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03 20:08:03

文档简介

永安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试
生物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完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命卷人:汪珍珠 审核人:邱河妹
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细胞学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最早提出,后经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补充完善。它赋予生物学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的独特韵味,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稳定的单位,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C.细胞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
D.没有主张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2.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可寄生在人体肝细胞中,会导致人体患疟疾,严重时致人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疟原虫和人体肝细胞的核心元素都是C
B.疟原虫和人体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含有C、H、O三种元素
C.疟原虫和人体肝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中心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
D.疟原虫和人体都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个体层次
3.生物界中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不同,据此可分为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几大类群,对下列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衣藻 ⑤金鱼藻 ⑥烟草花叶病毒
A.③④⑤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B.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异养生物
C.①③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D.①②⑥都是原核生物,且都含有核糖体
4.下列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
A. B.
C. D.
5.玉米、艾滋病病毒(HIV)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是( )
A.玉米:4、8;HIV:4、8 B.玉米:5、4;HIV:5、4
C.玉米:5、8;HIV:4、4 D.玉米:8、4;HIV:5、4
6.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其中的酶对肌肉组织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使肉类制品口感鲜嫩。根据酶的作用特点,下列使用方法最佳的是(  )
A.炒肉的过程中加入 B.肉炒熟后起锅前加入
C.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
D.室温下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后炒熟
7. 科学家在大西洋沉积物中发现了可吞食DNA的细菌。DNA进入细菌后在相关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作用下被分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细菌通过胞吞作用摄取DNA B. 该细菌以RNA作为遗传物质
C. 该细菌分解DNA有关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
D. 该细菌不能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
8.依据“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具有双层膜和类囊体,不利于叶肉细胞捕获光能
B.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很多线粒体,有利于为重吸收水供能
C.细胞分裂间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有利于DNA复制
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数量明显增加,有利于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
9.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下图为MSC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SC的分化程度低于成纤维细胞
B.MSC分化形成脂肪细胞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分化形成的多种组织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有差异
D.MSC分裂、分化可以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
10.下列有关农谚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农谚 解释
A 甘蔗秆秆长,适当放宽行 合理密植,通风透气
B 霜打后的青菜格外甜 “霜打”后的有菜细胞中的多糖水解,自由水减少,这也是植物对低温的一种适应
C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影响夏长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D 锅底无柴难烧饭、田里无粪难增产 施用有机肥可为农作物提供CO2和无机盐,增加产量
11.下列关于实验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的四条色素带中溶解度最大的是Ⅳ-黄绿色的叶绿素b
B.经图②所示操作后,显微镜下可见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液泡体积变小紫色变深
C.要将图③中根尖分生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移动
D.图④中将物镜由甲转换成乙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12.有研究表明,低卡路里饮食会缓解灵长类动物和小鼠衰老的进程,因为低卡路里饮食能使得小鼠衰老的干细胞恢复到和年轻干细胞功能相似的状态,从而延缓衰老。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B.衰老个体内的干细胞分裂的速率可能会变缓
C.细胞的衰老和个体衰老不同步,但衰老个体中的细胞普遍衰老
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13.RuBP羧化(Rubisco)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酶,可催化RuBP固定CO2,其活性受到多重调控。未活化的Rubisco与底物RuBP连接在一起,需先在Rubisco活化酶的作用下释放出RuBP,然后再连接一个CO2分子而被激活,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的Rubisco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CO2既能激活Rubisco又是Rubisco的催化底物
C.Rubisco与RuBP结合后即可催化RuBP发生反应
D.Rubisco激活前后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14.细胞呼吸的呼吸熵为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的比值。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培养条件适宜。据此做出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测得酵母菌呼吸熵为1,则混合液中的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若测得酵母菌呼吸熵大于1,则混合液中的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根据放出气体是否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无法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若测得CO2产生量为15mol,酒精产生量为6mol,可推测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15.低密度脂蛋白(LDL)过多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LDL是由胆固醇磷脂和蛋白质等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如图是其参与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合成胆固醇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B.LDL受体的去路是被溶酶体水解成小分子物质
C.加入ATP水解酶抑制剂会影响LDL与受体的分离
D.LDL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LDL与受体可特异性结合
16.流感病毒结构自外而内可分为包膜、基质蛋白以及核心三部分。其中包膜来源于宿主的细胞膜,成熟的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出芽,将宿主的细胞包裹在自己身上之后脱离细胞。血凝素是包膜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糖蛋白,可以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协助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相融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感病毒包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流感病毒血凝素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血凝素的合成、加工和运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宿主细胞的线粒体
D.成熟的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出芽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17.将等量生理状态相似、长度相同的鲜萝卜条分别置于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测得萝卜条的长度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三种溶液中的萝卜条细胞均已发生质壁分离
B.处理25min时处于乙溶液中的细胞可能因过度失水已死亡
C.实验过程中三种溶液的溶质都能被萝卜条细胞吸收
D.利用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不能估测出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范围
18.叶肉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内膜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C.叶绿体基质 D.细胞质基质
