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1三上·杭州期末)通常,当温度达到( )以下,水会慢慢变成冰。
A.50℃ B.100℃ C.0℃
【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达到0℃时,水会慢慢凝固变成冰。
2.(2021三上·杭州期末)烧杯里的水沸腾时,下列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有热气散出 B.有气体冒出 C.水变成了白色
【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水的温度到达100℃时,杯子里的水会沸腾,沸腾时有大量热气散出,水会剧烈汽化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会凝结变成我们看得见的小水滴,这就是杯口冒出的大量“白气”,而水不会变成白色。
3.(2021三上·杭州期末)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不同的是( )。
A.把一张平整的白纸折成一个小兔子纸模型
B.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长了
C.木头燃烧后变成了灰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把一张平整的白纸折成一个小兔子纸模型、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长了,纸和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产生新物质,属干物理变化。木头燃烧发光发热、冒烟,燃烧后变成了灰,说明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与水的变化不同。
4.(2021三上·杭州期末)我们游泳上岸后,身体会感到特别冷,这是因为( )。
A.水特别冷
B.空气温度高
C.水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蒸发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蒸发吸热。游泳上岸后,身体表面的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带走身体的热量,所以感觉格外冷。
5.(2021三上·杭州期末)冬季的某一晴天,教室内的温度是20℃,室外的温度是3℃,教室的玻璃窗上出现了小水珠。这些水珠( )。
A.可能是氧气变成的
B.可能是教室里面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C.可能是教室外面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由于温差较大,教室里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液化成小水珠在窗户上。
6.(2021三上·杭州期末)小丽往50毫升水中加了2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杯底还有一些食盐不再溶解。这是因为( )。
A.食盐颗粒太大
B.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C.搅拌得还不够
【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50毫升水最多能溶解大约18克食盐,多的食盐不会再溶解。
7.(2021三上·杭州期末)如果要让第6题中杯底的食盐继续溶解,下列方法最合适的是( )。
A.往杯中加水 B.加快搅拌速度 C.拿到阳光下晒
【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杯子中有未溶解的食盐,想要继续溶解食盐需要往杯子里加水,加快搅拌速度时加快溶解的方法,拿到阳光下晒会使水分蒸发。
8.(2021三上·杭州期末)将一些白糖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白糖全部溶解形成糖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最甜 B.水底最甜 C.各部分一样甜
【答案】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白糖溶解于水中会形成均匀稳定透明的溶液,所以糖水的各个部分都一样甜。
9.(2021三上·杭州期末)氧气瓶是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医疗物资,现有一瓶氧气,给病人用去一半后还有( )。
A.一瓶 B.半瓶 C.大半瓶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由于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具有流动性,能充满整个空间。所以有一瓶氧气,给病人用去一半后,还有一瓶。 A符合题意。
10.(2021三上·杭州期末)空气和其他质量相当的绿豆回形针等物品相比,其特点是( )。
A.体积相同 B.体积大 C.体积小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气体,会流动,可以被压缩,有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和同它质量相等的绿豆、回形针等物品相比,其体积要大得多。
11.(2021三上·杭州期末)一个吹鼓的气球质量是5克,如果放了气球里的全部空气,这时气球的质量( )。
A.大于5克 B.等于5克 C.小于5克
【答案】C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有质量的,如果将吹鼓的气球放完气,质量会减小,小于5克。
12.(2021三上·杭州期末)我们]拍篮球时,篮球能够弹得很高,这时因为( )。
A.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
B.篮球里的空气会流动
C.篮球里的空气很轻
【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篮球中,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使内部压力增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拍打时篮球能弹得很高,这主要是因为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
13.(2021三上·杭州期末)冷空调一般都装在房间上方,其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会下降
B.装在上面比较节省空间
C.装在上面比较美观
【答案】A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对流是冷、热不同的液体或气体相互对流传递热的。冷空调一般都装在房间上方,这样产生的冷空气下降,使得底部的热空气上升,可以更好地形成空气对流,加快制冷速度。
14.(2021三上·杭州期末)天空中的云是由( )聚集而成的。
A.水蒸气或小水滴 B.空气和水蒸气 C.小水滴或小冰晶
【答案】C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天空中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而成的。
15.(2021三上·杭州期末)制作“热气球”时,点燃蜡烛的目的是( )
A.加热教室里的空气 B.加热袋子中的空气 C.让我们感觉热一些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制作“热气球”时,点燃蜡烛的目的是加热袋中的空气,形成热空气,让气球上升。
16.(2021三上·杭州期末)小刚学习了“测量降水量”课后,自己动手制作了3个雨量器(如下图)。下列最适合用来测量降水量的雨量器装置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制作雨量器需要直筒透明的杯子,C符合题意。
二、探究题(共52分》
17.(2021三上·杭州期末)“水加热到沸腾和水结冰”的实验观察中:
(1)使用酒精灯要注意:用酒精灯火焰的 加热,用酒精灯的 熄灭火焰。
(2)下列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3)水沸腾时,温度会( )
A.不断上升 B.保持不变 C.逐渐下降
(4)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在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酒到灯外燃烧,可以采用( )的方法将火熄灭。
A.浇水 B.用书本扇风 C.把湿抹布盖上去
(5)水变成水蒸气,它的体积(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6)如图所示,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碎冰结成块 B.获得更低的温度 C.让碎冰变得更多
(7)观察水结冰发生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水结冰后体积变小了
B.水结冰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水结冰过程中.形态由液态变成固态
【答案】(1)外焰;灯帽
(2)A
(3)B
(4)C
(5)B
(6)B
(7)C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1)在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用酒精灯的灯帽熄灭火焰。
(2)测量水温时,温度计放在被测的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3)水在沸腾时,水的温度会保持在100℃不变,称为水的沸点。
(4)酒精是非常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在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出灯外燃烧,可以采用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5)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6)在实验时,往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或得更低的温度。
(7)水在结冰过程中,形态会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会变大。
18.(2021三上·杭州期末)“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的观察实验:
(1)下图中,压杯入水,发现:
①杯底的纸团 (填“湿了”或“没有湿”)。
②如果将杯口稍微向上倾斜放在水中,杯口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 。气泡总是从水下往水面上冒出,说明空气比水 (填“轻"或“重")。
(2)在杯底扎孔观察,发现:
①当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面 (填“上升”或“下降”)。
②请你在图甲和图乙的杯子中画出水面的位置
。
③图乙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没有湿;杯中的空气;轻
(2)上升;;杯底小孔有气泡冒出,纸团湿了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1)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能够占据一定的空间,实验中压杯入水,发现:①杯底的纸团没有湿。
②如果将杯口稍微向上倾斜放在水中,杯口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空气,气泡总是从水下往水面上冒出,说明空气比水轻。
(2)在杯底扎孔观察,发现:①当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面上升。
②图甲中手指按住小孔,水不会完全进入杯中,杯底有部分空间被空气占据,图乙中松开手指,空气从小孔中冒出,水逐渐把杯子填满了。
③图乙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杯底的小孔有气泡冒出,最终纸湿了。
19.(2021三上·杭州期末)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303班“天气”小组同学坚持观察,记录天气信息。下面是小科同学记录的11月第一周的天气日历,请完成以下问题。
(1)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云量、 、 、风速和风向等天气信息。根据题中可以发现,11月第一周的最高气温是 ,每天的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 。
(2)学习了“天气”单元,我知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非洲大草原每年5月到10月雨量充沛”这句话描述的是当地的气候特点
B.自制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说明此时吹的是北风
C.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0~ 12"共12个等级
(3)小科同学测量气温时,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
A.不固定地点测量 B.不固定时间测量 C.定时、定点测量
(4)读数时应该( )。
A.拿出温度计就读数
B.等气温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后再读数
C.在气温计液柱还在上升时就读数
(5)我还会读温度,如右侧图中的温度为 。
(6)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物体来判断风向。
①如操场上的风旗向东飘去,此时的风是 (填“东风”或“西风”),而风向标箭头朝 (填“东”或“西”)。
②风向袋,风从袋口吹到袋尾,所以 (填“袋口”或“袋尾”指向的是风向。若袋尾朝南,此时风是 (填“北风”或“南风”)。
【答案】(1)气温;降水量;20℃;下午2到3时
(2)C
(3)C
(4)B
(5)-11℃
(6)西风;西;袋口;北风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云量、降水、气温、风速和风向等天气信息。根据题中可以发现,11月第一周的最高气温是20℃,每天的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14时。
(2)A、“非洲大草原每年5月到10月雨量充沛”这句话描述的是当地的气候特点,具有规律性,时间较长,故A正确;
B、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自制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说明此时吹的是北风,故B正确;
C、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0~12”共13个等级,故C错误。
(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定时、定点测量。
(4)使用气温计读数时,应该等气温计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后再读数。
(5)图中温度计一个小格代表1℃,图中的液柱在0刻度以下过11个小格,是零下11摄氏度。
(6)①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操场上的风旗向东飘去,此时的风是从西边吹过来,是西风,而风向标箭头朝西。
②风向袋,风从袋口吹到袋尾,所以袋尾指向的是风向。若袋尾朝南,此时风是从北面吹过来,是北风。
1 / 1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1三上·杭州期末)通常,当温度达到( )以下,水会慢慢变成冰。
A.50℃ B.100℃ C.0℃
