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必修1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习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Mg虽然是微量元素但在光合作用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不可缺少。[21世纪教育网
B.脂肪分子中含氢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C.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
D.RNA和DNA主要组成元素的种类不同,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
2.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
C.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能利用淀粉和麦芽糖
D.淀粉和糖原都是动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
3.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类似于细菌的“人造细胞”。这种简单的“细胞”并不是真正的生命体,不能分裂和分化,但能连续数日生成蛋白质。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肽链以一定方式形成的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B.每种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组成
C.每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S、Fe等元素
D.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都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4.(2013·河北衡水调研)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O、N、P五种
B.a属于不能水解的糖,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
C.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D.幽门螺杆菌体内含化合物m共四种
5.(改编题)在人体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中,下列哪项是相同的
A.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体积比
B.脱氧核苷酸和碱基的种类
C.脱氧核糖核酸的种类和含量
D.核糖核酸的种类和含量
6.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糖类的是
①ATP ②DNA ③染色体 ④细胞膜 ⑤脂肪 ⑥淀粉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⑥
7.(2013·广州模拟)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化合物及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编制麻袋用的麻,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属于糖类
B.鸽子体内储存能量和减少热量散失的物质是脂肪,它属于脂质
C.催化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酶属于蛋白质
D.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但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质
8.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生物体中一种被称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如果人在白天多进食可能比在夜间多进食更容易发胖
B.马吃夜草长肥是因为夜间的草更有营养
C.马在白天吃草,但物质的转化是在夜间
D.蛋白质“BMALI”可能会促进糖类、蛋白质、脂肪之间的转化
9.下列各项中对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质中的核酸均为核糖核酸
B.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C.多肽链一旦形成便具有生物活性
D.蛋白质的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10.(2012·安徽卷)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11.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动物细胞间质的物质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用胃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
C.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的组成元素有C、H、O、N,部分含S、P
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12.用碘液、苏丹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含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的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试剂种类 碘液 苏丹Ⅲ 双缩脲
甲 ++++ ++ +
乙 ++ ++++ ++
丙 + ++ ++++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碘液、苏丹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在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13.(2012·江苏卷)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 )
编号21世纪教育网 化合物 实验检测 组成单位21世纪教育网 主要功能21世纪教育网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① 脂肪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脂肪酸 储存能量
② 糖原 斐林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 提供能量
③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氨基酸 承担生命活动
④ 核酸 甲基绿染液 绿色 核苷酸 携带遗传信息
A.① B.② C.③ D.④
14.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下图式中R、R′、R″、R?可能是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团或碳链。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键。
资料二 现有一多肽,化学式为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1)资料一的肽链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资料二中的四种氨基酸的R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资料二中该多肽的化学式推算,它在完全水解后得到________个氨基酸。
15.(2012·福建甘泉第一次模拟)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____________,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____。
(2)图中Z是________,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现________色。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写出由P形成Ⅳ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Ⅲ和Ⅳ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________后者。
(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________。
16.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如图:
(1)由图中曲线可知,60°C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
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红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C的____________溶液,水浴保温5 min
第三步 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向A、B试管内各加入2mL,然后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
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大量的核糖体,放入含下列几种物质(其中N已被15N标记)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①NH2—CH2—COOH ②NH2—CH2—CH2OH
(1)实验中,核糖体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 ]________通过________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 ]内填序号)
(2)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________。
