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40分)
1.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软鼓囊囊(náng) 棉絮(xì) B. 祈求(qǐ) 堵塞(sāi)
C. 呜哩哇啦(wā 吧嗒吧嗒(bā) D . 嘱咐(zhǔ)妨碍(fā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戒 指 铅 笔 胳搏 B. 炕沿 枪 拴 劫难
C. 尸 首 子 弹 鬼脸 D. 绸 子 荒 忙 草席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博学多通 精通英语 B. 过是溪 明辨是非
C. 方磨铁杵 四面八方 D. 还卒业 无名小卒
(4)“下雨时路上很滑,走路要小心, 跌倒。”横线上应填入( )。
A. 准备 B. 防备
C. 防卫 D. 防守
(5)下面故事里,主人公的经历和精神与车胤最相似的是( )。
A. 程门立雪 B. 铁杵成针
C. 手不释卷 D. 凿壁偷光
(6)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感情,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B. 小猫的脸一半白, 一半黑,两颗小灯泡似的眼睛在脸上闪啊闪。
C. 下课了,我们像被撒开了缰绳的小马驹,冲向了操场。
D. 军官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2. 句子中的加点字说明了什么 照样子补充完整。(6分)
例:多数铺户正月初六才开张。 表现铺户开张得(很晚)
(1)雨来一骨碌下了炕。 表现雨来的动作( )
(2)军官掏出来的却是一把雪白的糖块。 表现事情在( )
(3)妈妈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表现妈妈愣了( )
3. 按要求完成练习。(11分)
(1)他对外婆说:“外婆,你不要我了,把我扔出去了。”(改为转述句)(2分)
(2) 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中的两处语病。(4分)
老师说,拥有真正的朋友,跟能否以城相待有很大的关系。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5分)
忽然听见街上有人吆喝 豆腐啦 卖豆腐啦 这是芦花村的暗号
李大叔知道敌人已经走远了
4.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 ”,错的打“×”。(3分)
(1)阅读长文章时,如果忘记前面的一些内容,可以返回去再看一看。 ( )
(2)只能用序号或小标题来标示长文章的每个部分。 ( )
(3)给《小英雄雨来(节选)》拟好每部分的小标题,主要内容就容易概括了。
( )
5. 综合实践。(8分)
小明说话有些口吃,刚转入希望小学时,同学王刚爱搞恶作剧,总是学小 明说话,这让小明非常难过。针对这一情况,全班同学开展了以“应该如何与 同学相处”为主题的讨论。小林记录了同学们的看法:①不应该拿同学的缺 陷开玩笑;②要尊重每个同学;③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④不要嘲笑别人的短
处;⑤学会宽容、谅解;⑥王刚不该学小明说话……
(1)同学们的哪些看法意思相同 。(填序号)(4分)
(2)讨论之后,大家学会了同学间的相处之道。你会怎样劝说王刚 (4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30分)
(一)王冕(miǎn)好学(11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①上,窃②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 已③,辄④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⑤者。父怒,挞⑤之,已而②复如 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⑧不听⑨其所为 ”冕因去⑩,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
膝上,执策①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注释】 ①陇(lǒng):田埂。②窃:偷偷地。③已:完成。④辄(zhé):总是,就。⑤蹊田: 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⑥挞(tà):用鞭、杖等物打人。⑦已而:不久。⑧曷:为什么。⑨听:
听任,听凭。⑩去:离开。①策:书册。
1. 结合短文理解加点字,在正确的意思后面打“ √ ”。(4分)
(1)儿痴如此 痴呆( ) 痴迷( )
(2)夜潜出 潜伏( ) 暗暗地( )
(3)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执行( ) 持,拿( )
(4)琅琅达旦 元旦( ) 天亮( )
2.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画“ ”句子的意思。(2分)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王冕的父亲在田里放牛时,王冕就偷偷溜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B. 王冕忘了把牛牵回家,牛踩坏了别人的庄稼,王冕的父亲把牛打了一顿
C. 王冕离家后寄住在寺庙里,晚上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光读书
4. 你怎样评价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 选一个写一写。(3分)
(二)救援(19分)
①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村里的人们收到警
报,立刻组成志愿队,出海营救。村民们都聚集在海岸边,毫不懈怠地举起灯笼,
照亮勇士们回家的路。Ⅱ
② 一个小时后,救援船穿过海雾出现了,焦急等待着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
接。当这些精疲力尽的勇士们抵达沙滩后,救援队的队长告诉他们一个不好的
消息,救援船无法载上所有的人,还有几个人被留在了那儿。Ⅱ
③第二支志愿救援队组成了,16岁的汉斯也挺身而出。他的母亲一把抓住他 的手臂(哀求 乞求)道:“求求你不要去!你父亲10年前在海难中(牺牲 丧生), 你哥哥3个星期前出海,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了! ”汉斯回答: “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 妈妈, 这是我的责任。当有人需要救援,我们就得轮流扮演我们的角色。”汉斯吻了吻他
的母亲,加入队伍,(消失 消散)在黑暗中。
④终于,救援船出现了。汉斯正站在船头,他把手握成筒状,高声喊着:“妈
妈,我们找到他们了,我哥也在!”Ⅱl
1. 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3分)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1)毫不懈怠:
(2)音讯全无:
3. 这篇文章已经被“Ⅱ”分成三个部分,请你为每个部分拟小标题。(4分) 出海营救 →
4. 读画“ ”部分,这是对汉斯的语言描写,你觉得汉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5. “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永久。”这句话放在什么位置
最合适 ( )(2分)
A . ①②之间 B . ②③之间 C . ③④之间 D . ④之后
6. “又过了一个小时”为什么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永久” (3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请以“想起这件事我就 ”为题,写一件你难忘的事。要求补全题目,
按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50字左右。
第六单元参考答案
一 、1 . (1)C (2)C (3)A (4)B (5)D (6)D
2. (1)敏捷 (2)意料之外 (3)很久
3. (1)他对外婆说,外婆不要他了,把他扔出去了。
(2)示例:
(3):“ ! !”
4. (1) √ (2)× (3) √
5. (1)①②④⑥
(2)示例:王刚,现在你明白 自己的行为有多么过分 了吗 人与人之间的尊 重是相互的,你拿小明的 缺陷开玩笑,是对小明的 不尊重,这样大家也很难 尊重你。希望你认识到 自己的错误,向小明诚挚 地道歉,以后大家好好相 处,做好朋友。
二、( 一 )1. (1)痴迷 √ (2)暗暗地 √ (3)持,拿 √ (4)天亮 √
2. 示例:孩子痴迷学习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由着他呢 3.C
4. 示例:我觉得文中王冕的母亲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她没有像王冕的父亲那样粗暴地对待王冕,而是尊重了王冕的意愿。
(二)1.乞 求 牺 牲 消散
2. (1)丝毫不敢松懈懒惰。这里指村民们一直举着灯笼,不敢放松。
(2)一 点儿消息也没有。这 里指汉斯的哥哥出海后 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下落 不明。
3. 示例:救援不顺 挺身而出
4. 读对汉斯的语言描写,我觉得 汉斯是一个懂得换位思考、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5. C
6. 因为汉斯的母亲十分担心汉斯的安危,期盼汉斯回来,心急如焚,所以短短一小时对她来说“比永久还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