城区密度较大,郊区密度较小
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
机场附近相对较多
总述
分述
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拥有6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
(3)分析该品牌咖啡馆布局在商业繁华地段和高级写字楼地区的目标消费人群。
独占鳌头
知名度高、品质好
具有一定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品牌连锁咖啡馆
追求品牌的年轻人
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 (4)说明该品牌母公司选择在昆山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的上海因素。
上海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咖啡及其烘焙hōng bèi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昆山邻近上海
上海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利于接受上海的资金和技术扩散
便于产品快速运抵市场
借助上海的机场、港口从国外输入原料、输出产品
部分上海就业人口在昆山居住
有外溢的消费需求
上海土地租金高、劳动力成本高
不适合建设大型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