2.(2021三上·杭州期末)烧杯里的水沸腾时,下列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有热气散出 B.有气体冒出 C.水变成了白色
3.(2021三上·杭州期末)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不同的是( )。
A.把一张平整的白纸折成一个小兔子纸模型
B.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长了
C.木头燃烧后变成了灰
4.(2021三上·杭州期末)我们游泳上岸后,身体会感到特别冷,这是因为( )。
A.水特别冷
B.空气温度高
C.水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
5.(2021三上·杭州期末)冬季的某一晴天,教室内的温度是20℃,室外的温度是3℃,教室的玻璃窗上出现了小水珠。这些水珠( )。
A.可能是氧气变成的
B.可能是教室里面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C.可能是教室外面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6.(2021三上·杭州期末)小丽往50毫升水中加了2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杯底还有一些食盐不再溶解。这是因为( )。
A.食盐颗粒太大
B.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C.搅拌得还不够
7.(2021三上·杭州期末)如果要让第6题中杯底的食盐继续溶解,下列方法最合适的是( )。
A.往杯中加水 B.加快搅拌速度 C.拿到阳光下晒
8.(2021三上·杭州期末)将一些白糖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白糖全部溶解形成糖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最甜 B.水底最甜 C.各部分一样甜
9.(2021三上·杭州期末)氧气瓶是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医疗物资,现有一瓶氧气,给病人用去一半后还有( )。
A.一瓶 B.半瓶 C.大半瓶
10.(2021三上·杭州期末)空气和其他质量相当的绿豆回形针等物品相比,其特点是( )。
A.体积相同 B.体积大 C.体积小
11.(2021三上·杭州期末)一个吹鼓的气球质量是5克,如果放了气球里的全部空气,这时气球的质量( )。
A.大于5克 B.等于5克 C.小于5克
12.(2021三上·杭州期末)我们]拍篮球时,篮球能够弹得很高,这时因为( )。
A.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
B.篮球里的空气会流动
C.篮球里的空气很轻
13.(2021三上·杭州期末)冷空调一般都装在房间上方,其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会下降
B.装在上面比较节省空间
C.装在上面比较美观
14.(2021三上·杭州期末)天空中的云是由( )聚集而成的。
A.水蒸气或小水滴 B.空气和水蒸气 C.小水滴或小冰晶
15.(2021三上·杭州期末)制作“热气球”时,点燃蜡烛的目的是( )
A.加热教室里的空气 B.加热袋子中的空气 C.让我们感觉热一些
16.(2021三上·杭州期末)小刚学习了“测量降水量”课后,自己动手制作了3个雨量器(如下图)。下列最适合用来测量降水量的雨量器装置是( )。
A. B. C.
二、探究题(共52分》
17.(2021三上·杭州期末)“水加热到沸腾和水结冰”的实验观察中:
(1)使用酒精灯要注意:用酒精灯火焰的 加热,用酒精灯的 熄灭火焰。
(2)下列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3)水沸腾时,温度会( )
A.不断上升 B.保持不变 C.逐渐下降
(4)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在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酒到灯外燃烧,可以采用( )的方法将火熄灭。
A.浇水 B.用书本扇风 C.把湿抹布盖上去
(5)水变成水蒸气,它的体积(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6)如图所示,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碎冰结成块 B.获得更低的温度 C.让碎冰变得更多
(7)观察水结冰发生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水结冰后体积变小了
B.水结冰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水结冰过程中.形态由液态变成固态
18.(2021三上·杭州期末)“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的观察实验:
(1)下图中,压杯入水,发现:
①杯底的纸团 (填“湿了”或“没有湿”)。
②如果将杯口稍微向上倾斜放在水中,杯口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 。气泡总是从水下往水面上冒出,说明空气比水 (填“轻"或“重")。
(2)在杯底扎孔观察,发现:
①当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面 (填“上升”或“下降”)。
②请你在图甲和图乙的杯子中画出水面的位置
。
③图乙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19.(2021三上·杭州期末)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303班“天气”小组同学坚持观察,记录天气信息。下面是小科同学记录的11月第一周的天气日历,请完成以下问题。
(1)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云量、 、 、风速和风向等天气信息。根据题中可以发现,11月第一周的最高气温是 ,每天的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 。
(2)学习了“天气”单元,我知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非洲大草原每年5月到10月雨量充沛”这句话描述的是当地的气候特点
B.自制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说明此时吹的是北风
C.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0~ 12"共12个等级
(3)小科同学测量气温时,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
A.不固定地点测量 B.不固定时间测量 C.定时、定点测量
(4)读数时应该( )。
A.拿出温度计就读数
B.等气温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后再读数
C.在气温计液柱还在上升时就读数
(5)我还会读温度,如右侧图中的温度为 。
(6)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物体来判断风向。
①如操场上的风旗向东飘去,此时的风是 (填“东风”或“西风”),而风向标箭头朝 (填“东”或“西”)。
②风向袋,风从袋口吹到袋尾,所以 (填“袋口”或“袋尾”指向的是风向。若袋尾朝南,此时风是 (填“北风”或“南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达到0℃时,水会慢慢凝固变成冰。
2.【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水的温度到达100℃时,杯子里的水会沸腾,沸腾时有大量热气散出,水会剧烈汽化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会凝结变成我们看得见的小水滴,这就是杯口冒出的大量“白气”,而水不会变成白色。
