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小说阅读专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小说阅读专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3 12:1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小说阅读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适用于新高考全国卷地区】
翱翔的白羊肚巾
高火花
①如果可以,我想把这次的旅行称作翱翔。当洁白的箭一样的火车开过来,我的心中蓦然升起一股豪壮感,和着几丝白发舞蹈。我的主人此刻开心得像个十岁的孩子,如果还有能力跳起来,我想她会欢呼蹦跳的。
②要知道,我原先可是在千米的高原上待了二十年之久呢。但还有比我待得更久的一个人,现在已是驼背弯腰、步履艰难的黑瘦老人。她就是我的主人,她有个奇怪的名字,白驹驹。她脾气也很怪。花花绿绿的晚辈们来了一茬又一茬,几次三番劝她搬出窑洞,可她每次都是紧抓土炕,摇头抵抗。我在白驹驹头上被晃晕多次,正如她抵抗出洞后累得精疲力竭地昏睡。
③二十年,我反正是呆腻了。风大,土大,没水,没腰鼓表演。没了腰鼓表演,我这白羊肚巾还有啥价值?
④白驹驹却说,我不稀罕下山!都活一百年了,啥风浪没见过?再说,你们哪个不是在这原上养大的?!
⑤来劝说的人就这样被呛了回去。
⑥春去暑来,原上撒着几朵稀疏的绿,那是熬过饥渴幸存下来的酸枣树。
⑦靠着孙辈们送来的衣食,白驹驹也熬过了寒冬和冷春。她支起玄孙小艺送的扶手架,颤巍巍走出窑洞,坐在院中一块黑石板上,感受夏日里特有的热风和热土。我在她头上尽情吸收热烈的、光彩夺目的阳光。
⑧一阵丝溜溜的南风吹来,白驹驹坐出一种闲散姿势,两腿盘坐在热乎乎的黑石板上,眯着眼,表情平和。我和着丝溜溜的南风,情不自禁扇起一块边角和几根银发舞蹈。舞蹈中,我想起二十年前的无限风光。那是怎样的一群后生啊,轰隆隆搏击腰间的鼓,奏出疾风骤雨般的音乐。我在白马头上狂舞,跟着腰鼓后生们在原上翱翔。
⑨后来,在一个春风刮起的日子里,原上后生们纷纷离开高原,包括白马。白马是白驹驹的孙子。后生们几乎以俯冲的姿势飞下山,再也没回来。后生们曾经居住的窑洞也以箭一样的速度纷纷坍塌。我和白驹驹住的这个窑洞,在西南角缩着,很独立的样子。也许是太孤单,这唯一住着人的窑洞去年忍不住弄断自己一脚,头顶的黄土轰隆一声笑着住进了屋。
⑩黄土进屋后的那几天,来了三四个花花绿绿的晚辈,还有几个着正装的年轻人。晚辈自然是一通劝说,白驹驹自然拒绝出洞。着正装的年轻人异口同声,为安全考虑,必须搬出去,抬也要抬出去!晚辈们果真卸下一块门板,去抱白驹驹,白驹驹却像在炕上生了根。有一个晚辈眼尖,大喝一声,都别弄,太奶奶的手指出血了!原来,白驹驹十指紧抓土炕,几乎嵌了进去。着正装的年轻人又是异口同声,这老太太,真犟!他们说完,叮嘱其他年轻人几句加紧维修窑洞的话才离开。
晚辈们没几个人过来了,除了玄孙小艺。许是年轻,小艺逢学校放假就会扛来油米面菜,熟练地放进地窖。白驹驹心疼玄孙,每次都省吃俭用,有时一顿饭就一个馍对付过去了。
小艺从不说让白驹驹搬离窑洞的话,只说些山下和学校的趣事。白驹驹津津有味地听着玄孙说话,内心的喜悦虽没化作笑声,但这股喜悦会蔓延到头上为数不多的几根白发。我趴在白驹驹头上听得激动欢喜,总期盼未来某天能飞下高原,去小艺所说的世界里遨游一番。小艺每次离开时,总问白驹驹还想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下次好一并带来。白驹驹总说啥也不缺,只嘱咐小艺以后少来,专心做自己的事。
小艺再次到来的那个暑假,原上旱得比往年更厉害些。小艺照例捎来菜米面油,只是多了一张纸和一个黑色的叫手机的东西。小艺放下东西,在白驹驹面前手舞足蹈,激动地摊开那张纸,双手做喇叭状,大声地说自己考上大学,学的是音乐表演。白驹驹很老了,耳朵经常不听使唤,但她这回听清楚了,也跟着激动,高兴地把我从头上取下来。我看到白驹驹眼里对小艺的宠溺,能淹没整个高原。
小艺打开那部手机给白驹驹看他训练的视频,我趴在白驹驹头上痴痴地看。突然,一个腰鼓表演令我和白驹驹同时打了个哆嗦。我能想到,白驹驹和我想的一样,二十年前原上那场蓬勃热烈的庆丰收的腰鼓表演!
