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3 08:51:31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人教七下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历史 七年级下册
视频导入
欣赏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感受璀璨盛唐文化。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篇: 开国看高祖——唐朝建立
第二篇: 治世看太宗——贞观之治
第三篇: 继承看女皇——贞观遗风
第四篇: 盛世看玄宗——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阅读课本,知道唐朝的建立;讲述李世民虚心纳谏的历史故事,并阅读相关史料了解其“以隋为戒”的治国策略,进而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其理政措施,初步认识唐朝繁盛的原因;通过阅读史料等方式知道武则天执政时期唐朝的继续发展,唐玄宗时期唐朝达到鼎盛。
2.通过比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明确“治世”和“盛世”的概念,并在比较过程中识记其表现。
3.通过学习唐朝前期几位著名帝王的治国措施,体会“关注民生”才是强国之道,杰出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开国看高祖
——唐朝建立

壹·开国看高祖——唐朝建立
隋末
暴政

李渊起兵反隋

唐高祖 李渊
566年-635年
建立时间
建立皇帝
都 城
年 号
618年
李渊 (唐高祖)
长安(陕西西安)
武德
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1.唐朝建立
壹·开国看高祖——唐朝建立
接着,李渊同他的次子李世民,经过七八年的征战,陆续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并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全国。在这期间,李世民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唐初局势
唐朝统一
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
李世民
壹·开国看高祖——唐朝建立
2.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
李元吉
李渊
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大权。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年号
庙号
李世民
通过弑兄逼父登上皇帝之位的李世民会是一位好皇帝吗?
治世看太宗
——贞观之治

贰·治世看太宗——贞观之治
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rěn,丰收) ,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 ——《资治通鉴·唐纪》
如何治理国家、成为明君呢?
(一)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二)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三)唐太宗的治国效果:
贰·治世看太宗——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阅读材料,材料中体现出唐太宗的哪些治国理念?
材料1:“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材料2: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贞观政要》
材料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
①吸取隋亡的教训,以民为本,勤于政事。
②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③重视人才,勇于纠正弊政。
贰·治世看太宗——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说说唐太宗有哪些知人善任的事例?
犯言直谏
魏征
才兼文武
出将入相
李靖
筹谋帷幄
定社稷之功
房玄龄
德宣内外
声溢庙堂
杜如晦
“房谋杜断”
贞观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姚思廉等人
贰·治世看太宗——贞观之治
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皇 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负责执行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
贰·治世看太宗——贞观之治
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人死了不能再活,
执法务必宽大简约。
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贰·治世看太宗——贞观之治
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即对时事政治的看法。贞观八年加试经史。
“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贰·治世看太宗——贞观之治
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太宗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吏治;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⑤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贰·治世看太宗——贞观之治
3.唐太宗的治国效果:
材料一 百姓承离乱之后,财力凋尽,天恩含育,粗见存立,饥寒犹切,生计未安,三五年间,未能复旧。
——吴兢《贞观政要·纳谏》
材料二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吴兢《贞观政要·政体》
贞观初年,国力不足,社会贫困
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增强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贰·治世看太宗——贞观之治
4.如何评价唐太宗:
“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说明唐太宗是一位贤明君主,但他曾为了当皇帝杀死兄弟、逼迫父亲退位。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唐太宗呢?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1)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3)要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唐太宗是一位明君,他重视人才,关心民生,注重生产,勤于政事,并且开启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但晚年的唐太宗追求长生、大兴土木等。
继承看女皇
——贞观遗风

叁·继承看女皇——贞观遗风
1.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曾与高宗共
掌朝政。高宗去世后,她废掉两个儿子取
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
的女皇帝。
唐高宗
(628-683年)
(624-705年)
2023/2/3
21
官家女
才人
尼姑
皇后
皇太后
皇帝
一代女皇的传奇人生
14岁初入宫廷,
为太宗才人
26
28岁入宫为高宗昭仪
32岁封皇后
51岁与高宗并称二圣,共同临朝
67岁改唐为
周,自立为帝
(690年-705在位)
2.武则天的治国措施:
叁·继承看女皇——贞观遗风

文化上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爱惜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政治上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经济上
③继续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贞观
遗风
3.武则天的治国效果:
叁·继承看女皇——贞观遗风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她的统治时期称之为“贞观遗风”的局面。(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无字碑”为何无字,千多年来,人们对此有种种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一说功高德大无须说,二是自知罪孽深重不便说,三是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说,四是称谓不统一不便说,五是信奉佛教万事皆空不用说。
乾陵无字碑
武则天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
盛世看玄宗
——开元盛世

