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下第22章第1节生物的分类 同步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揭东期末)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
①体温是否恒定②是否有脊柱③卵生还是胎生④水生还是陆生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①或④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根据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蟹、蝴蝶、乌贼、蚱蜢背部没有脊柱为无脊椎动物,而鲸、麻雀、袋鼠有脊柱为脊椎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还可以分成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鲸和袋鼠都属于哺乳动物,麻雀属于鸟类,都是体温恒定的动物,蟹、蝴蝶、乌贼、蚱蜢都属于变温动物,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为基础题,熟记即可,动物的分类依据很多,如:根据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根据生殖方式分为卵生生物和胎生生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2.(2023八上·渠县期末)对于生物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对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有帮助
B.生物分类完全按照生物的外形来划分
C.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划分
D.生物分类中,所有的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等级中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的目的是探索生物的系统发育及其进化历史,揭示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A正确;
B、生物的分类依据很多,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用途等,要对生物灵活分类,B错误;
C、生物分类要依靠科学,可以灵活分类,但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进行划分,C错误;
D、生物分类的等级法有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处于同一等级,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分类的知识。
(1)生物分类的目的: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2)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3)生物分类的方法:等级法,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2023八上·松原期末)如图是根据动物特征进行分类的示意图。下列选项分别表示A,B,C,D四类动物的分类依据,其中错误的是 ( )
A.卵生 B.幼体和成体均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体内有脊柱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解:A、草鱼、蟾蜍、龟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A正确;
B、龟属于爬行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三者的幼体或成体均用肺呼吸,B正确;
C、大熊猫、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体温恒定,C错误;
D、草鱼、蟾蜍、龟、大熊猫、金丝猴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类群的综合内容。
(1)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分化,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
4.(2023八上·松原期末)同学们对校园植物进行了调查,如果想对调查的植物进行分类,最好根据植物的哪些器官 ( )
A.根、茎、叶 B.茎、叶、花
C.种子、根、茎 D.花、果实、种子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调查法
【解析】【解答】解: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分类。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受环境的影响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
5.(2023八上·中山期末)如图是部分蝶形花科植物分类图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紫檀、绿豆和菜豆同属一个科
B.蝶形花科所包含的植物种类比菜豆属少
C.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比绿豆和紫檀远
D.紫檀、绿豆和菜豆三者中,前两者相似度更高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由图可以看出,紫檀、绿豆和菜豆都都属于蝶形花科,A说法正确。
B、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单位科比属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多,B说法错误。
C、绿豆和菜豆同属于菜豆属,绿豆和紫檀属于同科,所以菜豆和绿豆的亲缘关系较近,C说法错误。
D、绿豆和菜豆属于同属,紫檀和绿豆属于同科,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近,相似度更高,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6.(2023八上·广州期末)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 )
A.门 B.科 C.属 D.种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7.(2023八上·广州期末)下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足印,请根据足印来判断哪种动物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
A.狐 B.猫 C.鹿 D.狐和猫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根据图可以看出,狗的足印有五瓣,狐的足印有五瓣,形态也和狗的足印很相似,猫的足印有五瓣,形状和狗的足印不同,鹿的足印是两瓣,瓣数不同,形状也不同,近似圆柱形,所以,可以推测,狗和狐亲缘关系最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8.(2023八上·花都期末)从分类的角度看,亲缘关系最近是( )
A.界 B.种 C.门 D.属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的数量越少,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9.(2023八上·花都期末)根据图(狼、猫、虎、豹等动物的分类图解)回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猫与狼的亲缘关系最近
B.目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狼的远
D.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猫和虎、豹属于同一科,猫和狼属于属于同目,目和科相比较,目亲缘关系远一些,A说法错误。
B、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说法错误。
C、猫与豹属于同科,猫和狼属于同目,在单位大小关系上,科小于目,猫和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狼的近,C说法错误。
D、虎与豹属于同属,虎和猫属于同科,科分类单位大于属,所以,虎与豹的亲缘关系比虎与猫的亲缘关系近,所以,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10.(2022七上·顺昌月考)以下分类单位,从小到大的次序是( )
①门、②目、③界、④纲、⑤科
A.⑤②④①③ B.④③⑤②① C.③①④②⑤ D.③②⑤①④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因此,题干中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的顺序是⑤②④①③,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1.(2022七上·吉林期末)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这样分类依据是( )
A.生活的环境 B.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C.植株的高矮 D.人类对其的利用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种子植物的分类,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无果皮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
12.(2022八上·电白期末)下图是五种动物的分类图解,该图可以说明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是( )
A.蜈蚣和虾 B.蜻蜓和蜈蚣 C.蝗虫和蜻蜓 D.蝗虫和蜈蚣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据分类索引可知:蝗虫和蜻蜓同纲,它们亲缘关系最近。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13.(2022八上·甘井子期末)下面有关生物分类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C.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种、属
D.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A不符合题意。
B.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密切,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C符合题意。
D.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4.(2022八上·平桂期末)在马牛羊三种植食性动物中,马和牛的亲缘关系更近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形态结构更相似 B.生理功能更相似
