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秋·内蒙古巴彦淖尔·九年级校考期末)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是( )
A.斯蒂芬森 B.爱迪生 C.法拉第 D.哈格里夫斯
2.(2022·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二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推动了历史发展。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以蒸汽为新动力 B.首先在英国发生
C.以电力为新动力 D.近代工厂的开端
3.(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统考一模)下图石油产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诞生
C.电灯的发明
D.内燃机的应用
4.(2022秋·内蒙古乌海·九年级校考期末)下列发明创造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国---奥拓---煤气内燃机 B.美国---斯蒂芬森---蒸汽机车
C.美国---本茨---汽车 D.法国---夏尔多内---现代塑料
5.(2022秋·内蒙古巴彦淖尔·九年级校考期末)诺贝尔奖是当今世界上著名的国际奖项,用于奖励在物理学、化学、文学等领域“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该奖项的设立与近代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有关。他在科技方面的发明创造是( )
A.人造纤维 B.电影摄影机 C.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D.现代炸药
6.(2022秋·内蒙古赤峰·九年级统考期末)综合分析下列两幅图片能得出的认识是( )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3 4 1 2
A.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的殖民地均有所增长
C.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其拥有殖民地的多少
D.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7.(2022·内蒙古赤峰·模拟预测)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科技、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下列有关本次“工业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人类带入了 “蒸汽时代” B.促使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C.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火车 D.美国英国处于领先地位
8.(2022秋·内蒙古包头·九年级统考期末)与关键词“英国”“近代自然科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A.牛顿 B.达尔文 C.莎士比亚 D.巴尔扎克
9.(2022·内蒙古赤峰·模拟预测)在19世纪的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这两者( )
A.都与宗教思想桎梏直接相关
B.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一致
C.都从根本上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
D.对当时不公平的社会问题态度完全相同
10.(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二模)1859年11月24日清晨,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初版1250本书在发行当天就被销售一空。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的“神创论”。你认为这本“新书”最有可能是。( )
A.《共产党宣言》 B.《欧也妮·葛朗台》 C.《物种起源》 D.《安娜·卡列尼娜》
11.(2022·内蒙古包头·三模)霍华德斯波德克《全球通史》:进化不仅发生在人类世界,也发生在我们所患的疾病领域…因此,药理学成了一场介于疾病细菌的不断演变和新的治疗手段的发明之间的一场竞赛。这段话意在说明( )
A.人类文明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B.经济发展加速疾病细菌的演变
C.生活因为科技进步而丰富多彩 D.社会发展同时需要应对新问题
12.(2022秋·内蒙古赤峰·九年级统考期末)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如《高老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对“拜金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 )
A.巴尔扎克 B.托尔斯泰 C.伏尔泰 D.卢梭
13.(2022秋·内蒙古鄂尔多斯·九年级统考期末)失聪并没有使他倒下,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让后人从《命运交响曲》中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在《英雄交响曲》中聆听到正义的力量。“他”是
A.聂耳 B.贝多芬 C.梵高 D.巴尔扎克
二、综合题
14.(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大事年表(1862-1914年)
时间 事件
1862年 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莫雷尔法案》,支持高等教育中的农业和工业学院,要求在每个州至少建立一所农工学院
1865年 美国内战,以北方获得最终胜利结束,避免了国家分裂
1865-1918年 美国各州先后都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普及义务教育
1869年 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1904年 在石油、钢铁、汽车等多个行业产生了垄断组织——拖拉斯,形成了318个工业托拉斯
1913年 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1914年 美国人口已超过1亿
——根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等编制材料三 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
——摘自英国作家狄更斯《艰难时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煤产量和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重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4)分析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15.(2022·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近代以来,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至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完全是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
——F.H欣斯利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Ⅱ卷
材料二 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3倍多,从445亿法郎增至1924亿法郎。……20世纪初出现多极化的新格局:1913年英国占世界贸易的15%,美国占11%,德国占13%,法国占8%,俄国占4%。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 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1)写出与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密切相关的世界历史大事。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概括这个大事产生的影响。
(3)通过以上材料和问题,我们能得出哪些认识?
