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1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1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6 08:45:3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1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河北·深州长江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选项属于图例乙所示的是( )
A.铁矿、焦炭 B.雷电、沙漠 C.化肥、大米 D.森林、淡水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9月11日1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布了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标志着我国国内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将全面开花。这是我国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近年来,我国鼓励建设光伏发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能资源丰富 B.常观能源缺乏 C.提高清清能源占比 D.光伏制造技术先进
4.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
A.受天气影响小 B.占地面积小 C.发电效率高 D.环境污染小
5.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需求最强烈的城市是( )
A.陕西榆林 B.山西太原 C.四川成都 D.上海
6.(2018·甘肃·临夏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观点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回答问题。
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省份是( )
A.黑龙江 B.四川 C.广东 D.河北
7.(2022·山东·菏泽市牡丹区曹州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下面相关示意图,指出其中符合自然资源的图例是
A.A B.B C.C D.D
8.(2022·山西英才学校高二阶段练习)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陆地上多数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
B.许多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已到了极限,人类面临着广泛的资源危机
C.世界上矿产资源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D.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许多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不断提高
(2022·山东·日照国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探明南海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目前已实现稳定开采。每年6月1日起,我国在南海海域实施为期60天的伏季休渔。下图示意南海诸岛。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可燃冰开采稳定,其主要意义不包括( )
A.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
C.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D.降低我国能源消费成本
10.我国选择6、7月在南海海域休渔的原因是这一时段南海( )
A.多发台风,确保渔民安全 B.海水温度高,海水盐度大,鱼类少
C.幼鱼比例最大,保护渔业资源 D.多有赤潮发生,影响渔业生产
(2021·河北武强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席卷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断气”事件,使天然气不经意间成了“网红”。欧洲的这次“断气”事件与其天然气大量依赖进口有关;欧洲“断气”现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欧洲大部分国家天然气依赖进口,体现的自然资源属性是( )
A.有限性 B.整体性 C.地域性 D.社会性
12.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断气”现象多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2·河南·洛阳新学道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14.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对比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5.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核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16.(2021·江西·上高二中高二阶段练习)【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018年江西省出台通知,严禁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省级以上湿地公园的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内开展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活动;全面停止在重要湿地和城区湿地审批光伏发电与城市建设等项目。右图为光伏发电景观图。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江西省却停止审批在湿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试对此做出解释。
17.(2021·广西·宾阳县开智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是甘肃省重要农业区之一,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它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
材料二:乙图中的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黄河流过玛曲后平均年径流量由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64亿立方米,被称为“黄河蓄水池”。有专家指出:若这个“屏障”被破坏,刘家峡水库每10年就得清淤一次。
(1)简述玛曲湿地面积减少对黄河A段产生的主要影响。
(2)描述甲图中有效风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江苏省开发利用风能的主要原因。
(3)说明甘肃省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
18.(2022·山东·文登新一中高二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地区地形和气候的基本特点:地形:____;气候:____。
(2)图中a、b两条支流中,水流较湍急的是____。判断理由____
(3)该地区计划建一小型水库,从图中条件分析,大坝建在A、B、C、D、E、F何处较合适?____。说出你的选址理由____。
(4)图中居民点的分布有何特点。
(5)此区域生产生活用能缺乏,本着充分开发利用区域自有能源的原则,你认为可以开发那些种类的能源?