C.共同所属的分类等级更小 D.体型更相似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似性越高,说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从最上层的界开始到种,愈往下层则被归属的生物之间特征愈相近,共同所属的分类等级越小,说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体型不能作为判断亲缘关系远近的依据,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5.(2022八上·平桂期末)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不是生物分类主要依据的是( )
A.生存环境 B.形态特征 C.生理功能 D.内部结构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生物的生存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一般不作为生物分类主要依据,A符合题意。
B.植物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分,绿色开花植物主要是根据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进行分类,B不符合题意
C.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如根据动物的生殖方式的不同,分为卵生和胎生,C不符合题意。
D.内部结构也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如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也不相同: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可以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16.(2022八上·城阳期末)我国有“南袁北李”之称的袁隆平和李振声两位院士,它们分别是世界著名的水稻和小麦遗传育种专家。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稻 小麦 大豆
数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杂交水稻不属于禾本科植物
B.三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C.水稻、小麦、大豆的种子中均有子叶和胚乳
D.表中所列植物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杂交水稻是由两种水稻杂交而成,只是产量这一性状发生变化,而其本质特征(水稻,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却并没有改变,A不符合题意。
B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小麦和稻同科不同属,小麦和大豆同门不同纲,故小麦和稻的亲缘关系更近,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根据表格信息,水稻和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胚乳,子叶一片;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中没有胚乳,子叶两片,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7.(2022八上·城阳期末)生物学家为弄清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将生物进行分类。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依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
C.被子植物主要是依据根、茎、叶进行分类
D.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B符合题意。
C.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C不符合题意。
D.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8.(2022八上·江城期末)如图用下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4
A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B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 生产者
C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D 纲 科 目 种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圈的概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4昆虫属于3节肢动物,3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2无脊椎动物,2无脊椎动物属于1动物界,A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和生产者是并列关系,B不符合题意。
C.1被子植物、2裸子植物、3苔藓类植物、4藻类植物之间是并列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2和3的大小颠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19.(2022八上·江城期中)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已知甲、乙同科不同属,甲、丙同属不同种,甲、丁同目不同科,甲、戊同纲不同目。则与甲共同特征最多的生物是( )
A.乙 B.丙 C.丁 D.戊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题干中说:甲、乙同科不同属,甲、丙同属不同种,甲、丁同目不同科,甲、戊同纲不同目。由题意可知:甲、丙同属,甲、乙同科,甲、丁同目,甲、戊同纲,纲、目、科、属中属最小,因此与甲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丙,共同特征最多。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0.(2022八上·江城期中)为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 )
A.归纳 B.观察 C.分区 D.分类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为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21.(2022八上·海口月考)某同学在学完生物学相关知识后,对家中饲养的牧羊犬、金鱼、乌龟、蟋蟀、鹦鹉等宠物进行了如下分类,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按体温是否恒定分,牧羊犬和鹦鹉为一类,乌龟、蟋蟀和金鱼为一类
B.按体内有无脊柱分,牧羊犬、金鱼、乌龟和鹦鹉为一类,蟋蟀为一类
C.按生殖是否胎生分,牧羊犬为一类,金鱼、乌龟、蟋蟀和鹦鹉为一类
D.按是否用肺呼吸分,牧羊犬和鹦鹉为一类,金鱼、乌龟和蟋蟀为一类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按体温是否恒定分: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牧羊犬和鹦鹉,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乌龟、蟋蟀和金鱼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A正确;
B、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牧羊犬、金鱼、乌龟和鹦鹉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蟋蟀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正确。
C、按照生殖方式可以分为胎生和卵生,牧羊犬是哺乳动物,属于胎生,金鱼、乌龟、蟋蟀和鹦鹉都是产卵生殖,属于卵生。C正确。
D、按是否用肺呼吸分:牧羊犬、鹦鹉、乌龟都用肺呼吸,金鱼用鳃呼吸,蟋蟀用气管呼吸,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①牧羊犬是哺乳动物,金鱼是鱼,乌龟是爬行动物,蟋蟀是节肢动物、鹦鹉是鸟类。
②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包括鸟、哺乳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
③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是脊椎动物,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是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22.(2022·东营)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少
C.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应该多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本地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符合题意。
B.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B不符合题意。
C.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而不是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C不符合题意。
D.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会导致生态入侵,破坏生态平衡,降低本地生物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3.(2022·宿迁)下列有关双名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双名法是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
B.双名法使每个物种只有一个学名
C.物种的学名都用拉丁文字表示
D.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种名,第二部分是属名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双名法现已成为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双名法命名的生物只有一个学名,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分析,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由林奈提出.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24.(2022·泰州)林奈的双名法是一种科学的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法。下列与家犬(Canisfamiliaris)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