16.(2022秋·内蒙古包头·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这种变化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开启了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通史 近代卷》
材料二: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1800-1850年间,性能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被运用到英国的各种动力机械中。
——摘编自霍伊斯 弗伯斯《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摘编自武寅等《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事件并概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推动瓦特等人改良蒸汽机的动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蒸汽机广泛使用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最显著特点及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变化。
17.(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模拟预测)两次工业革命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之前,英格兰的西北部和苏格兰一带,属于英国落后的边缘地区。但在工业革命期间,由于这个地区煤矿储藏丰富,其新的优势逐渐显现。借助充沛的能源———煤炭,英国新兴的大机器工业在英格兰西北部迅速发展起来。一大批有活力的新工业城市,在该地区纷纷涌现,如雨后春笋。伯明翰、曼彻斯特、利兹、设菲尔德,都是著名的新兴工业化城市。
——李宏图《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三 “科学开始时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英国新兴的大机器工业在英格兰西北部迅速发展起来”的经济动因。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新的变化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影响。
18.(2022秋·内蒙古赤峰·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65年至1900年,(在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
——电视片《大国崛起 美国》
(1)材料一中提到的“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写出当时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在电力应用和交通工具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请各举一项发明。
(3)综上所述,两次科技革命有何共同的积极影响?
19.(2022秋·内蒙古赤峰·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0-1861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 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材料二:从手工工场制到工厂制的过程,使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主要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几倍、十倍的增长。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在1780年建立起第一个大型机械化的棉纺织厂,不久便成为一个主要的纺织中心,人口由1750年的18000人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大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何成刚《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材料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都是出自科学家与工程师之手,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在这里成为实实在在的论断。
——《人类简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别指出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022秋·内蒙古鄂尔多斯·九年级统考期末)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改革。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现出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历史学教授钱乘旦
材料二 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1)根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率先敲开通向现代世界大门的条件。
(2)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
成员 占全国人口 占国民收入 年代 穷人数量
工业、金融资产阶级等 2% 36.5% 1885年 85万
1856年 87万
普通群众 80% 40% 1863年 109万
1866年 130万
材料四 1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是一个因无法抵制犯罪及暴力事件而威胁到现政权的时代,一个犯罪有暴力冲突四处蔓延并难以遏制的时代。……不难发现,在短短的37年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的工匠、农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在工业城市格拉斯哥,1821年因疾病而死亡的比例为2.89%,1938年上升为3.8%,1943年达到4%。在兰开斯特郡,1841年死亡的102025名工人中,有83216人活不到20岁,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2.1岁。这些人大部分的疾病是可以医治的,只是由于贫困而无法得到治疗。国民体质下降在19世纪已成为关系到全民族命运的大事。布尔战争爆发后,人们突然发现堂堂英国居然难以征集到足够的合格的士兵。——钱乘旦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
(4)建设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步。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可以从英国发展的历程中得出什么重要启示?
21.(2022·内蒙古包头·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敦煌莫高窟445窟唐代壁画中的《牛耕图》。图中犁辕向上弯曲,犁辕末端和犁衡固定在一起,犁衡则横架在两牛肩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犁耕技术发展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
——朱筱新《文物讲读历史》
(1)材料一中,曲辕犁的发明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何意义?
材料二 飞梭的发明为完全机械化铺平了道路,珍妮纺纱机、骡机等机器发明后,从纺纱到织布的工业流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动力问题,英国实现了更进一步的机械化,创造了一种与传统农业社会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工业革命早期的技术革新发端于英国纺织业,它的根基是一个足够庞大的需求市场,一个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从业者群体,以及能够持续予以创新者经济回报的宽松投资机制。
——摘编自《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生产工具的变革给英国带来的影响。分析“工业革命早期的技术革新发端于英国纺织业”的原因。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大事记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 ·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的制造技术 ·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 ·1885年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
22.(2022秋·内蒙古鄂尔多斯·九年级统考期末)探究大国崛起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学历史的一个重要使命。近代英国的崛起,就是大国崛起的典型案例。
材料一:14到16世纪,是西欧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出现,文艺复兴全面推进,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被发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教会被改革……种种迹象表明,西欧已经走到了资本主义时代的门槛。
(1)请举出英国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位巨人,并至少写出他的一部作品。新航路的开辟对英国有何意义?