19.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B.细胞周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从细胞分裂开始到分裂结束即为一个细胞周期
20.下图所示为菠菜叶肉细胞内的部分能量转换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表示光反应阶段
B.过程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D.过程④ATP的水解需要有酶的催化
21. 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相同温度下,增加底物浓度可提高酶活性
B. 在t1时,该酶催化反应速率随图中温度升高而增大
C. 40℃时该酶能达到的最大催化反应速率可能大于50℃能达到的最大反应速率
D. 该酶可耐受一定的高温
2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家应用不同的放射性荧光同位素示踪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需氧细菌为材料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辛格和尼科尔森通过电镜观察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D.施莱登和施旺在建立细胞学说的过程中,运用了科学观察和完全归纳的方法
23.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目前,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重。研究表明,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水污染引起的。下列有关人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代谢越旺盛
B.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各种代谢活动的介质
C.相同质量的葡萄糖与脂肪相比,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时能产生更多的水
D.心肌坚韧,血液呈液态,但两者含水量相差无几,原因是心肌内结合水含量相对较高
24.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唯一来源
C.吸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更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25.下面是几个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 3H 标记某氨基酸,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均可出现放射性
B.给水稻提供 14CO2,则 14C 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C.小白鼠吸入 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 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含有 18O
D.给水稻提供 C18O2,则产生的 18O 首先出现在光合作用时放出的氧气中
非选择题(共5大题共50分)
26(每空1分,共11分).如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某些物质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动物细胞中的物质是________,其基本单位是________。这三种物质中,纤维素是________的重要成分。
(2)若图乙所示化合物为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可用图中字母________表示,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_______(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图丙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是由________种氨基酸经________过程形成的,该化合物中有________个羧基。图中含有肽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7.(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7分)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经过消化后产生的葡萄糖、__________等小分子物质主要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2)据图分析,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不直接消耗ATP,而是借助相同载体蛋白上Na+顺浓度梯度运输时释放的能量,分析此种转运葡萄糖的方式为__________。朝向肠腔侧的膜面积增大,增加了载体蛋白的__________,使葡萄糖的吸收效率提高。据图分析,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的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依据是 。(2分)
(3)某种治疗腹泻脱水的补液盐成分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和葡萄糖20克,用1000毫升温开水溶解后饮用。据图可知,其作用机制是促进Na+和葡萄糖的吸收,增加小肠上皮细胞内溶液浓度,从而增加其对___________的吸收。
(4)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但酒精除在小肠中被吸收外,还能在胃中被吸收,这是因为酒精或其他脂溶性物质能够以__________的方式进入细胞,所以空腹饮酒,酒精吸收快、易醉。
28.(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细胞自噬是指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的异常蛋白质或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的过程。下图1为某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真核生物细胞内衰老线粒体的自噬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结构②、④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图1细胞中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若图1细胞表示人体心肌细胞,则数量显著增多的细胞器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3)若图1细胞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参与该细胞生物膜系统组成的结构有______(填数字序号)。参与合成和运输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数字序号)。
(4)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可能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于突变蛋白质在神经细胞中堆积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失调症,提高细胞的自噬能力能治疗该类疾病,这是因为细胞自噬能________。(2分)
(5)图2中,线粒体受损时,来自内质网的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此时细胞中LC3-I蛋白被修饰形成LC3-Ⅱ蛋白,LC3-Ⅱ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线粒体的降解。研究人员选取周龄一致的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训练一段时间后,测量大鼠腓肠肌细胞LC3-I蛋白和LC3-II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由图可知,运动可以_______(“促进”或“抑制”)大鼠细胞中受损线粒体的自噬,其意义在于______ (2分)
29.(每空1分,共9分)细胞自噬是指细胞通过降解自身结构或物质使细胞存活的自我保护机制。细胞面临代谢压力时,可降解自身大分子或细胞器为生存提供能量。下图为细胞自噬的信号调控过程,AKT和mTor是抑制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两种关键蛋白激酶。请据图回答:
(1)据图1所示,营养物质充足时,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激活__________来抑制凋亡,激活的该酶一方面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葡萄糖分解为__________进入线粒体产生大量ATP。在ATP充足时激活的mTor抑制自噬的发生。
(2)据图2所示,当环境中营养物质或胰岛素缺乏时,mTor失活,酵母细胞通过启动__________过程为细胞提供ATP;如果上述过程无法满足代谢需要,酵母细胞则启动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为葡萄糖进入细胞后氧化分解为细胞供能的过程图,其中A、B、C、D、E代表物质,①、②、③代表生理过程。
①图3中字母B、D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B.__________,D.__________。
②图3中产生能量最多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填编号),该过程在细胞的__________中进行的。若上图过程发生在人体肝脏细胞中,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约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约有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这个过程中大部分能量作为热能释放,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30(每空1分,共11分).下图为某生物一个体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图像,含染色体 个、染色单体 个、核DNA 个,该时期的主要变化是 。
该图代表的是 (植物/动物)细胞
(2)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段。图甲中代表间期的是 段
(3)图甲中c的数值是________,图丙中n的数值是________。永安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试
生物
答案:
1-5 D B A B C 6-10 D B D B C 11-15 . B A B D C 16-20 B B C C C
21-25 A B C D D
26.(每空1分,共11分)(1)糖原 葡萄糖 植物细胞壁 (2)核糖核苷酸 b ② (3)四肽 3 脱水缩合 2 ③⑤⑦
27.(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7分)(1)氨基酸(2) 主动运输 数量 顺浓度梯度、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2分) (3)水 (4)自由扩散
28.(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1) 高尔基体 染色质 (2) ③ ①
(3) ①②⑤ ①②⑤⑥
(4) 增强 清除细胞内突变的蛋白质(2分)
(5) 促进 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维持肌肉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2分)
29.(每空1分,共9分)(1) AKT 丙酮酸和[H]
(2) 自噬 凋亡
(3) ATP CO2 ③ 线粒体内膜 维持人体体温的恒定
30(每空1分,共11分).(1)后 8 0 8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植物
(2)E~F  C~D和D~E(或C~E) A-C
(3) 4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