A.玉米(Zeamays) B.甘薯(Ipomoeabatatas)
C.喜鹊(Picapica) D.欧亚狼(Canislupus)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18世纪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生物命名法—双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属名,后者为种名,在分类单位中,所处的等级越小,亲缘关系越近,由题干可知,家犬名为Canisfamiliaris,与选项选项相比较,D 欧亚狼Canislupus和家犬Canisfamiliaris属于同属,亲缘关系最近,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双名法、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熟记: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属名+种名;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25.(2022·黑龙江)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是由谁提出的( )
A.达尔文 B.巴斯德 C.孟德尔 D.林奈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学家及其贡献
【解析】【解答】A.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出版《物种起源》,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A不符合题意。
B.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的一种),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B不符合题意。
C.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C不符合题意。
D.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由林奈提出.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26.(2022七下·润州期末)如图是公园中紫藤的标识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紫藤,学名:Wisteria sinensis,别名:朱藤、招藤,科属:豆科 紫藤属,原产地:中国,特征:落叶藤本,茎左旋,枝较粗壮,奇数羽状复叶;花冠紫色,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果期5~8月。
A.紫藤的学名由科名和属名组成 B.豆科的植物都属于紫藤属
C.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紫藤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物种的命名一般包括两种:属名和种加词,所以,紫藤的学名应该由属名和种名组成,A说法错误。
B、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紫薇属属于豆科,而豆科的植物不一定都属于紫薇属,B说法错误。
C、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C说法错误。
D、紫藤属于被子植物,所以,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类群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单位等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27.(2022七下·润州期末)为观察杭州西溪湿地中的外来物种,小金编制了一个检索表。这些生物中有一种是食蚊鱼(喜食蚊幼虫的一种鱼类),它对应检索表中的( )
A.P B.Q C.R D.S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鱼类属于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背部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题干中,3和S说法正确,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鱼类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鱼类的主要特征,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有的鱼类鳞片退化,靠鳃呼吸,用鳍游泳。
28.(2022七下·淮安期中)根据林奈的双名法,桃的学名是 Amygdalus persica。桃的种名是( )
A.Amygdalus persica B.Amygdalus
C.persica D.Amygdalus 或 persica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物种的正式名称至少由两个拉丁词(属名+种加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后面还常常附有命名人的姓名和命名年代等信息。在生物学中,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因此桃的学名是Amygdalus persica,则persica是种名,Amygdalus是属名,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由林奈提出.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29.(2022·临清模拟)如图为学校内西府海棠的标识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花的结构是识别西府海棠的依据之一
B.西府海棠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学名
C.“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蔷薇科的植物都属于苹果属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海棠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故花的结构是识别西府海棠的依据之一,A符合题意。
B.西府海棠在不同地区的学名是相同的,B不符合题意。
C.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C不符合题意。
D.科比属大,苹果属的植物都属于蔷薇科,但是蔷薇科的植物不一定属于苹果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30.(2021八上·肃州期末)根据下图所示狗、猫、虎、豹等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猫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B.目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近
D.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少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解:A、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低,亲缘关系越近,图中狗与猫的共同分类等级是目,它们的分类等级较高相似程度较少,亲缘关系较远。A不符合题意;
B、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不符合题意;
C、猫与狗的共同分类等级是目,猫与豹的共同分类等级是科。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低,亲缘关系越近,目的分类等级比科高,所以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近。C符合题意;
D、虎与豹的共同分类等级是属,虎与猫的共同分类等级是科,科的分类等级比属高,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钢、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低,它们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反之,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高,它们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
二、读图理解题
31.(2023八上·中山期末) 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昆明举办。图一为大会会标“水滴”,其中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小女孩等图案,反映了生物多样性。某同学将“水滴”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图二所示。①表示某个分类依据。请据此回答问题。
(1)动物的分类要比较形态结构,例如图二中①是“动物体内有无 ”。此外,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2)据此,A代表的动物是 ,C表示的动物是 。
(3)图二中的B和人类都是胎生哺乳的,都用 呼吸,在生物分类中属于 纲。
(4)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说,“孔雀开屏”是孔雀的一种 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快定的。
(5)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答案】(1)脊柱(脊椎骨);生理功能;种(物种)
(2)鱼;蝴蝶
(3)肺;哺乳
(4)先天性
(5)基因;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1)根据图二可以看出,图中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种分类依据是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除此之外,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图一中,鱼和孔雀为脊椎动物,生殖方式为卵生,人和熊猫为脊椎动物,生殖方式为胎生,蝴蝶为无脊椎动物,生殖方式为卵生,图二中,A动物的生殖方式为卵生,体内有脊柱,可以判断,该动物为图一中的鱼,C动物为无脊椎动物,可以判断该动物为图一中的蝴蝶。
(3)图二中,B和人类都是胎生哺乳的,都用肺呼吸,在生物分类中属于哺乳动物,为图一中的熊猫。
(4)“孔雀开屏”是孔雀的一种繁殖行为,是孔雀生来就有的行为,是孔雀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说,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是孔雀的一种本能。