材料二:法案明确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招募军队;保证议会定期召开;法官的任免权属于议会而不是国王;直接依附于国王的人不得担任议员”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该文件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制定的?从材料看,该文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该文件颁布以后,英国开始确立起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对英国的崛起有何意义?
材料三:17世纪,英国加入到殖民扩张的行列中来。它先后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十三个殖民地,并从法国手中夺取了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东岸,在非洲占领了塞内加尔等地,在亚洲,把印度逐渐变成它的完全殖民地。英国从殖民地夺取了大量财富,仅1757年从孟加拉国库就夺取了3700万英镑,在此后的58年间,更是从印度夺取了10亿英镑的财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掠夺殖民地对英国的崛起有何意义?
材料四:进入18世纪60年以后,英国经济出现了井喷似的增长: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棉花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从1720年的2.5万吨增加到1840年的139.64万吨。煤炭产量从1700年的260万吨增加 到1836年的3000万吨。1840年左右,英国基本完成本国铁路干线的建设。
(4)18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经济为什么呈现“井喷”似的增长?材料中提到了煤炭产量的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哪一机器的发明?英国铁路的建设则是得益于谁的发明成果?
材料五: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前,泰晤士河河水清澈,水中水面鱼鸟成群。可是进入19世纪以后,河两岸的工厂和居民日益增长。泰吾士河成了伦敦市的一条排污明河。19世纪中期,河里的鱼虾已经绝迹。由于燃煤量的迅速增长,大量的粉尘和硫化物进入大气,伦敦也成为著名的雾都。
(5)材料五反映了英国的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样的历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6)综合上述材料,英国崛起为近代工业化强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
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诸多家电,如耐用的白炽灯泡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B项符合题意;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排除A项;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排除C项;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C正确;以蒸汽为新动力、首先在英国发生以及近代工厂的开端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ABD排除。故选C。
3.D
【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70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为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它是以消耗煤为燃料带动机器运转,因此这时期需要的石油较少;190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是以内燃机为动力,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革命,因此需要大量的石油作为燃料,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石油无关,排除;故选D项。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掌握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的新能源,瓦特改良蒸汽机,促进了煤炭的开采,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和汽车,促进了石油的开采,产生了新的部门。
4.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A项正确;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排除B项;发明汽车的是德国人卡尔·本茨,排除C项;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的是人造纤维,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他因此成为世界知名的化学家、科学家、企业家,为了奖励在物理学、化学、文学等领域“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设立了诺贝尔奖,D项正确;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 爱迪生发明了电影摄影机,本茨发明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6.D
【详解】根据题干,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英国居第三位,法国居第四位;1914年,英国占殖民地最多,说明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项正确;材料数据不能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排除A项;材料数据不能说明殖民地增长情况,排除B项;材料数据不能说说明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其拥有的殖民地多少,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科技、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次“工业革命”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极大改善人民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火车,排除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处于领先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因此,与题干相吻合的人物是牛顿,A项正确;达尔文的代表作是《物种起源》,与题干“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不符,排除B项;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文学家,与题干“近代科学”不符,排除C项;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与题干“英国”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物种起源》提出的进化论冲击了“神创说”,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告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两者都从根本上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C项正确;《共产党宣言》与宗教思想桎梏并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涉及的领域不同,前者主要是为无产阶级运动提供科学理论,后者主要是在生物学领域提出了新的理论,因此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排除B项;《物种起源》提出的进化论属于自然科学理论,没有涉及当时不公的社会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59年11月24日清晨,生物学名著《物种起源》公开出售,它宣传进化论,这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的“神创论”,C项正确;《共产党宣言》是政治学著作, 《欧也妮·葛朗台》、 《安娜·卡列尼娜》是文学名著,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根据题干“……因此,药理学成了一场介于疾病细菌的不断演变和新的治疗手段的发明之间的一场竞赛。”说明社会发展同时需要应对新问题,面对诸多新问题,我们需要提出应对的措施与办法,B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人类文明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生活因为科技进步而丰富多彩,排除AC;经济的发展与疾病细菌的演变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故选D。
12.A
【详解】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有《高老头》、《欧也妮 葛朗台》等,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对“拜金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故A符合题意;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排除B;伏尔泰和卢梭是启蒙思想家,排除CD。故选A。
13.B
【详解】依据题干“失聪并没有使他倒下……在《英雄交响曲》中聆听到正义的力量”并结合所学知识,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他28岁时得了耳病,但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大部分优秀作品是在耳失聪的这段时期中创作的,他以顽强的精神完成了《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B项正确;聂耳是中国音乐家,是《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梵高是荷兰画家,代表作是《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经典之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4.(1)趋势:迅速增长;蒸汽机的改良和内燃机的发明。