19.(2022·湖北·高三阶段练习)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稀土资源十分珍贵,被誉为“高科技的命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特别是全球智能制造、高端芯片、军工科技、航天航空等战略性产业。随着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化,稀土等关键元素成为大国争夺的核心。作为最大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供应国,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稀土工业体系,对外稀土出口量占到全球出口量的80%以上。左图示意稀土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及附加值,右图示意2008~2018年中国稀土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变迁。
(1)推测我国在稀土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据右图描述稀土中游产品的主要变化并指出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3)从资源供给和消费的角度,说明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对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影响。
20.(2021·河北武强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仰韶文化是指黄土高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该时期的农业生产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用黄土烧制的陶器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在仰韶文化早、中期,先民选择在河流阶地居住,并用大型木材和泥墙建造房屋;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下,该处先民被迫选择在高处挖掘窑洞居住。下图示意仰韶文化早期—晚期先民聚落位置的变迁。
(1)从河流的角度,说明先民选择河流阶地居住的主要原因。
(2)分析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温的变化。
(3)简析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的主要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1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河北·深州长江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选项属于图例乙所示的是( )
A.铁矿、焦炭 B.雷电、沙漠 C.化肥、大米 D.森林、淡水
【答案】1.B 2.D
【分析】1.看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资源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甲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但没有用于生产和生活,故A不选;丙和丁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能量与物质,但不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故CD不选;乙既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又可用于生产和生活,故B正确。答案选择B。
2.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乙表示自然资源,结合选项可知,焦炭不属于自然资源,故A不选;雷电和沙漠是自然环境中的,但是沙漠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故B不选;化肥和大米不属于自然资源,故C不选;森林、淡水属于自然资源,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故D正确。答案选择D。
【点睛】自然资源指的是地球提供给人类衣、食、住、行、医所需要的物质原料,也称为:地球资源。陆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有六种,它们是: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种类、矿山、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9月11日1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布了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标志着我国国内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将全面开花。这是我国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近年来,我国鼓励建设光伏发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能资源丰富 B.常观能源缺乏 C.提高清清能源占比 D.光伏制造技术先进
4.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
A.受天气影响小 B.占地面积小 C.发电效率高 D.环境污染小
5.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需求最强烈的城市是( )
A.陕西榆林 B.山西太原 C.四川成都 D.上海
【答案】3.C 4.B 5.D
【分析】3.我国太阳能资源地区分布不均,A错误;我国常规能源分布不均,东部能源需求量大,B错误;太阳能是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太阳能,可以提高清洁能源占比,是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是我国近年来鼓励建设光伏发电站的主要原因,C正确;我国光伏制造技术先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但不是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C。
4.屋顶分布式发电站会受天气变化影响大,A错误;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利用屋顶空间,与集中式发电站相比,占地面积小,B正确;光伏板的发电效率与天气状况、光伏板能源转换效率等有关,且转换效率较低,C错误;太阳能光伏电池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如光污染,D错误。故选:B。
5.陕西榆林、山西太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常规能源较充足,对太阳能需求不强烈,AB错误;四川成都太阳能资源贫乏,C错误;上海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且政府对环保要求高,开发清洁能源需求最迫切,D正确。故选:D。
【点睛】 我国太阳能总辐射资源丰富,总体呈“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干燥区大于东部湿润区”的分布特点。其中,青藏高原最为丰富,年总辐射量超过1800 kWh/㎡,部分地区甚至超过2000 kWh/㎡。四川盆地资源相对较低,存在低于1000 kWh/㎡的区域。
6.(2018·甘肃·临夏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观点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回答问题。
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省份是( )
A.黑龙江 B.四川 C.广东 D.河北
【答案】B