3.【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把一张平整的白纸折成一个小兔子纸模型、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长了,纸和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产生新物质,属干物理变化。木头燃烧发光发热、冒烟,燃烧后变成了灰,说明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与水的变化不同。
4.【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蒸发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蒸发吸热。游泳上岸后,身体表面的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带走身体的热量,所以感觉格外冷。
5.【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由于温差较大,教室里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液化成小水珠在窗户上。
6.【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50毫升水最多能溶解大约18克食盐,多的食盐不会再溶解。
7.【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杯子中有未溶解的食盐,想要继续溶解食盐需要往杯子里加水,加快搅拌速度时加快溶解的方法,拿到阳光下晒会使水分蒸发。
8.【答案】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白糖溶解于水中会形成均匀稳定透明的溶液,所以糖水的各个部分都一样甜。
9.【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由于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具有流动性,能充满整个空间。所以有一瓶氧气,给病人用去一半后,还有一瓶。 A符合题意。
10.【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气体,会流动,可以被压缩,有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和同它质量相等的绿豆、回形针等物品相比,其体积要大得多。
11.【答案】C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有质量的,如果将吹鼓的气球放完气,质量会减小,小于5克。
12.【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篮球中,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使内部压力增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拍打时篮球能弹得很高,这主要是因为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
13.【答案】A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对流是冷、热不同的液体或气体相互对流传递热的。冷空调一般都装在房间上方,这样产生的冷空气下降,使得底部的热空气上升,可以更好地形成空气对流,加快制冷速度。
14.【答案】C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天空中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而成的。
15.【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制作“热气球”时,点燃蜡烛的目的是加热袋中的空气,形成热空气,让气球上升。
16.【答案】C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制作雨量器需要直筒透明的杯子,C符合题意。
17.【答案】(1)外焰;灯帽
(2)A
(3)B
(4)C
(5)B
(6)B
(7)C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1)在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用酒精灯的灯帽熄灭火焰。
(2)测量水温时,温度计放在被测的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3)水在沸腾时,水的温度会保持在100℃不变,称为水的沸点。
(4)酒精是非常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在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出灯外燃烧,可以采用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5)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6)在实验时,往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或得更低的温度。
(7)水在结冰过程中,形态会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会变大。
18.【答案】(1)没有湿;杯中的空气;轻
(2)上升;;杯底小孔有气泡冒出,纸团湿了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1)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能够占据一定的空间,实验中压杯入水,发现:①杯底的纸团没有湿。
②如果将杯口稍微向上倾斜放在水中,杯口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空气,气泡总是从水下往水面上冒出,说明空气比水轻。
(2)在杯底扎孔观察,发现:①当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面上升。
②图甲中手指按住小孔,水不会完全进入杯中,杯底有部分空间被空气占据,图乙中松开手指,空气从小孔中冒出,水逐渐把杯子填满了。
③图乙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杯底的小孔有气泡冒出,最终纸湿了。
19.【答案】(1)气温;降水量;20℃;下午2到3时
(2)C
(3)C
(4)B
(5)-11℃
(6)西风;西;袋口;北风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云量、降水、气温、风速和风向等天气信息。根据题中可以发现,11月第一周的最高气温是20℃,每天的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14时。
(2)A、“非洲大草原每年5月到10月雨量充沛”这句话描述的是当地的气候特点,具有规律性,时间较长,故A正确;
B、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自制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说明此时吹的是北风,故B正确;
C、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0~12”共13个等级,故C错误。
(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定时、定点测量。
(4)使用气温计读数时,应该等气温计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后再读数。
(5)图中温度计一个小格代表1℃,图中的液柱在0刻度以下过11个小格,是零下11摄氏度。
(6)①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操场上的风旗向东飘去,此时的风是从西边吹过来,是西风,而风向标箭头朝西。
②风向袋,风从袋口吹到袋尾,所以袋尾指向的是风向。若袋尾朝南,此时风是从北面吹过来,是北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