(2)政府的支持;国家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科技创新);重视教育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垄断组织的推动;人口增长等。
(3)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
(4)重视科技创新;重视教育;在发展科技、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详解】(1)根据图表可知,英国的煤产量和石油产量变化的趋势是持续增长或迅速增加。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是机械获得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人类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蒸汽机所使用的能源是煤炭。内燃机所使用的能源是石油。
(2)根据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莫雷尔法案》,……”“美国各州先后都制定《义务教育法》……”可得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府的支持;根据材料二“美国内战,以北方获得最终胜利结束,避免了国家分裂”可得出因素:国家统一;根据材料“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可得出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科技创新);根据材料二“美国各州先后都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可得出因素:重视教育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根据材料二“在石油、钢铁、汽车等多个行业产生了垄断组织——拖拉斯,形成了318个工业托拉斯”可得出因素:垄断组织的推动;根据材料二“美国人口已超过1亿”可得出因素:人口增长等。
(3)根据材料三“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可知反映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
(4)本问是总结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重视科技创新;重视教育;在发展科技、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15.(1)第二次工业革命。
(2)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多极化的出现;城市化进程加快、贫富分化加剧。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解析】(1)根据材料一“1870年至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结合其中的时间和现象可知与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密切相关的世界历史大事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19世纪未20世纪初完成。
(2)根据材料二“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3倍多,从445亿法郎增至1924亿法郎。……20世纪初出现多极化的新格局”反映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多极化的出现;根据材料三“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反映出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材料三“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分化加剧。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可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来回答获得的认识。
16.(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3)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垄断组织的出现。
【解析】(1)
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从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
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可知,材料二指出推动瓦特等人改良蒸汽机的动力是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解决了水力、风力等自然动力的局限性,能够提供可控制的任何强度的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3)
第一问,根据材料三“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可知,材料三中“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问,根据材料三“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变化是出现了垄断组织(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的趋势)。
17.(1)工业革命的开展;英格兰西北部煤矿储藏丰富,优势明显。
(2)中心国家从英国转变为美国和德国;生产实践与科学技术产生了紧密结合;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更加明显。有利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详解】(1)根据“但在工业革命期间,由于这个地区煤矿储藏丰富,其新的优势逐渐显现。借助充沛的能源———煤炭,英国新兴的大机器工业在英格兰西北部迅速发展起来”得出是工业革命的开展;英格兰西北部煤矿储藏丰富,优势明显。
(2)根据图示内容和“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等信息可知新变化主要是中心国家从英国转变为美国和德国;生产实践与科学技术产生了紧密结合;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更加明显。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有利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8.(1)完成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
(2)电力应用:电灯;交通工具:飞机。
(3)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可知,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根据所学可知,当时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是大机器生产。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1865年至1900年,(在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可知,电力应用方面的贡献是,电灯发明和应用;交通工具方面的发明是飞机。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可知,它们均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19.(1)上升。前者,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后者,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2)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口剧增,推动城市化的发展;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4)科技是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等。
【详解】(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可知,煤炭、石油产量呈现上升趋势。前者上升是因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后者上升是因为,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2)根据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和所学可知,这体现的它的影响是,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材料三“如英国的曼彻斯特……纺织中心,人口由1750年的18000人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大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所学可知,这体现的它的影响是,使人口剧增,推动城市化的发展;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根据材料四“……出自科学家与工程师之手,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在这里成为实实在在的论断”和所学可知,它的特点是,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4)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科技是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等。
20.(1)政治上:光荣革命(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2)影响: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