【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资源诅咒”型的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速度滞后。读图可知,黑龙江省GDP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矿产资源丰富度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不相符,排除A;图中显示,四川省GDP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丰富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广东省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丰富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不相符,排除C;图中显示,河北省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丰富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不相符,排除D。故选B。
【点睛】
7.(2022·山东·菏泽市牡丹区曹州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下面相关示意图,指出其中符合自然资源的图例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自然资源为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并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符合该定义的为D,所以该题选D。
【点睛】自然资源应满足两个属性,一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二是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
8.(2022·山西英才学校高二阶段练习)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陆地上多数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
B.许多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已到了极限,人类面临着广泛的资源危机
C.世界上矿产资源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D.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许多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不断提高
【答案】B
【详解】受地质条件限制,陆地上多数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部分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已到了极限,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寻找替代品,不会面临着广泛的资源危机,B错误,符合题意。世界上矿产资源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率提高,使许多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不断提高,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2·山东·日照国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探明南海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目前已实现稳定开采。每年6月1日起,我国在南海海域实施为期60天的伏季休渔。下图示意南海诸岛。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可燃冰开采稳定,其主要意义不包括( )
A.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
C.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D.降低我国能源消费成本
10.我国选择6、7月在南海海域休渔的原因是这一时段南海( )
A.多发台风,确保渔民安全 B.海水温度高,海水盐度大,鱼类少
C.幼鱼比例最大,保护渔业资源 D.多有赤潮发生,影响渔业生产
【答案】9.D 10.C
【解析】9.因为除我国以外还没有国家能成功开采可燃冰,所以掌握开采的核心技术是其主要意义,B正确;可燃冰产业的开发能够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其资源优势,A正确;可燃冰的应用能够优化我国能源的消费结构,C正确;目前,我国可燃冰开发技术还不成熟,如果应用会增加我国能源的消费成本,D错,故选D。
10.休渔是为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C正确;6,7月台风较少,且休渔期不是为了保护渔民出海安全,A错误;在休渔期,鱼类数量未明显减少,B错误;发生赤潮会影响鱼类生产,但不是6、7月休渔的原因,D错误,故选C。
【点睛】从我国的国情看,伏季休渔制度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有效的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伏季休渔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有利于渔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渔民的长远利益,有利于促进渔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021·河北武强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席卷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断气”事件,使天然气不经意间成了“网红”。欧洲的这次“断气”事件与其天然气大量依赖进口有关;欧洲“断气”现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欧洲大部分国家天然气依赖进口,体现的自然资源属性是( )
A.有限性 B.整体性 C.地域性 D.社会性
12.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断气”现象多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1.C 12.D
【解析】1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欧洲大部分国家天然气依赖进口说明欧洲的天然气供不应求,而供应天然气的国家或地区则是供大于求,这体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属性。故选C。
1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大部分国家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湿冷,取暖消耗的天然气量大,“断气”现象频发。故选D。
【点睛】自然资源所固有的自然和社会性质。自然属性是指组成、结构、功能和边界等自然资源系统的状态、关系等所具有的整体性、层次性、周期性、地域性等特性。社会属性是指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性质。
(2022·河南·洛阳新学道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14.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对比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5.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核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3.A 14.C 15.A
【分析】1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省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故BCD错误,A正确。答案选A。