白驹驹破天荒问小艺在哪里还能看腰鼓。小艺说,咱下了高原,哪里都有腰鼓,还有更多好看的。
我几乎也是以俯冲的姿势从高原飞到平原。在小艺的悉心安排下,我和白驹驹在一个阔大的广场观看了一场腰鼓表演。白驹驹年轻得像个十岁的孩子,眼里的光洒了一地,收也收不住,嘴里喃喃说着,这腰鼓队,没变!世道真变了,还有这样好的世界!我年轻的心也回来了,很想加入队伍中蹦跳。就在这时,小艺没有丝毫嫌弃,愉快地将我戴在他年轻的头上。我感觉自己释放出了比二十年前还要多的磅礴力量。原来,在平原翱翔的感觉丝毫不输高原!
我们看完了腰鼓,再看火车、坐火车。小艺告诉我们,那叫高铁。白驹驹坐在座位上,笑着说,这哪是火车,是地上的飞机呀!
我知道,我在新世界里翱翔,白驹驹也是。
(有删改)
1.【考点:理解和分析小说内容】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白驹驹多次拒绝晚辈们的劝说,坚持住在高原上的窑洞里,表明她是一个固执而又不通人情的人。
B.高原风大,土大,没水,生存环境恶劣,并且已经没有了腰鼓表演,是年轻人离开高原的重要原因。
C.白驹驹在平原广场上观看腰鼓表演后,感叹腰鼓队没变而世道变了,表明她对新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D.小说描述白驹驹坐上高铁后变得非常开心的样子,可以看出她已经改变了留守在高原窑洞的想法。
2.【考点: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简写白驹驹的旅行及其感受,结尾部分详写本次旅行的具体内容,首尾呼应,都表现出白驹驹的愉悦心情。
B.小说用词生动,如后生们离开高原窑洞时用“俯冲”“飞”等动词描绘其迅疾,表现出他们奔向新世界的急切心态。
C.小说善用拟人修辞,如窑洞“弄断自己一脚”,黄土“笑着住进了屋”,形象地写出窑洞的破败,表达了人们对窑洞的厌弃之情。
D.小说中晚辈们的“花花绿绿”与白驹驹单调的白羊肚巾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年轻人离开高原后的变化。
3.【考点:鉴赏小说文学形象】你是如何看待时代变迁中的窑洞与腰鼓的?请简要分析。
4.【考点:赏析小说叙事技巧】小说以白羊肚巾的口吻讲述故事,这种写法有什么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适用于全国卷地区】
北极村童话
迟子建
姥姥家的苞米地紧挨着老苏联的菜园,我掰下一截甜秆,塞到嘴里嚼着,向那个房子望去,房门开着。在我记忆里,它似乎从来没开过。
走出来的,是一个高高的、瘦瘦的、穿着黑色长裙、扎着古铜色头巾的老奶奶!她一步步地移过院子,推开园门,贴着豆角架过来了。
我站在苞米地,她站在那里,隔住我们的,是一排低矮的、倾斜的、已经朽了的柞木。
“小姑娘,”声音很慢,有些迟钝,“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啊?”
“我采猪食。”
“几岁了?”“七岁。”
她把着柞木杆子,我也把着。我仰着头,她低着头,我们的眼光相交在一起。我分不清是不是梦,顺嘴说出来:“你是老奶奶!我梦见过你。你不是答应给穿个项圈戴吗?”