理解:瓦特改良蒸汽机,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强大的动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问题:贫富差距大,犯罪率高,社会秩序混乱,平均寿命短,疾病流行,国民体质下降。
(4)启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解决社会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关注弱群体,使社会和谐发展。(言之成理即可,但要注意从经济和社会问题两方面考虑。)
【详解】(1)根据材料一“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根据材料二“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这两个因素促使英国率先敲开通向现代世界大门。
(2)根据材料二“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可知,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结合所学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强大的动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因此说,“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3)根据材料三穷人数量不断增多,材料四“犯罪有暴力冲突四处蔓延并难以遏制的时代……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平均寿命只有17岁……平均寿命只有22.1岁……国民体质下降”等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了贫富差距大,犯罪率高,社会秩序混乱,平均寿命短,疾病流行,国民体质下降等社会问题。
(4)综合材料从英国发展的历程中可得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解决社会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关注弱群体,使社会和谐发展。(言之成理即可,但要注意从经济和社会问题两方面考虑。)
21.(1)借助畜力提高生产能力;减轻人力负担;便于农业精耕细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工具的改进,带来人们劳作方式的变化;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等。
(2)影响:推动工业流程逐步实现机械化:加速工业革命进程;进入“蒸汽时代”;英国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现代工厂制度确立等。原因: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大量的原始资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为技术革新提供了政治前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升等。
(3)特点: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生产各领域之间联系密切;以重工业为主;美国、德国领先;涉及领域广泛等。
影响: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大众教育的普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等。
【解析】(1)
根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辕梨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操作时可自如的控制入土深浅,借助畜力提高生产能力;减轻人力负担;便于农业精耕细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工具的改进,带来人们劳作方式的变化;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2)
根据材料“飞梭的发明为完全机械化铺平了道路,珍妮纺纱机、骡机等机器发明后,从纺纱到织布的工业流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动力问题,英国实现了更进一步的机械化,创造了一种与传统农业社会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工业革命早期的技术革新发端于英国纺织业,它的根基是一个足够庞大的需求市场,-一个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从业者群体,以及能够持续予以创新者经济回报的宽松投资机制”可知,在工业革命中,生产工具的变革给英国带来的影响是推动工业流程逐步实现机械化:加速工业革命进程,进入“蒸汽时代”,英国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现代工厂制度确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大量的原始资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为技术革新提供了政治前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升。
(3)
根据材料“1831年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869年 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的制造技术、1879年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1883年 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1884年 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1885年 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生产各领域之间联系密切;以重工业为主;美国、德国领先;涉及领域广泛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大众教育的普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等。
22.(1)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航运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开展殖民掠夺,发展资本主义。
(2)出自《权利法案》;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后制定的;主要目的是限制王权;君主立宪制;该体制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促进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3)掠夺殖民地给英国带来的巨额财富,使其拥有充足的资本;殖民地也给英国带来广阔的市场。
(4)因为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得益于万能蒸汽机的发明;斯蒂芬森
(5)反映英国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原因是在工业化过程中,英国政府没有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大量的煤炭的使用和废水废气的随意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6)主要因素有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我国应该坚持制度创新、技术创新。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文艺复兴全面推进”可知,文艺复兴中,英国的代表人物有,莎士比亚,他的作品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航运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开展殖民掠夺,发展资本主义。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招募军队;保证议会定期召开;法官的任免权属于议会而不是国王;直接依附于国王的人不得担任议员”可知,它出自《权利法案》;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后制定的,主要目的是限制王权,最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该体制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促进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英国从殖民地夺取了大量财富,仅1757年从孟加拉国库就夺取了3700万英镑,在此后的58年间,更是从印度夺取了10亿英镑的财富”可知,掠夺殖民地给英国带来的巨额财富,使其拥有充足的资本,殖民地也给英国带来广阔的市场。
(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进入18世纪60年以后,英国经济出现了井喷似的增长”可知,英国经济呈现“井喷”似的增长,是因为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煤炭产量的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万能蒸汽机的发明,英国铁路的建设则是得益于斯蒂芬森的发明成果。
(5)第一问,根据所学和材料五“燃煤量的迅速增长,大量的粉尘和硫化物进入大气,伦敦也成为著名的雾都”可知,反映英国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是因为,在工业化过程中,英国政府没有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大量的煤炭的使用和废水废气的随意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二问,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6)第一问,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主要因素有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第二问,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我国应该坚持制度创新、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