(5)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惜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1)脊柱、生理功能、种;(2)鱼、蝴蝶;(3)肺、哺乳;(4)先天性;(5)基因、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和分类单位、动物类群的基本特征、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的多样性扥内涵和保护措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迁地保护是指把濒危动物迁移到动物园和繁育基地集中管理保护。
三、资料分析题
32.(2023八上·花都期末)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市民休闲活动的好去处。花都湖的中华花龟、三索锦蛇被列入濒危物种,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下图是两者的分类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中文名 中华花龟 三索锦蛇
纲 爬行纲 爬行纲
目 龟鳖目 有鳞目
科 龟科 游蛇科
属 拟水龟属 锦蛇属
种 中华花龟 三索锦蛇
(1)据统计,花都湖湿地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306种,鸟类72种,鱼类64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19种等,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由上表所知,中华花龟、三索锦蛇同属于 动物,在上述生物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是 。
(3)花都湖湿地公园通过工业污水整治、两岸鱼塘退塘还湿,恢复湿地生态环境,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请你说说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写出一项即可): 。
【答案】(1)物种
(2)爬行;界;种
(3)生态系统
(4)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把动植物迁出原地进行迁地保护,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以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如大面积植树造林;开展爱鸟周活动;人人都来消灭白色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打鸟,不攀折花草树木等。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其中,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植物及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所以,题干中“ 花都湖湿地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306种,鸟类72种,鱼类64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19种等,”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的多样性。
(2) 根据题干中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中华花龟、三索锦蛇同属于爬行纲,及同属于爬行动物,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3)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把动植物迁出原地进行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救措施,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以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如大面积植树造林;开展爱鸟周活动;人人都来消灭白色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打鸟,不攀折花草树木等。
故答案为:(1)物种;(2)爬行、界、种;(3)生态系统;(4)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把动植物迁出原地进行迁地保护,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以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生物分类单位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对自然环境和植物资源的干扰和破坏,我国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主要措施如下:
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实验探究题
33.(2020·襄州模拟)草莓被誉为“果中皇后”,我市许多采摘园在大棚中种植草莓。下图中A、B、C表示草莓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莓的果实是由花中 发育而来。
(2)生理过程A是 ,叶片中 (填结构)是A、C过程气体交换的“窗口”。
(3)根吸收水分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大棚种植草莓时,果农常在棚内放养蜜蜂,放养蜜蜂的最直接目的是 。
(5)草莓在分类上隶属草莓属、蔷薇 、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门、植物界。它通常采用匍匐茎进行繁殖,即把匍匐茎生长出来的子株与母株切断,子株可长成新的植株,这一生殖方式属于 。
(6)在探究环境温度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时,选择同一种草莓,大棚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调节大棚内温度条件,测得草莓的含糖量如下:
大棚编号 甲 乙 丙
白天平均温度(℃) 25 25 25
夜间平均温度(℃) 23 20 17
含糖量 5.6% 6.1% 6.5%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 。
【答案】(1)子房
(2)光合作用;气孔
(3)成熟区;无机盐
(4)帮助草莓传粉以提高草莓的坐果率和产量
(5)科;无性生殖
(6)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根尖的结构及功能;光合作用的实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故草莓的果实是由花中子房发育而来。(2)A过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表示光合作用;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3)植物根尖的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利用,所以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参入生物圈的水循环(4)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扩大分布范围,因此果农常在棚内放养蜜蜂的目的是帮助植物传粉。(5)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以草莓在分类上隶属草莓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门、植物界。采用匍匐茎进行繁殖,是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发育而来,属于无性繁殖。(6)由图表可知,白天温度相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样多;夜晚温度越高,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就越多,积累的糖分就越少,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
【分析】此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及植物体的光合、呼吸、蒸腾等生理活动有关知识点。应注意通过积累这方面的知识,进行解答。
由图可知:A过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表示光合作用;B过程是水分从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的过程,表示蒸腾作用;C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
五、综合题
34.(2022·永州)思维导图作为新型的学习工具,可帮助我们建立生物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在此过程中让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名称是 。
(2)图中生物a与生物b相比,生物a的种子外面无 包被。
(3)大鲵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属于图中②,其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发育类型称为 发育。
(4)我国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技艺,并代代流传下来。例如《齐民要术》中提到利用荫坑贮存来酿制葡萄酒的方法,其酿制酒酿的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微生物是图中的 (填“乳酸菌”或“酵母菌”)。
【答案】(1)物种
(2)果皮
(3)变态
(4)酵母菌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①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植物根是否依靠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a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b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a和b相比,a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3)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如草鱼;②两栖类,如大鲵;③爬行动物,如壁虎;④鸟类如家鸽;⑤哺乳类如大象。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差别很大,属于变态发育。
(4)酿酒是利用酵母菌的发酵技术,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 / 1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下第22章第1节生物的分类 同步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揭东期末)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
