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03 12:00:3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0分)
1.(2022三上·吴兴期末)湿黑板,过一会儿就变干了,黑板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
A.水蒸发了 B.被黑板吸收了 C.水凝结了
【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所以,湿黑板,过一会儿就变干了,黑板上的水蒸发了。
2.(2022三上·吴兴期末)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  )。
A.水中没有产生气泡
B.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C.水面之上不能看到“白气”
【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时温度会保持在100℃不变,称为水的沸点。
3.(2022三上·吴兴期末)水放在(  )的环境下会结冰。
A.0℃以下 B.0℃以上 C.常温
【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到达0℃时,水会结冰。
4.(2022三上·吴兴期末)用橡皮筋在结冰试管的冰面做标记(如图) ,试管中的冰融化后,水面会在(  )。
A.橡皮筋位置 B.橡皮筋上方 C.橡皮筋下方
【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融化后体积变小,所以冰融化后,水面会在做标记的橡皮筋下方。
5.(2022三上·吴兴期末)“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一份一份地加食盐
B.两杯水的量要一样
C.可以在前一份食盐没有完全溶解时加入第二份食盐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做“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中,我们要一份一份地加食盐,等到一份完全溶解之后再加另一份,除食盐和小苏打外,其他全部条件都要相同,包括两杯水的量要相同。
6.(2022三上·吴兴期末)常温下,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
A.相同
B.不同,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C.不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
【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常温下,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的溶解能力要强于小苏打。
7.(2022三上·吴兴期末)在研究“食盐溶解快慢与搅拌的关系”时,下列做法合理的(  )。
A.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进行实验
B.一杯多加些食盐,一杯少加些食盐
C.一杯搅拌,另一杯不搅拌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研究“食盐溶解快慢与搅拌的关系”时,由于是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只有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8.(2022三上·吴兴期末)为了让冰糖在水中溶解得快些,可以怎么做?(  )
A.用开水冲泡、不搅拌、不切碎冰糖
B.用温水冲泡、搅拌、切碎冰糖
C.用开水冲泡、搅拌、切碎冰糖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碾碎,所以用开水冲泡、搅拌、切碎冰糖可以让冰糖在水中溶解的更快。
9.(2022三上·吴兴期末)分离食盐水和沙,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
A.用筛子筛 B.用磁铁吸 C.过滤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沙不能溶解于水中,所以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水和沙。
10.(2022三上·吴兴期末)下列与“纸折成纸飞机”的变化类似的是(  )。
A.木头做成桌子 B.竹子编成篮子 C.A和B都是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纸折成纸飞机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本质没有发生变化,木头做成桌子、竹子编成篮子也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本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A、B都是。
11.(2022三上·吴兴期末)充气的长条气球可以扎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右图),说明空气(  )。
A.很轻 B.无固定形状 C.无色、无味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气球可以扎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说明空气无固定形状。
