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3节 摩擦力
一、单选题
1.小君在课间活动时踢键子,若考虑空气阻力,则对键子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
A.上升过程始终受到向上的力 B.最高点时不受到力
C.下落过程合力大于重力 D.上升过程合力大于下落过程合力
2.“众人划桨开大船”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那么几个人同时施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合力 ( )
A.一定比每一个分力大 B.一定比每一个分力小
C.一定等于每一个分力 D.不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3.关于摩擦力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擦对生产生活总是不利的 B.摩擦力只能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
C.摩擦力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D.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到摩擦力
4.如图所示,窗户上有一只壁虎,当壁虎沿着窗户的对角线斜向上匀速直线爬行时,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
A.倾斜向上 B.倾斜向下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5.如图所示,用力F=30N,按住一重G=10N的木块压在墙壁上静止不动,当不断地增大压力F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将会 (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6.小明用水平力按着一重力的木块在竖直墙壁上沿墙些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
A.8N,竖直向上 B.3N,竖直向下 C.5N,竖直向上 D.8N,竖直向下
7.如图所示,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以1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2m后,撤去水平拉力,该物体又向前运动了0.3m后停了下来。则 ( )
A.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的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减小
B.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的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C.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物体在匀速运动及减速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始终为20N
8.在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取下面中的哪两个 (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甲与丁 D.丙与丁
9.如图1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图2是某次实验开始拉木块直到木块匀速直线滑动的F﹣t图像,其中0~t1时间内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 ( )
A.要让木块从静止到运动至少要2.0N的拉力
B.如果测力计示数为2N,木块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t1﹣t2时间内,滑动摩擦力为2.0N
D.t1﹣t2时间内,木块做减速运动
10.如图,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尺寸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要求的弹簧测力计,验证哪一个的下表面更加粗糙。小明和小群分别设计了实验:
小明的设计: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再水平匀速拉动铁块,记下示数F2;比较F1和F2的大小,判断粗糙程度。
小群的设计: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二者一起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再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铁块使二者一起匀速直线运动,记下示数F2;比较F1和F2的大小,判断粗糙程度。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小明的设计更合理,若F1>F2说明木块更粗糙 B.小明的设计更合理,若F1>F2说明铁块更粗糙
C.小群的设计更合理,若F1>F2说明木块更粗糙 D.小群的设计更合理,若F1>F2说明铁块更粗糙
11.汽车轮胎每隔一定时间要进行更换,除了与轮胎橡胶的老化有关外,还与轮胎花纹磨损有关,每个轮胎的胎面凹槽都有一个磨损极限的标识,建议轮胎磨损厚度至距离凹槽最深处6mm时更换,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与其目的相同的是 ( )
A.给机器转动部分涂抹润滑油 B.轴承中装有滚珠
C.滑冰场的工作人员经常打扫冰面使它平整 D.运动鞋底刻有花纹
12.如图所示的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市民出行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对于它的使用,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 ( )
A.转动部分加装滚动轴承 B.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闸皮
C.刹车时用力捏闸 D.轮胎上的花纹
二、实验题
1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实验室有一个较长且光滑程度一致的木板、一个带钩的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进行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木块放置方式 弹簧测力计示数
1 平放
2 侧放
3 竖放
(1)为完成本实验,他选用的木块应该是______;
A.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
B.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C.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正方体
D.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2)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摩擦力;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14.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______运动,依据______的原理,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甲、丙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反思与评价:
①小明发现在测量摩擦力的过程中,实际操作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大时小,请分析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在得出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后,小明想知道实验室所用铁块和铝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在正确测量摩擦力的前提下,对比如图两图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比较出铁块和铝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木板的粗糙程度完全相同)。
三、作图题
15.如图所示,木箱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木箱A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点A为力的作用点)。
16.如图,用力F拉着物体向右运动,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G和摩擦力的示意图。为物体的重心,将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点都画在重心处。
四、综合题
17.寒假假期里,小聪一家人去郑州探亲。一家人先驾驶小汽车到商丘站,然后乘坐高铁去郑州。小汽车行驶途中小聪观察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并通过观察手表得知此时的时间为12∶30。从宁波到太原南的G3137次高铁列车部分时刻表如表所示。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宁波 始发站 07∶22 0
商丘 13:05 13:12 973
郑州 14:36 14:46 1184
太原南 17:56 终点站 1620
(1)小聪携带的礼物从商丘抵达郑州后其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坐在行驶的小汽车上的小聪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汽车轮胎表面的花纹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通过计算说明小聪一家人能否赶上G3137次列车________。G3137次列车从商丘站到郑州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______?(结果保留整数)
(3)若G3137次列车向着山崖以4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3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则听到回声时列车距山崖的距离是多少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8.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0~2s,物体没有推动,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s,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推力等于摩擦力
