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宝葫芦,充满神秘。
字词积累
作者简介
文章分析
概括主题
读有所悟
重难探究
层次梳理
笔名张天净、铁池翰,中国现代作家,祖籍湖南省湘乡县东山乡双泉村,出生于南京。代表作有童话《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小说《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
词语积累清单
[近义词]规矩——规则让步——退让联系——联想幻想——梦想
假如——假设希望——盼望劈面——迎面闹翻——翻脸
声明——申明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反义词]得到——失去 幸福——痛苦普通——特殊 声明——沉默 马上——缓慢 可怜巴巴——趾高气扬
[ABCC式的词语]可怜巴巴 相貌堂堂 两手空空 千里迢迢 议论纷纷
行色匆匆
[ABAB式的词语]介绍介绍 意思意思 彼此彼此 悠哉悠哉 观察观察
[AABB式的词语]平平常常 星星点点 浩浩荡荡 郁郁苍苍
恍恍惚惚
[教材词语表听写]介绍 声明 妖怪 规矩 劈面 幸福 向日葵
传说中宝葫芦是一个神奇的存在,王葆也想拥有一个宝葫芦,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宝葫芦有什么作用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第1段
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强调这是王葆自己与宝葫芦的故事语气,肯定又有几分神秘,一个天真活泼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第2,3段
采用设问形式,一问一答解释什么是宝葫芦
第5段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
从小说明我对宝葫芦的故事非常熟悉。
6~11段
描写王葆和奶奶时,抓住了两个人的动作语言描写,真实可感,富有画面感,生动地表现了王葆和奶奶的亲密,也表现了王葆的淘气顽皮,刻画出一个好奇的爱听故事的,充满童真的儿童形象。
第12段
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又字体现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第15段
说明我听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几个人名是虚指,建议说明得到宝葫芦的人物众多。
第16段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一得到,要什么有什么,写出了宝葫芦的无所不能,它能满足人们的一切要求。
第18段
心理描写,当王葆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总幻想能有一个宝葫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天真可爱,爱幻想的孩子。
第20段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比谁的也比不上。
写出我种的向日葵长势可怜,也说明我想有一个宝葫芦的原因。
第21段
王葆本来是一名普通的少先队员,却与宝葫芦有了奇妙的联系,奶奶的故事奇妙在得到宝葫芦后,人们的生活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也显得很奇妙……
文章分为几部分?
1~4段为第1部分,写主人公王宝介绍自己。
5~17段为第2部分,写王葆回忆小时候奶奶经常讲宝葫芦的故事
18~21段为第3部分,写王葆幻想着自己能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
1~4王葆爱听故事
5~18洗脚听宝葫芦的故事 爱听故事不爱动脑
剪脚指甲停宝葫芦故事
19~21遇到困难想要宝葫芦。
[主题解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王葆听着奶奶关于宝葫芦的故事长大,感受到了故事中宝葫芦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神奇之处,也想要一个这样的宝葫芦。表现了王葆的天真、活泼、不爱动脑的性格特点。_
[读有所悟]
读了课文,我觉得宝葫芦虽然很神奇,但是却不利于我们的成长,即使有这样的宝葫芦我也不会要。
文章是怎样刻画王葆的形象的?
开篇“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强调这是王葆自己与宝葫芦的故事,语气肯定而又带几分神秘,一个天真活泼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王葆小时候缠着奶奶讲故事的场景十分有趣,奶奶给他洗脚、剪脚指甲时他总是逃避,然后提附加条件要求听故事,这里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极为逼真,富有画面感,生动地表现了王葆和奶奶的亲密,也表现了王葆的淘气、顽皮,刻画出一个好奇的、爱听故事的、充满童真的儿童形象。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