12.(2022三上·吴兴期末)在水中放一个乒乓球,用一个底部有孔的杯子倒扣住乒乓球,然后用气简向杯中充气,将出现(  )的现象。
A. B. C.
【答案】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用打气筒向杯中充气后,由于空气可以占据空间,杯子里的水会慢慢下降,所以乒乓球会随水位下降。C符合题意。
13.(2022三上·吴兴期末)用注射器抽取一部分空气后,用橡胶塞堵住管口,用力推活塞(如图),(  )。
A.活塞不能推动
B.活塞可以推到底
C.活塞能推动,但不能推到底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由于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为0,所以活塞可以推动,但不能推到底。
14.(2022三上·吴兴期末)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  )。
A.空气微粒数量变少
B.空气微粒数量变多
C.空气微粒间的距离变小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空气微粒组成的,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空气微粒的数量和大小没有改变,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小了。
15.(2022三上·吴兴期末)一个天平左边的桶内是充了气的皮球,右边的桶内是若干绿豆,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右图)。取出皮球,再打入25筒空气,再放入桶内,发现(  )。
A.仍然保持平衡 B.皮球一端往下沉 C.皮球一端往上翘
【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有质量的,皮球里再打入25筒空气后,皮球的一端会下沉。
16.(2022三上·吴兴期末)在自制“热气球”实验中,塑料袋会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占空间 B.空气受热上升 C.空气会流动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塑料袋模拟热气球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加热空气,用塑料袋罩在蜡烛上,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从而带动塑料袋升空。
17.(2022三上·吴兴期末)做自制“热气球”的实验时,需要用纸筒罩住蜡烛(如图),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  )
A.让“热气球”保持结构完整
B.美观
C.集中加热空气并防止塑料袋被烫坏
【答案】C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做自制“热气球”的实验时,需要用纸筒罩住蜡烛 ,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加热空气并防止塑料袋被烫坏。
18.(2022三上·吴兴期末)风扇可以给我们送风,主要因为(  ) 。
A.空气会流动 B.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C.空气质量小
【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风扇可以给我们送风,主要因为空气会流动。
19.(2022三上·吴兴期末)做“风的模拟”实验时(如图),点燃盒中蜡烛,可以观察到(  )。
A.盒左侧洞口的蚊香烟雾往左飘
B.盒左侧洞口的蚊香烟雾往右飘
C.盒上侧洞口的纸条不动
【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就是流动的空气,因为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需要借助物品来感受风的存在。在做风的模拟实验中。蚊香的作用是借助蚊香的烟雾观察空气的流动。点燃盒中蜡烛,盒内空气温度高,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从左侧洞口进入,观察到盒左侧洞口的蚊香烟雾往右飘。
20.(2022三上·吴兴期末)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流动可以用来发电
B.人类呼吸离不开空气
C.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被我们看到、摸到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流动形成风,风力可以发电,A正确;人类包括其他动物的呼吸都离不开空气,B正确;空气无色无味透明看不到也摸不着,C错误。
21.(2022三上·吴兴期末)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的自然现象。
A.大气圈中 B.大气圈外 C.太空里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22.(2022三上·吴兴期末)使用气温计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读数(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B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在使用气温计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视,乙是正确的。
23.(2022三上·吴兴期末)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中午12点 B.下午2点左右 C.下午4点左右
【答案】B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一天中天气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清晨日出前温度最低,下午两点左右温度最高。
24.(2022三上·吴兴期末)下列气温计显示的数值,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A、读作:三十八摄氏度;写作:38℃,A的读法错误。
B、读作:零摄氏度;写作:0℃,B的写法错误。
C、读作:零下五摄氏度;写作:-5℃。C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
25.(2022三上·吴兴期末)小科用自制的风旗测风向,观察到风旗向东飘,此时的风向为(  )。
A.东风 B.南风 C.西风
【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旗飘动方向与风向相反,所以风旗向东飘,风向为西风。
26.(2022三上·吴兴期末)下列(  )容器适合用来制作雨量器。
A. B. C.
【答案】B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适合制作雨量器的容器为直筒、透明杯子,所以B符合题意。
27.(2022三上·吴兴期末)小明测得某天24小时的降雨量为34毫米,根据24小时降雨量的等级标准,可以判断那天的降雨量等级为(  )。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的降雨量 小于10毫米 10~24.9毫米 25~49.9毫米 50~99.9毫米 100~249.9毫米 大于等于250毫米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答案】C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根据降雨量等级表,降雨量为34毫米时,降雨量等级为大雨。
28.(2022三上·吴兴期末)观察云量时,发现天空中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可以用(  )符号来记录。
A. B. C.
【答案】B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气象学家根据云量的多少,将天气分为阴、多云、晴。天空中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此时为阴天,用来记录。
29.(2022三上·吴兴期末)通过整理天气日历,不能了解到(  )
A.这一个月以来的气温变化
B.这一个月以来的降雨量情况
C.下一个月的风向和风速
【答案】C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通过整理天气日历,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一个月以来的气温变化、降雨量情况等,但无法对下一个月的风向和风速作出预测。
30.(2022三上·吴兴期末)天气预报说明天小雨,气温0℃~5℃,风力5~6级。明日适合(  )。
A.去室外散步 B.穿薄衬衫外出 C.在家看书听音乐
【答案】C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天气预报说明天小雨,气温0℃~5℃,风力5~6级,有雨不适合去室外散步。气温低,不适合穿薄衬衫外出,这样的天气适合在家看书听音乐。
二、附加题(共10分) 天宫课堂开课啦! 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液体表面张力、浮力消失、泡腾片实验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三年级的小科同学在看了直播课后有了很多思考,你结合所学知识能和他一起分析分析吗?