(3)由上述所需有机物(每种1个)合成的多肽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4)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0个15N,则该多肽最多有________个肽键。
(5)如果得到的一条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变,改变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改变其性质。
(6)实验得到的多肽可用______试剂鉴定,呈现______色,其原因是该化合物中所含有的________与该试剂发生了颜色反应。
必修一 第二章习题答案
1.解析::Mg是大量元素而不是微量元素。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中,脂肪储存能量较多,但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DNA和RNA的基本单位不同,碱基种类也有区别,但组成元素相同。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水中H来自羧基和氨基,O来自羧基。
答案:C
2.解析 能够合成糖原是动物细胞的特征,故A正确;在动物细胞中可以发生上述转化,故B错误;动物细胞也可利用淀粉和麦芽糖,故C错误;淀粉是植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故D错误。
答案 A
3.解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并不是每一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蛋白质必含的元素为C、H、O、N,有的含有S和Fe;肽链的空间结构也是决定蛋白质多样性的一个方面。
答案:A
4.解析: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a五碳糖组成了核苷酸b,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a可代表核糖,也可代表脱氧核糖。幽门螺杆菌体内含有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共含有A、T、C、G、U五种碱基。
答案:D
5.解析:在不同的细胞中,核质的体积比不同,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含量可能不同,但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和碱基的种类是相同的。
答案:B
6.解析:ATP中含有核糖,DNA中含有脱氧核糖,染色体中含有DNA,细胞膜上有糖蛋白;淀粉酶是蛋白质,脂肪和蛋白质中不含有糖类。
答案:A
7.解析:酶的化学本质一般为蛋白质,但也有少数酶为RNA。调节生命活动的激素,有些是蛋白质,如胰岛素,有些是脂质,如性激素,还有一些为其他有机类化合物。
答案:C
8.解析:由于“BMALI”蛋白能促进脂肪堆积,且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因此人在夜间多进食可能比在白天多进食容易发胖;草的营养成分白天和夜间没有差别;生物体内物质代谢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马在白天吃草,不可能到夜间才实现物质的转化;“BMALI”蛋白最可能的作用是促进糖类、蛋白质转化成脂肪。
答案:D
9.解析: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DNA;多肽链形成后需要经过加工修饰,才具有生物活性;蛋白质的氧化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尿素,因为蛋白质中含有N元素,氧化分解后以尿素的形式存在。
答案:B
10. 解析: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由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甲基绿使DNA呈绿色,故细胞核显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故可观察到细胞质显红色;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苏丹Ⅲ染料能为脂肪染色而不能为蛋白质染色。
答案:C
11.解析:纤维素属于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动物细胞间质的物质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一般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DNA的组成元素为C、H、O、N、P,不含S;中心体没有膜结构。
答案:A
12.解析:碘液用于检测淀粉的存在,其反应颜色为蓝色;苏丹Ⅲ用于检测脂肪的存在,其反应颜色为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存在,其反应颜色为紫色。分析图表可知,甲种子中主要含淀粉,乙种子中主要含脂肪,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故A选项错误。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可能要用显微镜观察。
答案:A
13. 解析: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糖原为多糖,非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不发生颜色反应,核酸包括DNA和RNA,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
答案:C
14.解析: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脱水缩合时,一个氨基酸的-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的-NH2相连接并脱去一分子水形成肽键。从资料一可看出,肽链水解断裂的应为C处。从资料二的氨基酸结构式很容易看出它们的R基,由N元素的数目可推算出氨基酸数。
答案: (1)C
(2)-H-CH3-CH2- -CH2CH2COOH (3)10
15.解析: 作为能源物质而且分子量比较小的主要是葡萄糖,在小麦中含量多的是淀粉。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信使RNA决定了蛋白质的种类。在细胞衰老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水分的减少,代谢缓慢。
答案: (1)葡萄糖 淀粉 (2)核糖核苷酸 红
(3)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4)决定 (5)水
16.解析: (1)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产生还原糖。由图分析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红薯还原糖的含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60℃时还原糖含量最高,说明此时淀粉酶的活性最大。(2)土豆含有大量的淀粉,但不含还原糖,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少淀粉酶,淀粉不能被水解为还原糖。(3)此小题是简单的条件限制性实验设计。分析该实验的题目是“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可知单一变量是有无淀粉酶,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实验的自变量为土豆提取液(去淀粉),用红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设置对照,因变量为还原糖,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试管A中没有淀粉酶,不反应,仍为斐林试剂的蓝色,试管B中有淀粉酶,与淀粉反应生成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能产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1)还原糖是酶促反应的产物,60℃是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条件
(2)土豆不含淀粉酶
(3)实验原理: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水浴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实验步骤:第二步: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
第三步:等量的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混合均匀沸水加热2 min
实验结果预测:A试管内液体为蓝色,B试管内液体为砖红色
17.解析: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是同时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上,只有①③⑤才是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氨基酸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方式合成蛋白质。1条多肽链中除了R基之外只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题中③的R基上含有1个羧基,因此,多肽链中含有1个氨基和2个羧基。每1个氨基酸中至少含有1个氨基,所以某一多肽含200个15N,则该多肽最多有199个肽键,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由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及其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多肽可以由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现紫色反应,其原因是该化合物所含有的肽键与该试剂发生了颜色反应。
答案:(1)①③⑤ 氨基酸 脱水缩合 (2)细胞质基质 (3)1 2 (4)199 (5)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 (6)双缩脲 紫 肽键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