14.结合所学知识,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是: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保障水平反而就越高,故C正确;能源生产总量多不代表能源就能保证,只能证明资源多,放在发达的地区,可能资源不够使用,故A错误;尽管消费总量再大,剩余的资源量少,都证明能源没有保障,故B错误;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保障有一定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故D不选。故答案选C。
15.阅读图中信息可知,M地区为四川盆地,境内天然气资源丰富,故①正确;地势起伏大,落差就大,水能资源丰富,故②正确;但是四川核能发展较慢,且由于盆地地形,云层较厚,太阳能资源较少,故③④不正确。故①②正确,答案选A。
【点睛】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水汽较多,且四周高,气流难以疏散,因此云层较厚,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烈,太阳能资源缺乏。
二、综合题
16.(2021·江西·上高二中高二阶段练习)【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018年江西省出台通知,严禁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省级以上湿地公园的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内开展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活动;全面停止在重要湿地和城区湿地审批光伏发电与城市建设等项目。右图为光伏发电景观图。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江西省却停止审批在湿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试对此做出解释。
【答案】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需要铺设光伏板,会遮挡太阳光照,影响湿地植被正常生长;依赖湿地生存的鸟类、昆虫等会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会减少;人类活动过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湿地破坏后,难以修复;光伏支架阻碍行洪,使湿地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分析】湿地有诸多的生态效益,在湿地上建设光伏电站,会造成湿地破坏,难以恢复,依赖湿地生存的各种动植物将受到严重威胁,湿地的生态平衡将会被破坏,环境效益大幅降低。
【详解】湿地上建设光伏板,会占用大量土地,遮挡太阳光,影响湿地植物生长;造成湿地上生存的各种鸟类、昆虫等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在建设湿地的过程中,以及后期维护太阳光伏电站时,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湿地一旦被破坏,难以恢复;江西地处长流下游地区,河湖较多,湿地众多,建设的光伏电站支架会阻碍湿地行洪,使湿地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点睛】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等多种重要生态环境效益。
17.(2021·广西·宾阳县开智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是甘肃省重要农业区之一,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它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
材料二:乙图中的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黄河流过玛曲后平均年径流量由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64亿立方米,被称为“黄河蓄水池”。有专家指出:若这个“屏障”被破坏,刘家峡水库每10年就得清淤一次。
(1)简述玛曲湿地面积减少对黄河A段产生的主要影响。
(2)描述甲图中有效风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江苏省开发利用风能的主要原因。
(3)说明甘肃省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
【答案】(1)径流量减小(河流补给量减小);含沙量增加;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2)由海洋向陆地减少。原因:江苏省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经济(工业)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大。
(3)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积累营养物质;夏季气温高,热量比较丰富
【分析】本大题以河西走廊和玛曲湿地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湿地的作用、风能的开发利用、农业的发展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由图乙可知,玛曲湿地位于黄河A段的上游地区,玛曲湿地减小,对黄河A段的补给减少,导致径流量减小;同时拦截泥沙减少,导致A段含沙量增加;导致A段的生态系统安全受到威胁,变得更加脆弱。
(2)根据图甲所给信息,读有效风能密度线可知有效风能的分布特点:由海洋向陆地减少;江苏省开发利用风能的主要原因从甲图可以看出江苏省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而且风能是清洁、可再生的资源;江苏省经济比较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3)
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可从光照、热量、日温差等角度说明。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比较丰富;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18.(2022·山东·文登新一中高二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地区地形和气候的基本特点:地形:____;气候:____。
(2)图中a、b两条支流中,水流较湍急的是____。判断理由____
(3)该地区计划建一小型水库,从图中条件分析,大坝建在A、B、C、D、E、F何处较合适?____。说出你的选址理由____。
(4)图中居民点的分布有何特点。
(5)此区域生产生活用能缺乏,本着充分开发利用区域自有能源的原则,你认为可以开发那些种类的能源?
【答案】(1) 该地地形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 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 a河流 A支流比b支流处等高线密集,坡陡,水流急。
(3) F处 F上游有面积较大的口袋形洼地,集水区大;F处为峡谷,筑坝工程量小,经济。F上游有多条河流,水源充足。
(4)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的河流沿岸地区。
(5)水能、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沼气等
【分析】本大题以“等高线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形、气候、河流、水能开发、居民点开发、能源开发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区域综合认知、地理综合思维的素养。
(1)地形特征的描述一般从海拔、地势变化、地表起伏、地貌类型及结构、主要地形、典型地貌等几个方面表达,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特征包括降水和气温两方面,根据经纬度可知,其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判断水流要根据其地形特征进行分析,一般而言,等高线密集处的河流水流更为湍急;图中A支流比b支流处等高线密集,坡陡,水流急,故两条支流中,水流较湍急的是a。
