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3 11:3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
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
学习目标
学习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写法。
学习这首诗用词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
理解背诵及默写这首诗。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一、读景
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并抓住它的特点描述出来吗?
银白的地面
熟睡的鸦雀
飘洒的冷露
芳香的桂花
二、析境
小组讨论:根据以上景物描写,概括诗歌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散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雪,树枝上影影绰绰,安歇着几只乌鸦。夜渐渐深了,清冷的露水湿润了庭中的桂花,散发着清香。
展现了一幅月光澄澈,万籁俱寂,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地白——积水空明、素洁澄静、清冷之感
栖鸦——安静、寂静
冷露——清冷
意境氛围——凄清、冷寂、孤独、伤感
三、品情
结合景物意境揣摩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夜空年,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孤独寂寞,离别思聚
望月怀人,思深情长
借景抒情
四、赏文
1、如果把结尾改成“今夜我独望明月,无限秋思落心头”好不好?
诗人在这里并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采用委婉的疑问语气,
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2、《全唐诗》在收录这首诗时将末句的“落”字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
“落”字更有表现力,“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向人间似的。而“在”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小结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搜集与月有关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