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科模拟测试卷(四)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e和Na+的结构示意图均为: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D.硫化钠的电子式:
2.下列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趋势与图示一致的是( )
A.C+CO22CO B.CaCO3CaO+CO2↑
C.2Al+Fe2O32Fe+Al2O3 D.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3.如图所示,将锌片和铜片按不同方式插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甲中电子经导线从铜片流向锌片 B.两烧杯中锌片上均发生还原反应
C.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D.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
4.下列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中,一定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2SO4→MgSO4 B.C→CO2
C.CuSO4→Cu D.HClO→O2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
B.Al2O3具有两性,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NaHCO3可溶于水,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6.下列实验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可用①收集NO2(液体为水)
B.可用②分离溴单质与四氯化碳
C.可用③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D.可用④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A中为Na2CO3,B中为NaHCO3)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氯化钠的电子式为 D.甲烷分子的填充模型为
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B.H2SO4与NaOH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C.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 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
9.下列物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
A.Cu2S B.FeCl3 C.NO2 D.NH3
10.除去铁矿石中的脉石(主要成分为SiO2),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CaO+SiO2CaSiO3,从渣口排出。除去脉石的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下列四支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试管 温度 过氧化氢浓度 催化剂
A 室温(25 ℃) 12% 有
B 水浴加热(50 ℃) 4% 无
C 水浴加热(50 ℃) 12% 有
D 室温(25 ℃) 4% 无
12.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有X、Y、Z三种元素,已知Y和X形成的化合物YX中,X的化合价为-1价,Y和Z可以形成化合物Y2Z,X、Y、Z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目均为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碱
C.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D.Y2Z为离子化合物
14.检验氨气可选用(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15.将一定质量的铁加入100 mL稀硫酸中,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而且使Fe2+完全转化成Fe(OH)2,共消耗掉2 mol·L-1 NaOH溶液150 mL,原硫酸溶液的浓度是( )
A.0.5 mol·L-1 B.1 mol·L-1
C.1.5 mol·L-1 D.2 mol·L-1
16.合成氨的反应:3H2+N22NH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
B.使用催化剂可使H2的转化率达到100%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不能增大反应的速率
D.其他条件不变,降低NH3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1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B.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乙烯和苯的分子中都存在碳碳双键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1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
A.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KAl(SO4)2·12H2O可用于净水
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19.下列变化中,不存在化学键断裂的是( )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干冰升华
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0.下列关于铜的一种核素Cu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u的核电荷数为29 B.Cu的质子数为35
C.Cu的中子数为64 D.Cu的核外电子数为64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2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2)②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①④⑤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两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4)W是第四周期与④同主族的元素。据此推测W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双选)。
A.最高正化合价为+6 B.气态氢化物比H2S稳定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D.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氢气化合
(5)已知X为第ⅡA族元素(第一到第四周期),其原子序数为a,Y与X位于同一周期,且为第ⅢA族元素,则Y的原子序数b与a所有可能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合成乙酸乙酯的路线如下:
CH2===CH2C2H5OHCH3CHOCH3COOHCH3COOCH2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所含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管B中在反应前加入的是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6分)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E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F。
(2)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0.5 mol MnO2参与反应时,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生成Cl2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装置中: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②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尾气吸收装置中进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
2.C 解析:图示为放热反应,故选C项。
3.D 解析:在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A项错误;两烧杯中锌片均发生氧化反应,B项错误;在甲烧杯中铜片上有气泡产生,C项错误;两烧杯中H+均被消耗,故D项正确。
4.B 解析: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说明该物质为还原剂,失去e-,化合价升高,只有B、D符合,而D项中2HClO2HCl+O2↑,不加氧化剂也能实现,答案只能为B。
5.A 解析:A.铁具有较强还原性,能与氧气反应,常用作抗氧化剂,故A正确;B.Al2O3具有高熔点,耐高温的性质,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故B错误;C.浓硫酸作干燥剂是利用其吸水性,故C错误;D.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故D错误。
6.D 解析:A.NO2可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Br2易溶于CCl4,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法分离。C.NaCl溶于水,与水分离选蒸发装置,不能用坩埚加热,应选用蒸发皿。
7.C 解析:NaCl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8.A 解析:中和反应和燃烧均是放热反应,A对,B错。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C错。因为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不相等,D错。
9.C 解析:A.铜和硫粉共热时直接化合生成Cu2S,A项不符合题意;B.氯气和铁加热时直接化合生成FeCl3,B项不符合题意;C.N2和O2高温或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生成NO,不能生成NO2,NO和O2化合生成NO2,C项符合题意;D.N2和H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化合生成NH3,D项不符合题意。
10.A 解析:该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11.C 解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包括催化剂、温度和浓度。
12.B 解析: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②Fe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沉淀;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溶液呈红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医用酒精中含有水,溶液变蓝色,故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③②①④。
13.C 解析:根据X、Y、Z离子核外电子均为10,可形成YX、Y2Z,可知Y为Na,X为F,Z为O,故A、B均对;O可以与H形成H2O、H2O2等多种化合物,C错;Na2O为离子化合物,D对。
14.D 解析: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15.C 解析:当溶液中Fe2+完全转化为Fe(OH)2沉淀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根据原子守恒n(SO)=n(Na+)=×0.15 L×2 mol·L-1=0.15 mol,c(H2SO4)==1.5 mol·L-1。
16.A 17.C
18.A 解析:A.铁离子与NH4SCN溶液反应,溶液变红色,而亚铁离子不与NH4SCN反应,错误;B.KAl(S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正确;C.实验室中通常利用加热NH4Cl与Ca(OH)2固体混合物制取NH3,正确;D.Cu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正确。
19.B 解析:A.氯化氢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有化学键的断裂,A不符合题意;B.干冰升华,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化学键没有断裂,B符合题意;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有化学键的断裂,C不符合题意;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生化学反应,有化学键的断裂,D不符合题意。
20.A 解析:核素Cu,其质量数为64,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9,中子数=64-29=35,故A正确。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1)第三周期第ⅣA族 (2)CO2 H2SiO3
(3) (4)BD (5)b=a+1或b=a+11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是Si,Si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ⅣA族。(2)C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CO2,Si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SiO3。(3)H、Na、O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H2O、H2O2、NaOH、Na2O、Na2O2、NaH,其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Na2O2和NaOH。(4)W为Se,Se的非金属性比S弱,故H2Se没有H2S稳定,常温下Se与H2难以化合,故选项B、D错误。(5)若X位于第二、三周期,则b=a+1;若X位于第四周期,则b=a+11。
22.答案:(1) (2)羟基 (3)加成反应
(4)2CH3CH2OH+O22CH3CHO+2H2O
(5)饱和碳酸钠溶液 除去乙酸等杂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23.答案:(1)C→D→A→B→H→G
(2)4HCl(浓)+MnO2MnCl2+Cl2↑+2H2O 36.5 g 11.2 L
(3)除去Cl2中的HCl 干燥氯气 (4)试纸变蓝 Cl2+2KI===I2+2KCl
(5)Cl2+2NaOH===NaCl+NaClO+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