(3)根据所学,建造大坝所须的条件包括:1、口袋型的地形,腹地广,出口窄,腹地广有利于集水,出口窄有利于建坝;2、河流的落差大,水量大;3、地质情况,处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溶洞没有断裂带;图中A、B、C、D、E、F中只有F处上游有面积较大的口袋形洼地,集水区大;且地形为峡谷,筑坝工程量小;上游有多条河流,能保证充足的水源。
(4)图中居民点的分布主要在河流沿岸和地形平坦的耕地周围,其分布特点即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的河流沿岸地区。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区域有河流分布、可以开发其水能资源;夏季盛行东南风,距离海洋较近,可以开发其风能、潮汐能、波浪能资源;农村居民点分布较为分散,会发展农村养殖,可以利用牲畜粪便、作物秸秆等开发沼气资源。
19.(2022·湖北·高三阶段练习)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稀土资源十分珍贵,被誉为“高科技的命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特别是全球智能制造、高端芯片、军工科技、航天航空等战略性产业。随着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化,稀土等关键元素成为大国争夺的核心。作为最大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供应国,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稀土工业体系,对外稀土出口量占到全球出口量的80%以上。左图示意稀土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及附加值,右图示意2008~2018年中国稀土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变迁。
(1)推测我国在稀土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据右图描述稀土中游产品的主要变化并指出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3)从资源供给和消费的角度,说明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对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影响。
【答案】(1)稀土开采造成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荒漠化或地面塌陷等生态破坏问题;矿渣堆放,造成土壤和水体等环境污染问题。
(2)中游产品出口比重先波动上升,再波动下降。影响因素:经济因素(上、中、下游产品附加值的不同);科技因素(稀土工业水平的提高);国家政策因素(国家对稀土产业的宏观调控)等。
(3)稀土产业的发展,可有效增加我国稀土资源的供给和保障能力;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稀土资源的节约和优化利用。
【分析】本大题以稀土资源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开发的影响、合理利用资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地理核心素养。
(1)稀土开采会对地表环境造成原生的环境污染,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或地面塌陷等”,也会因稀土本身导致二次环境破坏,如:“矿渣堆放,造成土壤和水体等环境污染”。
(2)结合右图,只需要描述稀土中游产品的主要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中游产品出口比重先波动上升,再波动下降。材料提示“稀土资源十分珍贵,被誉为‘高科技的命脉’”,因此,我国稀土产品上中下游的出口变化背后的成因是相同的,都受制于经济、技术、政策等原因。
(3)题干明确要求,从“资源供给”和“资源消费”两个角度作答,故从“资源供给”角度看,发展稀土产业可有效增加我国稀土资源的供给和保障能力。从“资源消费”角度看。完善的产业链稀土利用技术的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稀土资源的节约和优化利用。
【点睛】如何评价某地资源开发的条件(以水能资源开发为例)1、资源条件:水电站的建设要选择在水能充沛的也方。(1)流量: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河流流量大。(2)落差: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温馨提示:一般来说,同时满足流量大、落差大的也方水能资源比较充沛。)2、市场条件:离市场近,电力需求量大。3、交通条件:交通便利。4、资金和技术条件:水电站的建设要求资金雄厚、支术先进。5、开采条件:水电站最好建在人口密度低的地区,这样产生的移民搬迁量小;同时要选在生态环境良好和也质灾害较少的地区。
20.(2021·河北武强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仰韶文化是指黄土高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该时期的农业生产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用黄土烧制的陶器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在仰韶文化早、中期,先民选择在河流阶地居住,并用大型木材和泥墙建造房屋;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下,该处先民被迫选择在高处挖掘窑洞居住。下图示意仰韶文化早期—晚期先民聚落位置的变迁。
(1)从河流的角度,说明先民选择河流阶地居住的主要原因。
(2)分析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温的变化。
(3)简析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的主要原因。
【答案】(1)靠近河流,方便取水和渔猎;海拔较高可减少洪水威胁;河水泛滥,可为农田带来肥沃土壤。
(2)受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的影响,该地冬季风势力增强,气温降低。
(3)修建房屋和烧制陶器消耗大量木材,导致当地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淤积、河床抬升,洪水危及阶地上的聚落;在高处挖掘窑洞,既可减少对木材的需求,又可满足对居住条件的要求。
【分析】本大题以仰韶文化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聚落分布、气候变化、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由材料可知,仰韶文化是指黄土高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该时期的农业生产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用黄土烧制的陶器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在仰韶文化早、中期,先民选择在河流阶地居住,并用大型木材和泥墙建造房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流阶地靠近河流,方便取水和渔猎,且阶地相对海拔较高,可减少洪水威胁,另外,河水泛滥后会为两侧提供淤泥,可为农田带来肥沃土壤。
(2)由材料可知,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说明该地冬季风势力增强,气温降低。
(3)由材料“仰韶文化是指黄土高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该时期的农业生产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用黄土烧制的陶器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在仰韶文化早、中期,先民选择在河流阶地居住,并用大型木材和泥墙建造房屋”可知,在仰韶文化早、中期修建房屋和烧制陶器消耗大量木材,导致当地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淤积、河床抬升,洪水危及阶地上的聚落,因此,在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在高处挖掘窑洞,既可减少对木材的需求,又可满足对居住条件的要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