1.开辟盛世的帝王——唐玄宗:
肆·盛世看玄宗——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712年至756年在位。
唐玄宗(712─756年在位),是武则天的孙子,“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共计29年。后期年号“天宝”,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等,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开元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表明唐玄宗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2.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肆·盛世看玄宗——开元盛世
①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剪冗员。
②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宋璟(663年-737年)
姚崇(651年-721年)
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
相关史事
影响:
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政治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用人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人才 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核
小组讨论: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在治国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思考探究:总结“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①政局稳定、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②治理国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制度(改革)创新;
③要重视发展经济;更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
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现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答:国家统一,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发展生产,虚心纳谏,重用人才,注重减轻人民负担。
课堂小结
唐朝的建立:李渊,618年,都城长安
贞观之治
盛世表现:国力达到鼎盛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惟一的女皇帝:高宗皇后,代唐建周
女皇帝武则天
“开元盛世”
开辟盛世的帝王:唐玄宗
奠定盛世之基:经济发展,边疆巩固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理政措施:政治、经济
治国策略:以隋为戒,重视民生
用人之道:善于纳谏,知人善任
承继贞观理政措施:善于用人,重视民生
对点练习
1.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这反映了唐代科举(  )
A.忽视对文化内容的考察 B.受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影响
C.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 D.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2.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抱加身显威风
B
A
3.贞观时期,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其中不包括( )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扣
C.统一度量衡制度 D.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破格用人,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改国号为周
D.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C
A
5.(2022年黑龙江绥化)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虚心纳谏,重用贤能,吸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故C符合题意;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6.(2022年浙江宁波)唐太宗在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的盛况时,情不自禁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与出现这一盛况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科举考试 C.崇文抑武 D.八股取士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所反映的是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取官员的制度,隋朝建立、唐朝完善并为后代沿用。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朝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材料中“进士”可知与科举制有关,B项正确;“焚书坑儒”是秦朝实行措施,排除A项;崇文抑武是北宋时期治国策略,排除C项;八股取士是明朝时期科举形式,排除D项。故选B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共12张PPT)
人教七下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考点 盛唐气象
1.(2022年内蒙古赤峰)开元时期的长安、扬州、广州等城市,云聚着从海陆丝绸之路来华的胡商蕃客,仅长安就有留居的“胡人”4000—5000家,许多外商在“西市”经营店铺,国子监接受了众多外国留学生。材料可以印证
A.隋朝经济繁荣 B.唐朝社会开放 C.宋代经济重心南移 D.明清对外交往
【答案】B
【解析】开元是唐玄宗时期在年号。长安是唐朝在都城。材料描述唐朝社会开放在特征。B项正确;隋朝、宋代和明清均不符合材料中元开的信息,排除A、C和D项。故选B项。
2.(2022年湖南长沙)在绘制“盛唐气象”主题历史手抄题时,某同学选择了下列素材,该同学侧重于展示盛唐
来自波斯的马球
来自西域的胡旋舞
由印度佛曲改编的《霓裳羽衣曲》
A.发达的交通 B.繁荣的经济 C.清明的政治 D.兼容并包的文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来自波斯”、“来自西域”、“来自印度”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唐王朝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唐朝兼容并包外来文化,和交通、经济以及政治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3.(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被誉为“诗圣”。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昌龄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B项正确;李白被称为“诗仙”,排除A项;CD项没有被称为“诗圣”,排除。故选B项。
4.(2022年黑龙江大庆)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比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B
【解析】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B项正确;唐高祖、武则天以及唐玄宗不符合材料中“天可汗”的称号,排除A、C和D项。故选B项。
5.(2022年福建)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这一结论的佐证史料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唐太宗”“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符合题意,B项正确;A北魏孝文帝改革,C契丹钱币,D辽国时期,时间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6.(2022年广东)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是
A.骆宾王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可得出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超凡脱俗的风骨,享有“诗仙”的美誉,D项正确;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排除A项;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排除B项;白居易的诗直面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2年浙江丽水)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上各民族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着密切交流。不断发展的各民族服饰习俗,就是文化互鉴交融的历史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好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旧唐书》
材料三
旗袍原来是满族妇女的基本服装。自汉族服饰中的吉样纹样、色彩等元素融入满族服饰后,形成了独特的清代服饰文化。至今旗袍仍受中国女性喜爱,成为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服饰之一。

(1)与图1相比,图2中的服饰有何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哪一次改革的什么内容?
(2)材料二以不同方式展现了服饰礼仪之美,共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从民族文化互鉴交融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证。(温馨提示:本小题分层给分,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1)穿戴宽松,以汉族服饰为主;孝文帝改革。
(2)吐蕃王派使臣到长安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
(3)观点1:各民族文化的互鉴交融,共同推动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
观点2: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互鉴交融,共同推动着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观点3:农牧文明的互鉴交融,共同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