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课时作业(3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古诗三首》课时作业(3课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4 22:2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古诗三首 (课时练习)
第1课时
一、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供求( ) 口供( )
二、给下列生字组词。
耘( ) 昼( ) 桑( ) 晓( )
三、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 ) 供:( )
傍:( ) 阴:( )
2.一个( )字,让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流露出诗人对( )的喜爱之情。
3.我来说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写的是( )季的( )生活。其中“( ),( )”两句体现了农村男耕女织的忙碌生活;“( ),( ) ”两句写出了儿童爱劳动的情景。
五、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gōng gòng
二、耘田 昼夜 桑叶 破晓
三、
1.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2. 学 勤劳可爱的农村儿童
3.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四、夏 农家儿童 昼出耘田夜绩麻 ,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例如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2课时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磬(qì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玻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句“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这两句诗是从( )的角度来描写的,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四、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寒冬的早上,小孩们早早起床,来到院子里,将昨天夜里冻结在金属盆中的冰块儿轻轻取出。他们用彩色的丝线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当作钲来敲打。
三、听觉 比喻
四、略
第3课时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
[宋代]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 ),山衔落日( )寒漪。
牧童( )横牛背,短笛无腔( )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横牛背”和“信口吹”生动地表现出牧童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山衔落日”写出了日落的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B.“衔”和“浸”生动地描绘出了落日挂在山头、倒映在水中的情形。
C.作者先写静景后写动景,由远及近,景物层次分明,构成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三、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童孙未解供耕织”写的是儿童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种瓜的情景。( )
(2)“敲成玉磬穿林响”中的“磬”是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
(3)《稚子弄冰》一诗描写了儿童弄冰玩耍的情形。 ( )
(4)《村晚》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雷震。 ( )
(5)《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的劳动场面。( )
四、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陂:池岸
浸:倒映在水中
归去:回家
信口:随口
5.调皮天真 悠闲自在
二、C
三、×√√×√
四、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