31.(2022三上·吴兴期末)在太空实验中,王亚平阿姨为我们演示了泡腾片实验(如右图),泡腾片的物质形态是(  )。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答案】C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通常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固体、气体、液体三类。固体有一定的质量、体积和形状;液体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占据一定的空间,但是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泡腾片是一种新颖片剂,它含有泡腾崩解剂,把泡腾片放入水中以后,在泡腾崩解剂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气泡,这种气泡是二氧化碳,泡腾片的物质形态是固体。
32.(2022三上·吴兴期末)通过观看,小科同学知道了太空中没有空气。太空是一个高真空、微重力的环境。月球上也是这样的环境。所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可以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在月球上生活
B.风旗在太空环境下无法飘动
C.我们可以在月球上做“热气球”实验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通过观看,小科同学知道了太空中没有空气。太空是一个高真空、微重力的环境。月球上也是这样的环境。我们不能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在月球上生活,没有空气,没有风,风旗在太空环境下无法飘动,我们不可以在月球上做“热气球”实验。
33.(2022三上·吴兴期末)最后小科提出了一个疑问:“太空中也会有和地球上一样的雨、雪、风等天气变化吗?”请你说说自己的想法(先判断,再说原因)。
【答案】不会。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里的自然现象,太空中没有大气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太空中没有空气,太空是一个高真空、微重力的环境,没有风,不存在雨、雪、风等天气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0分)
1.(2022三上·吴兴期末)湿黑板,过一会儿就变干了,黑板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
A.水蒸发了 B.被黑板吸收了 C.水凝结了
2.(2022三上·吴兴期末)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  )。
A.水中没有产生气泡
B.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C.水面之上不能看到“白气”
3.(2022三上·吴兴期末)水放在(  )的环境下会结冰。
A.0℃以下 B.0℃以上 C.常温
4.(2022三上·吴兴期末)用橡皮筋在结冰试管的冰面做标记(如图) ,试管中的冰融化后,水面会在(  )。
A.橡皮筋位置 B.橡皮筋上方 C.橡皮筋下方
5.(2022三上·吴兴期末)“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一份一份地加食盐
B.两杯水的量要一样
C.可以在前一份食盐没有完全溶解时加入第二份食盐
6.(2022三上·吴兴期末)常温下,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
A.相同
B.不同,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C.不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
7.(2022三上·吴兴期末)在研究“食盐溶解快慢与搅拌的关系”时,下列做法合理的(  )。
A.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进行实验
B.一杯多加些食盐,一杯少加些食盐
C.一杯搅拌,另一杯不搅拌
8.(2022三上·吴兴期末)为了让冰糖在水中溶解得快些,可以怎么做?(  )
A.用开水冲泡、不搅拌、不切碎冰糖
B.用温水冲泡、搅拌、切碎冰糖
C.用开水冲泡、搅拌、切碎冰糖
9.(2022三上·吴兴期末)分离食盐水和沙,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
A.用筛子筛 B.用磁铁吸 C.过滤
10.(2022三上·吴兴期末)下列与“纸折成纸飞机”的变化类似的是(  )。
A.木头做成桌子 B.竹子编成篮子 C.A和B都是
11.(2022三上·吴兴期末)充气的长条气球可以扎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右图),说明空气(  )。