①体温是否恒定②是否有脊柱③卵生还是胎生④水生还是陆生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①或④
2.(2023八上·渠县期末)对于生物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对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有帮助
B.生物分类完全按照生物的外形来划分
C.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划分
D.生物分类中,所有的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等级中
3.(2023八上·松原期末)如图是根据动物特征进行分类的示意图。下列选项分别表示A,B,C,D四类动物的分类依据,其中错误的是 ( )
A.卵生 B.幼体和成体均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体内有脊柱
4.(2023八上·松原期末)同学们对校园植物进行了调查,如果想对调查的植物进行分类,最好根据植物的哪些器官 ( )
A.根、茎、叶 B.茎、叶、花
C.种子、根、茎 D.花、果实、种子
5.(2023八上·中山期末)如图是部分蝶形花科植物分类图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紫檀、绿豆和菜豆同属一个科
B.蝶形花科所包含的植物种类比菜豆属少
C.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比绿豆和紫檀远
D.紫檀、绿豆和菜豆三者中,前两者相似度更高
6.(2023八上·广州期末)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 )
A.门 B.科 C.属 D.种
7.(2023八上·广州期末)下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足印,请根据足印来判断哪种动物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
A.狐 B.猫 C.鹿 D.狐和猫
8.(2023八上·花都期末)从分类的角度看,亲缘关系最近是( )
A.界 B.种 C.门 D.属
9.(2023八上·花都期末)根据图(狼、猫、虎、豹等动物的分类图解)回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猫与狼的亲缘关系最近
B.目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狼的远
D.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
10.(2022七上·顺昌月考)以下分类单位,从小到大的次序是( )
①门、②目、③界、④纲、⑤科
A.⑤②④①③ B.④③⑤②① C.③①④②⑤ D.③②⑤①④
11.(2022七上·吉林期末)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这样分类依据是( )
A.生活的环境 B.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C.植株的高矮 D.人类对其的利用
12.(2022八上·电白期末)下图是五种动物的分类图解,该图可以说明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是( )
A.蜈蚣和虾 B.蜻蜓和蜈蚣 C.蝗虫和蜻蜓 D.蝗虫和蜈蚣
13.(2022八上·甘井子期末)下面有关生物分类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C.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种、属
D.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14.(2022八上·平桂期末)在马牛羊三种植食性动物中,马和牛的亲缘关系更近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形态结构更相似 B.生理功能更相似
C.共同所属的分类等级更小 D.体型更相似
15.(2022八上·平桂期末)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不是生物分类主要依据的是( )
A.生存环境 B.形态特征 C.生理功能 D.内部结构
16.(2022八上·城阳期末)我国有“南袁北李”之称的袁隆平和李振声两位院士,它们分别是世界著名的水稻和小麦遗传育种专家。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稻 小麦 大豆
数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杂交水稻不属于禾本科植物
B.三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C.水稻、小麦、大豆的种子中均有子叶和胚乳
D.表中所列植物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
17.(2022八上·城阳期末)生物学家为弄清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将生物进行分类。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依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
C.被子植物主要是依据根、茎、叶进行分类
D.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18.(2022八上·江城期末)如图用下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4
A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B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 生产者
C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D 纲 科 目 种
A.A B.B C.C D.D
19.(2022八上·江城期中)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已知甲、乙同科不同属,甲、丙同属不同种,甲、丁同目不同科,甲、戊同纲不同目。则与甲共同特征最多的生物是( )
A.乙 B.丙 C.丁 D.戊
20.(2022八上·江城期中)为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 )
A.归纳 B.观察 C.分区 D.分类
21.(2022八上·海口月考)某同学在学完生物学相关知识后,对家中饲养的牧羊犬、金鱼、乌龟、蟋蟀、鹦鹉等宠物进行了如下分类,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按体温是否恒定分,牧羊犬和鹦鹉为一类,乌龟、蟋蟀和金鱼为一类
B.按体内有无脊柱分,牧羊犬、金鱼、乌龟和鹦鹉为一类,蟋蟀为一类
C.按生殖是否胎生分,牧羊犬为一类,金鱼、乌龟、蟋蟀和鹦鹉为一类
D.按是否用肺呼吸分,牧羊犬和鹦鹉为一类,金鱼、乌龟和蟋蟀为一类
22.(2022·东营)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少
C.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应该多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本地生物的多样性
23.(2022·宿迁)下列有关双名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双名法是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
B.双名法使每个物种只有一个学名
C.物种的学名都用拉丁文字表示
D.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种名,第二部分是属名
24.(2022·泰州)林奈的双名法是一种科学的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法。下列与家犬(Canisfamiliaris)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
A.玉米(Zeamays) B.甘薯(Ipomoeabatatas)
C.喜鹊(Picapica) D.欧亚狼(Canislupus)
25.(2022·黑龙江)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是由谁提出的( )
A.达尔文 B.巴斯德 C.孟德尔 D.林奈
26.(2022七下·润州期末)如图是公园中紫藤的标识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紫藤,学名:Wisteria sinensis,别名:朱藤、招藤,科属:豆科 紫藤属,原产地:中国,特征:落叶藤本,茎左旋,枝较粗壮,奇数羽状复叶;花冠紫色,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果期5~8月。
A.紫藤的学名由科名和属名组成 B.豆科的植物都属于紫藤属
C.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紫藤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27.(2022七下·润州期末)为观察杭州西溪湿地中的外来物种,小金编制了一个检索表。这些生物中有一种是食蚊鱼(喜食蚊幼虫的一种鱼类),它对应检索表中的( )
A.P B.Q C.R D.S
28.(2022七下·淮安期中)根据林奈的双名法,桃的学名是 Amygdalus persica。桃的种名是( )
A.Amygdalus persica B.Amygdalus
C.persica D.Amygdalus 或 persica
29.(2022·临清模拟)如图为学校内西府海棠的标识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花的结构是识别西府海棠的依据之一
B.西府海棠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学名
C.“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蔷薇科的植物都属于苹果属
30.(2021八上·肃州期末)根据下图所示狗、猫、虎、豹等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猫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B.目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近
D.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少
二、读图理解题
31.(2023八上·中山期末) 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昆明举办。图一为大会会标“水滴”,其中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小女孩等图案,反映了生物多样性。某同学将“水滴”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图二所示。①表示某个分类依据。请据此回答问题。
(1)动物的分类要比较形态结构,例如图二中①是“动物体内有无 ”。此外,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2)据此,A代表的动物是 ,C表示的动物是 。
(3)图二中的B和人类都是胎生哺乳的,都用 呼吸,在生物分类中属于 纲。
