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3 09:5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的圈层结构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圈层结构》,下面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8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课标
课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分析:对比两版课标要求可以发现,相比于实验版课标,2017年版课标更强调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要求学生学会读图析图、对比归纳总结; 从“说出”到“说明”的转变,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做到“了解”的程度,更要达到“理解”的高度。
二、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属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畴,旨在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是学生学习和将来步入社会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上节课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 而本节课要“走进”地球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是对上节课的深化,同时也为后面在空间范围内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由于高一学生刚进入高 中生活,可能还不太适应高中的学习,容易产生失落感。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意识也比较薄弱,因此,教 师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类比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利用示意图和比较法,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给学生动手操作、研究讨论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四、说教学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基于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我设立了以下与核心素养对应的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读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说出地球外部圈层的名称、位置、主要成分和相互关系。举例说明各外部圈层的特点。
综合思维:读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说出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说明“两圈”“三圈”位置关系、岩石圈、软流层位置。说出外部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地理实践力: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
人地协调观:体验地球内部结构的优美,以及外部圈层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形成人类生存在外部圈层内,要具有保护地球的意识。
五、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学重点是地震波的分类及传播特征,横纵波的异同;地球内外圈层的划分情况和各个圈层的主要特点。其中地震波的特点,如何用地震波分析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分,软流层的位置; 自然环境与外部圈层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六、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探究法;读图绘图法。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设置了以下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视频导入(3min)
我将播放《地心游记》的视频片段,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视频中的地心旅行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吗?
②如果你是中国探“地”项目的首席负责人,你会选择什么方法探究地球内部的奥秘?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的疑问,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新课讲授(32min)
针对学生的回答,出示钻探技术的相关资料,讲解目前利用钻探技术探究地球内部圈层的局限性。告诉学生人类目前未能掌握足够的直接探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技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观测手段来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同时引用敲西瓜判断习惯是否成熟的例子,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事物的习惯,帮助学生对“地震波”形成感性认知。
接下来让学生观察地震后的景观图,然后自主阅读课本中地震波的概念和纵波、横波的定义,随后教师讲解并播放横波和纵波的Flash动画,让学生观察两种波的振动方向和传播速度有什么异同?在直观感受后增加理性思维,抽象比较认识两种波,为以两种波速来划分内部圈层奠定基础。教师在黑板上再次画出简单的轨迹图,引导学生归纳两者的特点。同时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和在海洋中航行的人感觉一样吗?从而强调横波只能在固体这一状态的介质中传播,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列表对比分析纵波和横波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与综合思维。
然后PPT展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示意图”,学生读图分析“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规律”。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引导学生注意横轴、纵轴所指,使学生顺利观察到两个不同深度上出现特殊运动轨迹。教师讲解两个不连续面的概念,指导学生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在理解地震波传播速度图的基础上,画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然后请学生展示所画示意图,教师在学生画图的基础上更正或补充,使结构图正确完整。在PPT上呈现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引导学生分析各圈层的深度范围,并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结合纵波和横波的特点,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将地壳到上地幔上部这一区域重点展示讲解,指导学生明晰“地壳与岩石圈的范围、软流层的位置”,让学生绘制岩石圈和软流层的位置示意图,并展示学生绘制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空间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锻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动手绘制示意图,深化学生的认识,加深印象。
最后展示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总结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物质组成、范围。结合生活实际,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地球的各外 部圈层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地 球的外部圈层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完成地球外部圈层对比表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三)课堂总结(3min)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本堂课进行一个小结,总结时运用问答法,对部分学生进行提问,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
(四)作业布置(2min)
通过查阅资料,理解地球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展知识面。
八、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