A.很轻 B.无固定形状 C.无色、无味
12.(2022三上·吴兴期末)在水中放一个乒乓球,用一个底部有孔的杯子倒扣住乒乓球,然后用气简向杯中充气,将出现(  )的现象。
A. B. C.
13.(2022三上·吴兴期末)用注射器抽取一部分空气后,用橡胶塞堵住管口,用力推活塞(如图),(  )。
A.活塞不能推动
B.活塞可以推到底
C.活塞能推动,但不能推到底
14.(2022三上·吴兴期末)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  )。
A.空气微粒数量变少
B.空气微粒数量变多
C.空气微粒间的距离变小
15.(2022三上·吴兴期末)一个天平左边的桶内是充了气的皮球,右边的桶内是若干绿豆,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右图)。取出皮球,再打入25筒空气,再放入桶内,发现(  )。
A.仍然保持平衡 B.皮球一端往下沉 C.皮球一端往上翘
16.(2022三上·吴兴期末)在自制“热气球”实验中,塑料袋会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占空间 B.空气受热上升 C.空气会流动
17.(2022三上·吴兴期末)做自制“热气球”的实验时,需要用纸筒罩住蜡烛(如图),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  )
A.让“热气球”保持结构完整
B.美观
C.集中加热空气并防止塑料袋被烫坏
18.(2022三上·吴兴期末)风扇可以给我们送风,主要因为(  ) 。
A.空气会流动 B.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C.空气质量小
19.(2022三上·吴兴期末)做“风的模拟”实验时(如图),点燃盒中蜡烛,可以观察到(  )。
A.盒左侧洞口的蚊香烟雾往左飘
B.盒左侧洞口的蚊香烟雾往右飘
C.盒上侧洞口的纸条不动
20.(2022三上·吴兴期末)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流动可以用来发电
B.人类呼吸离不开空气
C.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被我们看到、摸到
21.(2022三上·吴兴期末)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的自然现象。
A.大气圈中 B.大气圈外 C.太空里
22.(2022三上·吴兴期末)使用气温计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读数(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23.(2022三上·吴兴期末)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中午12点 B.下午2点左右 C.下午4点左右
24.(2022三上·吴兴期末)下列气温计显示的数值,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
A. B. C.
25.(2022三上·吴兴期末)小科用自制的风旗测风向,观察到风旗向东飘,此时的风向为(  )。
A.东风 B.南风 C.西风
26.(2022三上·吴兴期末)下列(  )容器适合用来制作雨量器。
A. B. C.
27.(2022三上·吴兴期末)小明测得某天24小时的降雨量为34毫米,根据24小时降雨量的等级标准,可以判断那天的降雨量等级为(  )。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的降雨量 小于10毫米 10~24.9毫米 25~49.9毫米 50~99.9毫米 100~249.9毫米 大于等于250毫米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28.(2022三上·吴兴期末)观察云量时,发现天空中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可以用(  )符号来记录。
A. B. C.
29.(2022三上·吴兴期末)通过整理天气日历,不能了解到(  )
A.这一个月以来的气温变化
B.这一个月以来的降雨量情况
C.下一个月的风向和风速
30.(2022三上·吴兴期末)天气预报说明天小雨,气温0℃~5℃,风力5~6级。明日适合(  )。
A.去室外散步 B.穿薄衬衫外出 C.在家看书听音乐
二、附加题(共10分) 天宫课堂开课啦! 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液体表面张力、浮力消失、泡腾片实验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三年级的小科同学在看了直播课后有了很多思考,你结合所学知识能和他一起分析分析吗?
