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3 13:2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37分)
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5分)
(1)热水从jiān bèi ( ) 流到tún bù ( ) 又流到 jiǎo gēn ( ) ,舒服极了!
(2)这串金灿灿的项链,xiāng shàng zǐ sè ( ) 的宝石后,更漂 亮了!
2. 为句子中加点的“端”字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
①正,不歪斜;②项目,方面;③事情的开头;④用手很平正地拿着。
(1)天上的云真是变化多端。 ( )
(2)他端坐在桌子后面,宛若一座雕塑。 ( )
(3)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
(4)小红每次盛饭,都把第一碗端给爷爷。 ( )
3.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0分)
(1)下列加点的“荷”字,与其他三项读音不同的是( )。
A. 荷花 B. 负荷 C. 荷包 D. 荷塘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蜿蜒(yán) 远眺(tiào) B. 佛寺(fó) 转变(zhuǎn)
C. 杜鹃(juān) 石笋(sǔn) D. 似乎(si) 重围(zhòng)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藤 萝 网 罗 罗列 B. 争 辩 辫 子 辨认
C. 水 源 原 来 原头 D. 聚集 骤然 聚散
(
7下
)
(4)一路游览, 一路增长见闻。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 那太阳终于冲出了乌云的重围,放射出万道霞光,金碧辉煌。
B. 黑色的枝权,红色的枣子,黄绿相间的树叶,五彩斑斓,好看极了。
C. 走进森林,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让人神清气爽,心生愉悦。
D. 蜿蜒无尽的原始森林,显得十分神秘。
(5)王葆利用端午假期去黄山旅游,回来后想写一篇《黄山游记》。以下给他
的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按照游览的顺序写 B. 重点写感兴趣的黄山怪石
C. 把在黄山的所见所闻全写下来 D. 写景物时写出自己的感受
4. 给错乱的句子排序。(5分)
( )同学们迎着初升的太阳,笑着,跳着,高兴极了。
( )开始,天边的云慢慢变红了。
( )又过了一会儿,鲜红的太阳跳了出来,放出了万道金光。
( )一转眼的工夫,太阳露出了大半张脸。
( )老师带着同学们在山顶看日出。
5. 按要求完成练习。(9分)
(1)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很值得观赏。(改为反问句)(3分)
(2)观察图片中树木的特点,把它们介绍给同学们。(6分)
①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黄山迎客松。
(图A)
A B
②照样子,介绍图片中的巨树。(图B)
例: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
这样小的小船。
怎样粗的大树呢
二、阅读与理解。(共33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5分)
材料一 八大关,位于汇泉东部,始建于20 世纪30年代,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最能体现青 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特点。称其为“八大 关”,是因为这里有以中国古代著名关隘命名的八
条街道。
材料二 许多人都以为,八大关的建筑都出 自外国设计师之手,其实是误解。有大量中国建 筑设计师参与了八大关的建造,设计了混搭中西 特点的别致建筑。著名的“花石楼”便是中国建筑
设计师参与设计的。
八大关手绘地图
八大关历史 文化展览馆 宾馆) 公主楼 青岛西班) 牙风情馆 花石楼 浴场 北
1. 八大关位于 ,其得名的原因是
。(6分)
2. 根据材料判断对错,对的打“ √ ”,错的打“×”。(4分)
(1)八大关的建筑都是出自外国设计师之手。
(2)青岛的城市特点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3)八大关的建筑中,“花石楼”紧邻海边。
(4)“公主楼”在八大关景区的最西边。
( ) ( )
( )
3. 你要带着外地朋友逛一逛八大关景区。根据材料中的手绘地图,画出参观路
线,再按顺序说一说。(至少游览三个景点)(5分)
(二)鼎湖山听泉(18分)
①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下。下了几天的小雨刚停,
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
②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着清亮的泉水。 草丰林茂, 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住路面,我
们得寻找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愈往上走树愈密,绿意愈浓。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
海的波浪, 一层一层涌向山顶。泉水隐到了浓荫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悦耳。忽然,云
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
③我们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庭院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我
们决定就在这里借宿。
④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 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 声,这时候躺在床上,都可以用心细细地( )、( )、( )。那像小提琴一 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从石缝间跌 落的水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 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 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过
草丛,流连花间……
⑤蒙助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孕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
我的心田。
1.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第④段中的括号里。(6分)
A. 辨识 B. 品味 C. 聆听 D. 探听
2. 本文是按照 顺序来写作者在鼎湖山听泉的。作者的游览路 线是:鼎湖山下→ ( )→ ( )。(6分)
3. 下列对短文第④段中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各种泉声
B.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泉声比作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生动形象
C.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泉声的气势,朗读时节奏要快
4. 你是怎么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的 把你的理解写下来。(4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本单元文章的作者是因为留心观察,才把景物描写得那么生动。你一定也 看到过很多美丽的景物,请选择一处,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题目自拟,不
少于350字。
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一、 1. (1)肩背 臀部 脚跟 (2)镶上紫色
2. (1)② (2)① (3)③ (4)④
3.(1)B (2)D (3)C (4)A (5)C
4.5 2 4 3 1
5. 示例:(1)这些石钟乳和石笋难道 不值得观赏吗
(2)①黄山迎客松伸出一只 手热情地欢迎远道而 来的客人。
②需要几人一起才能合抱,其他树和它比起来 就像小树苗,是这样粗的大树。
二、( 一 )1. 汇泉东部 这里有以中国古 代著名关隘命名的八条街道
2. (1)× (2) √ (3) √ (4)×
3. 示例:画图略。 我们从景区 西北方进入景区,首先沿道路 向南走,参观八大关历史文化 展览馆,而后继续向南,在路 口转弯向东走到浴场游玩,最 后继续向东走参观花石楼。
(二)1. C A B 2. 游 览 去庆云寺的路上 庆 云寺
3. C
4. 示例:从“孕出蓬勃生机的清 泉”“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 田”可以看出,在作者眼里, 泉水孕育了鼎湖山的万木, 清脆悦耳的泉声令人陶醉,表达出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热爱。
三 、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