(4)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说,“孔雀开屏”是孔雀的一种 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快定的。
(5)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三、资料分析题
32.(2023八上·花都期末)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市民休闲活动的好去处。花都湖的中华花龟、三索锦蛇被列入濒危物种,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下图是两者的分类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中文名 中华花龟 三索锦蛇
纲 爬行纲 爬行纲
目 龟鳖目 有鳞目
科 龟科 游蛇科
属 拟水龟属 锦蛇属
种 中华花龟 三索锦蛇
(1)据统计,花都湖湿地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306种,鸟类72种,鱼类64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19种等,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由上表所知,中华花龟、三索锦蛇同属于 动物,在上述生物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是 。
(3)花都湖湿地公园通过工业污水整治、两岸鱼塘退塘还湿,恢复湿地生态环境,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请你说说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写出一项即可): 。
四、实验探究题
33.(2020·襄州模拟)草莓被誉为“果中皇后”,我市许多采摘园在大棚中种植草莓。下图中A、B、C表示草莓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莓的果实是由花中 发育而来。
(2)生理过程A是 ,叶片中 (填结构)是A、C过程气体交换的“窗口”。
(3)根吸收水分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大棚种植草莓时,果农常在棚内放养蜜蜂,放养蜜蜂的最直接目的是 。
(5)草莓在分类上隶属草莓属、蔷薇 、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门、植物界。它通常采用匍匐茎进行繁殖,即把匍匐茎生长出来的子株与母株切断,子株可长成新的植株,这一生殖方式属于 。
(6)在探究环境温度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时,选择同一种草莓,大棚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调节大棚内温度条件,测得草莓的含糖量如下:
大棚编号 甲 乙 丙
白天平均温度(℃) 25 25 25
夜间平均温度(℃) 23 20 17
含糖量 5.6% 6.1% 6.5%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 。
五、综合题
34.(2022·永州)思维导图作为新型的学习工具,可帮助我们建立生物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在此过程中让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名称是 。
(2)图中生物a与生物b相比,生物a的种子外面无 包被。
(3)大鲵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属于图中②,其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发育类型称为 发育。
(4)我国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技艺,并代代流传下来。例如《齐民要术》中提到利用荫坑贮存来酿制葡萄酒的方法,其酿制酒酿的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微生物是图中的 (填“乳酸菌”或“酵母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根据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蟹、蝴蝶、乌贼、蚱蜢背部没有脊柱为无脊椎动物,而鲸、麻雀、袋鼠有脊柱为脊椎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还可以分成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鲸和袋鼠都属于哺乳动物,麻雀属于鸟类,都是体温恒定的动物,蟹、蝴蝶、乌贼、蚱蜢都属于变温动物,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为基础题,熟记即可,动物的分类依据很多,如:根据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根据生殖方式分为卵生生物和胎生生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2.【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的目的是探索生物的系统发育及其进化历史,揭示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A正确;
B、生物的分类依据很多,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用途等,要对生物灵活分类,B错误;
C、生物分类要依靠科学,可以灵活分类,但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进行划分,C错误;
D、生物分类的等级法有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处于同一等级,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分类的知识。
(1)生物分类的目的: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2)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3)生物分类的方法:等级法,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解:A、草鱼、蟾蜍、龟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A正确;
B、龟属于爬行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三者的幼体或成体均用肺呼吸,B正确;
C、大熊猫、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体温恒定,C错误;
D、草鱼、蟾蜍、龟、大熊猫、金丝猴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类群的综合内容。
(1)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分化,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
4.【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调查法
【解析】【解答】解: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分类。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受环境的影响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
5.【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由图可以看出,紫檀、绿豆和菜豆都都属于蝶形花科,A说法正确。
B、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单位科比属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多,B说法错误。
C、绿豆和菜豆同属于菜豆属,绿豆和紫檀属于同科,所以菜豆和绿豆的亲缘关系较近,C说法错误。
D、绿豆和菜豆属于同属,紫檀和绿豆属于同科,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近,相似度更高,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6.【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根据图可以看出,狗的足印有五瓣,狐的足印有五瓣,形态也和狗的足印很相似,猫的足印有五瓣,形状和狗的足印不同,鹿的足印是两瓣,瓣数不同,形状也不同,近似圆柱形,所以,可以推测,狗和狐亲缘关系最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8.【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的数量越少,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9.【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猫和虎、豹属于同一科,猫和狼属于属于同目,目和科相比较,目亲缘关系远一些,A说法错误。
B、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说法错误。
C、猫与豹属于同科,猫和狼属于同目,在单位大小关系上,科小于目,猫和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狼的近,C说法错误。
D、虎与豹属于同属,虎和猫属于同科,科分类单位大于属,所以,虎与豹的亲缘关系比虎与猫的亲缘关系近,所以,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10.【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因此,题干中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的顺序是⑤②④①③,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1.【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种子植物的分类,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无果皮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
12.【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据分类索引可知:蝗虫和蜻蜓同纲,它们亲缘关系最近。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13.【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A不符合题意。
B.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密切,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C符合题意。
