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情境创设
原子究竟有多小?
研究原子光谱的实际意义
决定元素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因此我们在研究原子结构时,比较关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和运动状态,但原子的内部结构我们无法直接观测,而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原子光谱为解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提供了实验依据。
走进原子结构微观世界
ATOMIC SPECTRUM
授课人:刘园园
第一节原子光谱
【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模型引入
烟花
激光
霓虹灯
生活中的光现象都与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有关
研究原子结构的工具——原子光谱
模型建构
基态:在正常状态下,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的定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即基态
激发态: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量的基态跃迁到高能量的状态,即为激发态
电子
原子核
吸收能量
辐射能量
激发态
基态
研究原子结构的工具——原子光谱
问题一: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一.基本概念
1.基态和激发态
模型建构
基态:在正常状态下,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的定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即基态
激发态: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量的基态跃迁到高能量的状态,即为激发态
研究原子结构的工具——原子光谱
问题一: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一.基本概念
1.基态和激发态
模型建构
棱镜分光:将光按照频率或波长顺序展开
研究原子结构的工具——原子光谱
问题二:氢原子光谱是如何形成的?
一.基本概念
1.基态和激发态
模型建构
吸收光谱: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激发,形成吸射光谱
发射光谱:激发态电子跃迁回基态时释放能量,形成发射光谱
研究原子结构的工具——原子光谱
二.原子光谱
1.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问题二:氢原子光谱是如何形成的?
模型建构
线状光谱:离散的谱线
研究原子结构的工具——原子光谱
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
连续光谱:连续的光带
由线状光谱和连续光谱共同组成
二.原子光谱
2.线状光谱和连续光谱
问题三:氢原子发射光谱为什么是线状光谱?
研究原子结构的工具——原子光谱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果与讨论
结果分析
分光镜观察小夜灯的发射光谱
电子释放光的波长是不连续的
能量是量子化的,是离散的
二.原子光谱
2.线状光谱和连续光谱
实验探究
问题四:如何理解能量量子化的含义?
能量是量子化的,是离散的
电子只能吸收或释放特定能量的光
二.原子光谱
2.线状光谱和连续光谱
生鸡蛋
炒鸡蛋
模型辨析
问题五:钠原子光谱从第六层跃迁到第三层为什么有两条颜色不同的谱线?
原子光谱是研究核外电子排布的实验依据!
研究原子结构的工具——原子光谱
说明能层之下还有更精细的结构:能级
总结提升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
STEP 5
STEP 6
暗线
运动着的电子具有能量
电子是运动的
能量是量子化的
核外电子排布是量子化的
光是能量跃迁的主要形式
原子光谱
明线
为什么要研究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的产生原因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原因
研究原子结构的工具——原子光谱
钠原子光谱同一能层跃迁产生两条谱线的原因
情景创设
模型建构
实验探究
模型辨析
视野拓展
原子光谱的应用
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光谱分析
研究原子结构的工具——原子光谱
THANK YOU
授课人:刘园园
谢谢大家
试讲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