我用手在脖子周围比划着。她先是睁大了一下眼睛,随后拨着障子,伴着一阵咔嚓咔嚓的柞木杆倒下的脆响,她倾着身子过来了,死死地搂住我!“是奶奶的孙女!是奶奶的孙女!”她的胳膊像把大钳子似的牢牢卡住我,我的脸被她亲得直发烧。可能她听到了我的哼哼声,她松开我,我终于可以大口地喘气了。
不知不觉,我跟着她,穿过菜园,来到院子,走进屋门。
她按我坐下,拿出冰糖,摘掉那条古铜色的三角巾,连连转了几个圈,对我说:“吃吧,再给你烤毛子嗑去。”
不一会,她用铁片托着毛子嗑出来了:“吃吧,香,新烤的。”
她兴致勃勃跳起舞来。我看着她起舞,跳得又快又急。
她翻出了扑克、跳棋、识字课本、陈年的蚕豆,满满地堆了一桌子。
她说她要教我识字、唱歌、剪窗花、做面人。我全部同意了。
回家路上,我看着天也想笑,看着地也想笑。每一片白云,每一片绿叶,都那么亲切。
我哼着歌,踩着发烫的土地,蹦蹦跳跳回来了。
我唯一的伙伴傻子狗,抖着金灿灿的毛,摇着尾巴,迎上来,我像奶奶搂我那样,死死搂住它,贴着它的耳朵,悄悄说:“傻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不许对别人讲。”
午饭后,空气更加燥热、沉闷了。细细的雨丝像一根根银色的绣针,一古脑地扎向地面。我在想东头的老奶奶。她现在做什么呢?对了,她怎么就一个人呢?
我真想立刻就弄明白它。大雨停了。傻子满足得直尥蹶子,我穿上塑料凉鞋,向老奶奶那跑去。我屏住气推开那扇门,她马上发现了我,奔过来,蹲下身,拍着我的脸蛋。
“奶奶,你的裙子像喇叭花。”我扳着她的肩,对她说。
她努着嘴,紧眨了两下眼睛,端着肩站起来,慢慢转一圈,又突然蹲下,惊叫道:“是像喇叭花。聪明的乖乖!”
她抱起我,推开门,绕到房后,放我到地上。这回轮到我惊叫了。野草中开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奶奶一种颜色掐了一朵,插在我头上。几只黄蜂嗡嗡着飞到头顶,吓得我一把抱住她。
“蜂子!我怕蜂子!”
她笑着,抱起我,用手抚着我的脑门,边走边唱道:“黄蜂好,黄蜂好,黄蜂不蜇我的小宝宝。给你花粉吃,给你好花粉,只要你不来,吓我的小宝宝。”
我笑了。见我笑了,她也笑得更厉害了。她端来一盘新煮的蚕豆,一颗颗地把皮剥掉,再把它一颗颗地送到我嘴里。那豆又香又软,我忘了回家。
“奶奶,你家怎么就你自己?”
她略微仰了下头,眼窝里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又没有了。她往嘴里塞着蚕豆皮,又慢慢吐出来,弄了一裙子。
“倒忘了问了,叫什么名儿啊?”沙哑的、夹着痰的、含糊不清的声音。
“迎灯。妈妈说,生我的时候是正月十五,天刚擦黑,还没点冰灯呢,爸爸就给我起下了这个名。”
她又发出一阵骇人的笑声。吓人的老奶奶!我一溜烟跑回家,死死地抱住傻子。
秋天过得太快了,八月十五,我踩着零乱凋落的叶子,穿过苞米地,撞进院子,打开屋门。
老奶奶正用胳膊拄着脑门,坐在桌子旁。她见了我,又像疯了一样把我抱起来,抡了一个圈,亲得我透不过气来。
“跟奶奶去江边玩玩吧。”
我顺从地把她的胳膊拽在肩膀上,向大江走去。
哗哗的水声,又轻又急。晚秋的江面,冷清清的一片。她给我讲白夜。说是夏至时,在漠河,可以看到北极光。她告诉我,她的家在江那边很远很远的地方,有绿草地,有很好看很好看的木刻楞房子。她说,她年轻时糊涂,跟着她爹糊里糊涂就走了,说着一个劲儿叹气。
她还告诉我,她年轻时是一个很好看的人。还说,她有一个傻儿子,现在在山东,是她男人带走的,运动一到,那人胆小,扔下她一人,跑了。
她又唱歌了:又苦又涩的。唱得我听不懂。她说是他们家乡的歌。望着大江,我忍不住淌泪了。我悄悄地淌,再偷偷地抹掉。
(有删改)
5.【考点:理解小说内容,鉴赏小说艺术特色】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着天地“想笑”,觉得白云和绿叶“亲切”,“哼着歌”“蹦蹦跳跳”回家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我”认识老奶奶后的喜悦和激动。
B.“老奶奶往嘴里塞着蚕豆皮,又慢慢吐出来,弄了一裙子”,这一表现,是对“我”的提问的回避,也使后文话题的转移更自然。
C.“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嗡嗡着飞到头顶”的黄蜂,写出了小院的生机和美丽,烘托了老奶奶捉弄“我”成功后的高兴和得意。
D.小说在老奶奶的歌声和“我”的泪水中结束,与上文唱歌欢笑的情节形成对比,一哭一笑,一悲一喜,情节起伏,富于变化。
6.【考点:分析小说标题的含义和艺术手法】
