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
学习目标:
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找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并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认识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
3.认识本区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特色;
4.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同一区域:
1.位置和范围:
环节一“知己知彼 感知西北”
本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2.地形:
自主学习
3.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1.雨量少,气候干燥
2.气温的年(日)较差大。
3.日照充足,热量较丰富
自主学习
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分布
干旱是本区显著的自然特征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自主学习
能力提升
1.夏季王凯的家乡是越干旱越盼望下雨,但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的人们越干旱越盼望太阳,你能帮王凯分析一下原因吗
衣服?
口罩?
雨具?
防晒霜?
移动硬盘?
根据你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了解,王凯此次的新疆游准备的这些物品都有必要吗,简单的分析一下原因?
环节二“万事俱备 即刻出发”
抢答
降水量分布图
来将王凯自微信朋友圈发来的图片按自西向东顺序排列,分析原因?
来到新疆后,王凯发现当地与家乡的饮食还是存在很大的共同点的,由此推断西北地区的农业方式以什么为主?
环节三“身临其境 大美西北”
舌尖上的西北
因地制宜 谋求发展
牧区分布
贺兰山
区域内部差异
尽管农业都以畜牧业为主,但王凯家乡与新疆的牧场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据图简要的加以分析?
自主学习课本74页——75页上面内容,思考问题:
1.西北地区的农业方式以什么为主?
2.本区有我国的哪两大牧场?各自的优良牲畜都有哪些?
3.本区牧民的传统民居是什么?为什么?
区域间的差异
西北地区与欧洲西部农业都以畜牧业为主,从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来分析其不同点。
A
B
C
D
A.河套平原
B.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天山山麓
2.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
不利条件:气候干旱,天然降水较少。
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西北的灌溉农业区
1.西北地区有哪些灌溉农业区?
纬度高生长期长,利于水稻养分积累;土壤肥沃,为养分积累提供了基础;气温低,虫害少,基本不用农药。
对比提升
1.来到新疆的王凯发现当地的瓜果品质优、成色好、甜度大,分析原因?
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气候干旱,病虫害少;基本不用农药。
2.东北大米以其营养高、环保生态的高“品质”在威海超市备受青睐,请从地理角度分析东北大米“品质高”的原因?
西北地区东西差异域内部的差异:
王凯的家乡和新疆是同一区域的两地,但两地在地形、气候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试举例说明。
地形
地理环境差异
1.西北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什么?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环节四“人地和谐 持续发展”
读下图,回答1~2题。
1.西北地区的景观图自东向西排列,正确的是( )
A.ABC B.ACB C.CBA D.BCA
2.造成西北地区东西向植被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气温 D.降水
3.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最直接的灌溉水源是:( )
A.河水 B.湖水 C .地下水 D.雨水
4.西北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
A.当地气温太低
B.当地人口稀少,劳力不足
C.当地年降水量太少
D.当地土壤肥力不足
评价园地
读“坎儿井”示意图,回答问题。
5.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地下水输水方式之一,之所以在地下输水,是为了( ) A.利于灌溉 B.减少蒸发 C.利用地势自流 D.节约成本
6.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 A.河流水 B.海洋水 C.高山积雪融水 D.降水
评价园地
评价园地
7.材料二:P山脉是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又是西北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水岭。高耸的地形及良好植被对保护富庶的N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被誉为N地区的“保护神”。
(1)图中有两处著名的灌溉农业区:M ,N ;
(2)P山脉的名称 ,并分析该山脉对N所在的宁夏地区地理环境的良性影响。
梳理归纳
位置
地形
气候
干旱
植被
河流
畜牧业
温带草原牧场
山地牧场
灌溉农业
河水
高山冰雪融水
地下水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天山山麓
河西走廊
坎儿井
人地和谐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