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3.2 蜀相课件(共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3.2 蜀相课件(共5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3 12:1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3.2 蜀相
杜甫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目 录

课前导读

整体感知


艺术手法
题型讲析
课前导读

杜甫(712—770)
   字____,自称______。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__”,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____”。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______;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著有《________》。
子美
少陵野老
诗史
诗圣
杜工部集
沉郁顿挫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也即是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文人,使得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
知人论世
  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知人论世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他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正如《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整体感知

朗读节拍蜀 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 相
自问自答 点明地点
描述景象 凄凉冷落
称赞业绩 表达仰慕
壮志未酬 痛苦伤感




结构:起承转合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读准字音、节奏
读出感情、韵味
bǎi
hǎo
感情基调
伤感、叹惋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思考:
1、首联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妙在何处?对翠柏的描写,又有何作用?
2、颔联的诗眼是什么?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3、作者用哪些意象描写景物?所写环境有什么特点?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出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森森”是高大茂密的意思。一是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渲染静谧、肃穆的气氛;二是衬托诸葛亮高大、正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首联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答: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颔联
答题步骤:1、解释字面意思 2、结合诗句解释。3、答手法。4、答思想感情
作者用哪些意象描写景物?
所写环境有什么特点?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寂静、凄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开:指帮助刘备开国
济:辅佐刘禅继位
这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三件大事
颈联
讨论: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英雄
诸葛孔明
诗人
泛指像诸葛一样的功业未就者
《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这两句在叙事中抒情,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唱出了普天下壮志难酬者的心声。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尾联
杜甫这英雄的泪水包含着几层深情 给大家5分钟时间,小组讨论一下。(小组讨论)
惋惜之情,对诸葛亮功业未竞,壮志未酬的惋惜。哀叹之情,对自己身世漂浮,屡不得志,个人抱负无法实现的哀叹。希冀之情,他的深情不仅是对诸葛亮一人,而是通过表达对武侯的敬仰和怀念,表达出希望当世能有挽救大唐危局的良相之才。
泪?
艺术手法

艺术特色1、情景交融2、以动衬静3、借古抒怀艺术特色3、借古抒怀怀古咏史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
①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
②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鉴赏要点:
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临古地—祠堂
运用了哪些意象写祠堂?表达怎样的情感?
临古地—祠堂
《杜诗解》:“碧草春色,隔叶黄鹂,入一自、空字,便凄清至极。”
请按炼字题的要求作赏析。(注意步骤)
思古人
蜀相VS诸葛亮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写出了诸葛亮哪几个事迹?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形象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颈联)
忆古事
形象特点:雄才大略、鞠躬尽瘁、忠心报国
结合写作背景,分析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哪些人?
“英雄”指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也包括诗人自己,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却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七、八两句紧接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在叙事中抒情,写得情真意挚,非常感人。有人说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是诗眼。千百年来,这两句使多少志士仁人流下了眼泪。清人邵子湘评论这首诗的后四句说:“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理,只用四语括尽,是如椽之笔。”
作者用哪些语句勾勒人物形象?
塑造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雄才大略 忠心耿耿
无私奉献 壮志未酬
诗人塑造这样的形象有什么用意呢?
(塑造这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知人论世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表达对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痛惜其事业未竟、壮志未酬,寄寓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施的隐衷,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题型讲析

考试链接-----分析诗眼的题型
(一)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1,解释这个字 2,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 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含义最深的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
1,解释字 2,解释话。3,答手法。4,答思想感情
找找诗眼
① 山青花欲燃”
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直 圆


红 绿
① 山青花欲燃”,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一种动态美。------炼动词
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一种坚毅挺拔之美,浑圆之美。-------炼形容词
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说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一个“早”字。 ------炼数量词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炼虚词
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在句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表达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情感。----- 词类活用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安禅”为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①(明确是哪两个字)这两句中的诗眼是“咽”和“冷”二字。②(结合诗句分析)“咽”字是动词, 着重从动态的方面来写,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呜咽之声;“冷”字是形容词,着重从静态方面来写,写的是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③(指出其精练传神之表达效果所在)诗句中的“咽”“冷”二字一静一动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
溪亭
南宋·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上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林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的艺术效果。
【韵译】:
早闻香积寺盛名,却不知在此山中;
入山数里,登上了高入云天的山峰。
这儿古木参天,根本没有行人路径;
深山中,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寺钟。
俯听危石的流泉,轻轻地抽泣哽咽;
山高林密不透日影,松荫寒气犹浓。
日已将暮,我伫立在空寂的清潭边, 有如禅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
答案:①(内容上:结合诗句分析)“穿”“数”描写所涉及对象的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在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②(形式效果上:概括其如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两个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武侯庙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千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yun
诸葛北伐必经的剑江的水流湍急,
  他殒亡之地域五丈原的日头昏暗。
  他意图统一中原未竟地不归刘襌,
  他死前有对应的大星已陨落军中。
  南阳卧龙冈武候庙徒然生出秋草,
  四川西部关塞和山脉有雾霭阻隔。
  不要因为正统不传万古而生惭愧,
  谈论三国历史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千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翻译
思考
请将杨慎引诗与杜诗进行比较,说说二诗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
1.蜀相:自比的成分较多;
武侯庙:诗中几乎没有涉及到自比。
2.蜀相:表达惋惜,遗憾的情感;
武侯庙: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表达对武侯的崇拜之情。
3.蜀相: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反衬);
武侯庙:大部分为描述,正衬成分多。
4.蜀相中“自”,“空”描写乐景;
武侯庙中“空”,“隔”描写凄清之景。
同:均表达了哀伤之情……
课时作业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