小说以“北极村童话”为题,请谈谈本文的“童话”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7.【考点:评价作者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迟子建的小说“忧伤而温情”,请结合文本,联系人物,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小说内容的能力。A项,“表明她是一个固执而又不通人情的人”错误。表明她对窑洞的留恋与不舍。B项,“并且已经没有了腰鼓表演”错误,“没有了腰鼓表演”不是年轻人离开高原的原因,年轻人离开高原是为了去追求更好的生活。D项,“可以看出她已经改变了留守在高原窑洞的想法”错误。白驹驹坐上高铁后变得非常开心的样子,不能表明她已经改变了留守在高原窑洞的想法。
2.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表达了人们对窑洞的厌弃之情”错误,虽然窑洞都如此破败不堪,不能住人了,但是她也不愿意离开,表达的是白驹驹对窑洞的喜爱之情。
3.①窑洞作为当地人旧有的居住方式,将会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中逐渐成为历史;②腰鼓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其文化在新时代中得到了传承与弘扬。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文学形象的能力。由原文“后生们几乎以俯冲的姿势飞下山,再也没回来。后生们曾经居住的窑洞也以箭一样的速度纷纷坍塌。我和白驹驹住的这个窑洞,在西南角缩着,很独立的样子。也许是太孤单,这唯一住着人的窑洞去年忍不住弄断自己一脚,头顶的黄土轰隆一声笑着住进了屋”可知,年轻人离开窑洞,去追求美好生活,他们曾经居住的窑洞也以箭一样的速度纷纷坍塌。可见窑洞作为当地人旧有的居住方式,将会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中逐渐成为历史;由原文“在小艺的悉心安排下,我和白驹驹在一个阔大的广场观看了一场腰鼓表演。白驹驹年轻得像个十岁的孩子,眼里的光洒了一地,收也收不住,嘴里喃喃说着,这腰鼓队,没变!世道真变了,还有这样好的世界”可知,腰鼓表演不仅在高原上有,在平原的广场上也可以看见。可见腰鼓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其文化在新时代中得到了传承与弘扬。
4.①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赋予白羊肚巾以人的情态,新颖形象,让读者耳目一新;②有利于近距离地表现白驹驹的日常言行,突出她的形象特点;③白羊肚巾是表演腰鼓时的一件重要服饰,展现出腰鼓文化在新时代的变迁。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小说叙事技巧的能力。由原文“当洁白的箭一样的火车开过来,我的心中蓦然升起一股豪壮感,和着几丝白发舞蹈”“我和着丝溜溜的南风,情不自禁扇起一块边角和几根银发舞蹈。舞蹈中,我想起二十年前的无限风光。那是怎样的一群后生啊,轰隆隆搏击腰间的鼓,奏出疾风骤雨般的音乐。我在白马头上狂舞,跟着腰鼓后生们在原上翱翔”“我趴在白驹驹头上听得激动欢喜,总期盼未来某天能飞下高原,去小艺所说的世界里遨游一番”可知,“心中蓦然升起一股豪壮感”“情不自禁扇起”“我在白马头上狂舞”“我趴在白驹驹头上听得激动欢喜”这些都是人的动作情态,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赋予白羊肚巾以人的情态,新颖形象,让读者耳目一新。由原文“我的主人此刻开心得像个十岁的孩子,如果还有能力跳起来,我想她会欢呼蹦跳的”“我在白驹驹头上被晃晕多次,正如她抵抗出洞后累得精疲力竭地昏睡”“她支起玄孙小艺送的扶手架,颤巍巍走出窑洞,坐在院中一块黑石板上,感受夏日里特有的热风和热土。
5.C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小说内容,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烘托了老奶奶捉弄‘我’成功后的高兴和得意“理解有误,根据“她笑着,抱起我,用手抚着我的脑门,边走边唱道:黄蜂好……只要你不来,吓我的小宝宝“可知,老奶奶没有捉弄“我”,表现的是“我“与老奶奶的温情与美好的相处。