D.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4.【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似性越高,说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从最上层的界开始到种,愈往下层则被归属的生物之间特征愈相近,共同所属的分类等级越小,说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体型不能作为判断亲缘关系远近的依据,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5.【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生物的生存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一般不作为生物分类主要依据,A符合题意。
B.植物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分,绿色开花植物主要是根据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进行分类,B不符合题意
C.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如根据动物的生殖方式的不同,分为卵生和胎生,C不符合题意。
D.内部结构也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如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也不相同: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可以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16.【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杂交水稻是由两种水稻杂交而成,只是产量这一性状发生变化,而其本质特征(水稻,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却并没有改变,A不符合题意。
B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小麦和稻同科不同属,小麦和大豆同门不同纲,故小麦和稻的亲缘关系更近,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根据表格信息,水稻和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胚乳,子叶一片;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中没有胚乳,子叶两片,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7.【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B符合题意。
C.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C不符合题意。
D.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8.【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圈的概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4昆虫属于3节肢动物,3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2无脊椎动物,2无脊椎动物属于1动物界,A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和生产者是并列关系,B不符合题意。
C.1被子植物、2裸子植物、3苔藓类植物、4藻类植物之间是并列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2和3的大小颠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19.【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题干中说:甲、乙同科不同属,甲、丙同属不同种,甲、丁同目不同科,甲、戊同纲不同目。由题意可知:甲、丙同属,甲、乙同科,甲、丁同目,甲、戊同纲,纲、目、科、属中属最小,因此与甲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丙,共同特征最多。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0.【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为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21.【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按体温是否恒定分: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牧羊犬和鹦鹉,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乌龟、蟋蟀和金鱼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A正确;
B、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牧羊犬、金鱼、乌龟和鹦鹉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蟋蟀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正确。
C、按照生殖方式可以分为胎生和卵生,牧羊犬是哺乳动物,属于胎生,金鱼、乌龟、蟋蟀和鹦鹉都是产卵生殖,属于卵生。C正确。
D、按是否用肺呼吸分:牧羊犬、鹦鹉、乌龟都用肺呼吸,金鱼用鳃呼吸,蟋蟀用气管呼吸,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①牧羊犬是哺乳动物,金鱼是鱼,乌龟是爬行动物,蟋蟀是节肢动物、鹦鹉是鸟类。
②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包括鸟、哺乳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
③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是脊椎动物,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是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22.【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符合题意。
B.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B不符合题意。
C.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而不是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C不符合题意。
D.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会导致生态入侵,破坏生态平衡,降低本地生物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3.【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双名法现已成为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双名法命名的生物只有一个学名,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分析,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由林奈提出.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24.【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18世纪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生物命名法—双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属名,后者为种名,在分类单位中,所处的等级越小,亲缘关系越近,由题干可知,家犬名为Canisfamiliaris,与选项选项相比较,D 欧亚狼Canislupus和家犬Canisfamiliaris属于同属,亲缘关系最近,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双名法、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熟记: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属名+种名;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25.【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学家及其贡献
【解析】【解答】A.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出版《物种起源》,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A不符合题意。
B.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的一种),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B不符合题意。
C.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C不符合题意。
D.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由林奈提出.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26.【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物种的命名一般包括两种:属名和种加词,所以,紫藤的学名应该由属名和种名组成,A说法错误。
B、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紫薇属属于豆科,而豆科的植物不一定都属于紫薇属,B说法错误。
C、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C说法错误。
D、紫藤属于被子植物,所以,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类群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单位等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27.【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鱼类属于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背部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题干中,3和S说法正确,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鱼类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鱼类的主要特征,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有的鱼类鳞片退化,靠鳃呼吸,用鳍游泳。