31.(2022三上·吴兴期末)在太空实验中,王亚平阿姨为我们演示了泡腾片实验(如右图),泡腾片的物质形态是(  )。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32.(2022三上·吴兴期末)通过观看,小科同学知道了太空中没有空气。太空是一个高真空、微重力的环境。月球上也是这样的环境。所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可以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在月球上生活
B.风旗在太空环境下无法飘动
C.我们可以在月球上做“热气球”实验
33.(2022三上·吴兴期末)最后小科提出了一个疑问:“太空中也会有和地球上一样的雨、雪、风等天气变化吗?”请你说说自己的想法(先判断,再说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所以,湿黑板,过一会儿就变干了,黑板上的水蒸发了。
2.【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时温度会保持在100℃不变,称为水的沸点。
3.【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到达0℃时,水会结冰。
4.【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融化后体积变小,所以冰融化后,水面会在做标记的橡皮筋下方。
5.【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做“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中,我们要一份一份地加食盐,等到一份完全溶解之后再加另一份,除食盐和小苏打外,其他全部条件都要相同,包括两杯水的量要相同。
6.【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常温下,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的溶解能力要强于小苏打。
7.【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研究“食盐溶解快慢与搅拌的关系”时,由于是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只有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8.【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碾碎,所以用开水冲泡、搅拌、切碎冰糖可以让冰糖在水中溶解的更快。
9.【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沙不能溶解于水中,所以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水和沙。
10.【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纸折成纸飞机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本质没有发生变化,木头做成桌子、竹子编成篮子也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本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A、B都是。
11.【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气球可以扎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说明空气无固定形状。
12.【答案】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用打气筒向杯中充气后,由于空气可以占据空间,杯子里的水会慢慢下降,所以乒乓球会随水位下降。C符合题意。
13.【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由于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为0,所以活塞可以推动,但不能推到底。
14.【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空气微粒组成的,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空气微粒的数量和大小没有改变,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小了。
15.【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有质量的,皮球里再打入25筒空气后,皮球的一端会下沉。
16.【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塑料袋模拟热气球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加热空气,用塑料袋罩在蜡烛上,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从而带动塑料袋升空。
17.【答案】C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做自制“热气球”的实验时,需要用纸筒罩住蜡烛 ,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加热空气并防止塑料袋被烫坏。
18.【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风扇可以给我们送风,主要因为空气会流动。
19.【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就是流动的空气,因为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需要借助物品来感受风的存在。在做风的模拟实验中。蚊香的作用是借助蚊香的烟雾观察空气的流动。点燃盒中蜡烛,盒内空气温度高,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从左侧洞口进入,观察到盒左侧洞口的蚊香烟雾往右飘。
20.【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流动形成风,风力可以发电,A正确;人类包括其他动物的呼吸都离不开空气,B正确;空气无色无味透明看不到也摸不着,C错误。
21.【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22.【答案】B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在使用气温计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视,乙是正确的。
23.【答案】B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一天中天气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清晨日出前温度最低,下午两点左右温度最高。
24.【答案】C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A、读作:三十八摄氏度;写作:38℃,A的读法错误。
B、读作:零摄氏度;写作:0℃,B的写法错误。
C、读作:零下五摄氏度;写作:-5℃。C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
25.【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旗飘动方向与风向相反,所以风旗向东飘,风向为西风。
26.【答案】B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适合制作雨量器的容器为直筒、透明杯子,所以B符合题意。
27.【答案】C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根据降雨量等级表,降雨量为34毫米时,降雨量等级为大雨。
28.【答案】B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气象学家根据云量的多少,将天气分为阴、多云、晴。天空中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此时为阴天,用来记录。
29.【答案】C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通过整理天气日历,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一个月以来的气温变化、降雨量情况等,但无法对下一个月的风向和风速作出预测。
30.【答案】C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天气预报说明天小雨,气温0℃~5℃,风力5~6级,有雨不适合去室外散步。气温低,不适合穿薄衬衫外出,这样的天气适合在家看书听音乐。
31.【答案】C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通常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固体、气体、液体三类。固体有一定的质量、体积和形状;液体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占据一定的空间,但是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泡腾片是一种新颖片剂,它含有泡腾崩解剂,把泡腾片放入水中以后,在泡腾崩解剂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气泡,这种气泡是二氧化碳,泡腾片的物质形态是固体。
32.【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通过观看,小科同学知道了太空中没有空气。太空是一个高真空、微重力的环境。月球上也是这样的环境。我们不能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在月球上生活,没有空气,没有风,风旗在太空环境下无法飘动,我们不可以在月球上做“热气球”实验。
33.【答案】不会。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里的自然现象,太空中没有大气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太空中没有空气,太空是一个高真空、微重力的环境,没有风,不存在雨、雪、风等天气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