6.①以儿童为叙述主体。通过7岁女孩迎灯的视角,呈现生活纯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②以儿童的语言叙事。语言浅易,简洁、多用叠词和短句、歌谣形象有趣。③以儿童和儿童化的人物为主要形象。苏联老奶奶的言行和迎灯一样,呈现出孩子气。④以儿童的眼光,创设了童话般的情境,北极村有白夜极光,有“苞米”“毛子嗑”,有俚语歌谣,有老奶奶和“傻子”狗,它们是迎灯的美好童话世界。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标题的含义和运用艺术手法的能力。结合“‘小姑娘’,声音很慢,有些迟钝,‘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啊?’”“几岁了?”“七岁”“迎灯。妈妈说,生我的时候是正月十五,天刚擦黑,还没点冰灯呢,爸爸就给我起下了这个名”可知,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七岁的名叫“迎灯”的小姑娘,文章以儿童的视角表现生活,叙述主体是儿童。结合“你是老奶奶!我梦见过你。你不是答应给穿个项圈戴吗?”“傻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不许对别人讲”“奶奶,你的裙子像喇叭花”“蜂子!我怕蜂子!”“奶奶,你家怎么就你自己?”可知,小说采用儿童的口吻来叙事,充满了儿童的纯真与稚气。
7.①在姥姥家的“我”生活单调,没有朋友,寂寞孤独令人忧伤;但苏联老奶奶将自己对对亲人的爱转移到“我”身上,充满灵性的狗分享“我”的秘密,“我”体会到了陪伴的温情。②苏联老奶奶年轻离家,被丈夫抛弃、孤身一人,命运坎坷令人忧伤;“我”用儿童的纯真、真诚与老奶奶交往,让她得到安慰,体会到了人间温情。③小说即使书写苦难,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温情。“我”与苏联老奶奶在孤独中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却始终能保持内心的纯真和爱,展现人性之美,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温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作者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结合题干“忧伤而温情”,从作品中找到对应的情节。结合“姥姥家的苞米地紧挨着老苏联的菜园,我掰下一截甜秆,塞到嘴里嚼着,向那个房子望去,房门开着”可知,“我”在姥姥家没有朋伴,渴望有人关爱,这是一种“忧伤”;结合“‘是奶奶的孙女!是奶奶的孙女!’她的胳膊像把大钳子似的牢牢卡住我,我的脸被她亲得直发烧”“我唯一的伙伴‘傻子’狗,抖着金灿灿的毛,摇着尾巴,迎上来,我像奶奶搂我那样,死死搂住它,贴着它的耳朵,悄悄说:‘傻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不许对别人讲。’”可知,“我”有老奶奶的亲人般的关爱,有‘傻子’狗的陪伴,这是一种“温情”。结合“她年轻时糊涂,跟着她爹糊里糊涂就走了,说着一个劲儿叹气。她还告诉我,她年轻时是一个很好看的人。还说,她有一个傻儿子,现在在山东,是她男人带走的,运动一到,那人胆小,扔下她一人,跑了”可知,老奶奶命运坎坷悲苦,这是一种“忧伤”;结合“她说她要教我识字、唱歌、剪窗花、做面人。我全部同意了”“野草中开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奶奶一种颜色掐了一朵,插在我头上。几只黄蜂嗡嗡着飞到头顶,吓得我一把抱住她”“见我笑了,她也笑得更厉害了……那豆又香又软,我忘了回家”“我顺从地把她的胳膊拽在肩膀上,向大江走去”可知,“我”的出现带给老奶奶亲人般的感觉,这是一种“温情”。结合“她兴致勃勃跳起舞来。我看着她起舞,跳得又快又急”“她说她要教我识字、唱歌、剪窗花、做面人。我全部同意了”“我哼着歌,踩着发烫的土地,蹦蹦跳跳回来了”“奶奶一种颜色掐了一朵,插在我头上”“我像奶奶搂我那样,死死搂住它,贴着它的耳朵,悄悄说”“我忍不住淌泪了。我悄悄地淌,再偷偷地抹掉”可知,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有着各自生活的不幸,但她们面对生活却能从中感知生活的美,感知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与关爱,这也是一种“忧伤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