28.【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物种的正式名称至少由两个拉丁词(属名+种加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后面还常常附有命名人的姓名和命名年代等信息。在生物学中,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因此桃的学名是Amygdalus persica,则persica是种名,Amygdalus是属名,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由林奈提出.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29.【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海棠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故花的结构是识别西府海棠的依据之一,A符合题意。
B.西府海棠在不同地区的学名是相同的,B不符合题意。
C.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C不符合题意。
D.科比属大,苹果属的植物都属于蔷薇科,但是蔷薇科的植物不一定属于苹果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30.【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解:A、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低,亲缘关系越近,图中狗与猫的共同分类等级是目,它们的分类等级较高相似程度较少,亲缘关系较远。A不符合题意;
B、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不符合题意;
C、猫与狗的共同分类等级是目,猫与豹的共同分类等级是科。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低,亲缘关系越近,目的分类等级比科高,所以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近。C符合题意;
D、虎与豹的共同分类等级是属,虎与猫的共同分类等级是科,科的分类等级比属高,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钢、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低,它们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反之,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高,它们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
31.【答案】(1)脊柱(脊椎骨);生理功能;种(物种)
(2)鱼;蝴蝶
(3)肺;哺乳
(4)先天性
(5)基因;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1)根据图二可以看出,图中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种分类依据是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除此之外,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图一中,鱼和孔雀为脊椎动物,生殖方式为卵生,人和熊猫为脊椎动物,生殖方式为胎生,蝴蝶为无脊椎动物,生殖方式为卵生,图二中,A动物的生殖方式为卵生,体内有脊柱,可以判断,该动物为图一中的鱼,C动物为无脊椎动物,可以判断该动物为图一中的蝴蝶。
(3)图二中,B和人类都是胎生哺乳的,都用肺呼吸,在生物分类中属于哺乳动物,为图一中的熊猫。
(4)“孔雀开屏”是孔雀的一种繁殖行为,是孔雀生来就有的行为,是孔雀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说,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是孔雀的一种本能。
(5)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惜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1)脊柱、生理功能、种;(2)鱼、蝴蝶;(3)肺、哺乳;(4)先天性;(5)基因、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和分类单位、动物类群的基本特征、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的多样性扥内涵和保护措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迁地保护是指把濒危动物迁移到动物园和繁育基地集中管理保护。
32.【答案】(1)物种
(2)爬行;界;种
(3)生态系统
(4)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把动植物迁出原地进行迁地保护,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以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如大面积植树造林;开展爱鸟周活动;人人都来消灭白色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打鸟,不攀折花草树木等。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其中,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植物及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所以,题干中“ 花都湖湿地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306种,鸟类72种,鱼类64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19种等,”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的多样性。
(2) 根据题干中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中华花龟、三索锦蛇同属于爬行纲,及同属于爬行动物,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3)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把动植物迁出原地进行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救措施,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以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如大面积植树造林;开展爱鸟周活动;人人都来消灭白色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打鸟,不攀折花草树木等。
故答案为:(1)物种;(2)爬行、界、种;(3)生态系统;(4)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把动植物迁出原地进行迁地保护,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以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生物分类单位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对自然环境和植物资源的干扰和破坏,我国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主要措施如下:
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3.【答案】(1)子房
(2)光合作用;气孔
(3)成熟区;无机盐
(4)帮助草莓传粉以提高草莓的坐果率和产量
(5)科;无性生殖
(6)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根尖的结构及功能;光合作用的实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故草莓的果实是由花中子房发育而来。(2)A过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表示光合作用;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3)植物根尖的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利用,所以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参入生物圈的水循环(4)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扩大分布范围,因此果农常在棚内放养蜜蜂的目的是帮助植物传粉。(5)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以草莓在分类上隶属草莓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门、植物界。采用匍匐茎进行繁殖,是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发育而来,属于无性繁殖。(6)由图表可知,白天温度相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样多;夜晚温度越高,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就越多,积累的糖分就越少,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
【分析】此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及植物体的光合、呼吸、蒸腾等生理活动有关知识点。应注意通过积累这方面的知识,进行解答。
由图可知:A过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表示光合作用;B过程是水分从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的过程,表示蒸腾作用;C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
34.【答案】(1)物种
(2)果皮
(3)变态
(4)酵母菌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①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植物根是否依靠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a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b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a和b相比,a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3)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如草鱼;②两栖类,如大鲵;③爬行动物,如壁虎;④鸟类如家鸽;⑤哺乳类如大象。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差别很大,属于变态发育。
(4)酿酒是利用酵母菌的发酵技术,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