理由:______。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详解】A.毽子上升,是因为毽子具有惯性,上升过程不会受到向上的力,空气阻力的方向是向下的,重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故A错误;
B.毽子在最高点时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错误;
C.下落过程中,毽子向下做加速运动,合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合力大小为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差,合力小于重力,故C错误;
D.上升过程中,合力等于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和,所以此时的合力要大于下落过程合力,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那么几个人同时施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若力的方向都相同,则合力会大于每一个分力,若方向不同,则合力的大小与分力大小无法判定,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A.摩擦力并不总是有害的,走路时,人们是靠摩擦来完成的,属于有益摩擦,故A错误;
B.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只能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故B正确;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相对运动的。既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当摩擦力作为动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而作为阻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
D.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由于壁虎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壁虎所受合力为0,在竖直平面内壁虎受重力、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上,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木块静止不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则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大小也等于10N,方向竖直向上;当不断地增大压力F时,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与重力仍然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木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将会不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详解】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竖直向下,摩擦力竖直向上;木块受到的重力是5N,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等于5N,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ABD.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以1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水平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N。撤去拉力后,该物体又向前运动了0.3m后停了下来,在此过程中该物体仍相对地面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由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撤去拉力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均不变,故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20N。故A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撤去拉力后,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停止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详解】要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不变,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所以应选择乙、丙两次实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A.由图像知道,0~t1时间内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由此可知当时间为t1时,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所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2.3N的水平拉力,故A错误;
B.由图像知道,t2之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
F=f=2N
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木块可能静止(还没拉动)、可能匀速运动,故B错误;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t1时间后木块开始运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与t2之后摩擦力相等,为2N,故C正确;
D.t1﹣t2时间段内,水平方向拉力F大于摩擦力,所以,物体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AB.实验中要控制压力不变,但木块与铁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一定相同,分别拉动木块和铁块,无法比较。故小明设计不合理,故AB错误;
CD.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1;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铁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2;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若F1>F2,则木块下表面更粗糙;若F1故选C。
11.D
【详解】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A.给机器转动部分涂抹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轴承中装有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滑冰场的工作人员经常打扫冰面使它平整,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鞋底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A
【详解】A.转动部分加装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闸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轮胎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3. B 小于 无关
【详解】(1)[1]实验目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必须保证压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只有各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边长不同的长方体才能满足条件,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当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时,挂钩受到重力作用,零点远离拉环;当弹簧测力计水平使用时,挂钩的重力对测量没有影响,零点靠近拉环,所以弹簧测力计在竖直调零,在水平拉动木块时,测量的力小于实际的滑动摩擦力。
(3)[3] 由表格数据可知,小明的实验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只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可得到的结论为:滑动摩擦力大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14.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压力大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 接触面各部分粗糙程度不均匀或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没有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能
【详解】(1)[1][2]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3]甲、乙两个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
[4]甲、丙两个实验,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5]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示数时大时小,说明摩擦力不断发生变化,又压力大小不变,所以可能是由接触面各部分粗糙程度不均匀造成的或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没有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造成的。
[6]甲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丙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说明甲中滑动摩擦力大于丙中摩擦力,而甲图中对支持面的压力较小,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可知,铝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比铁块的大。
15.
【详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A点出发,作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直线,在箭头末端标上符号G,表示重力的示意图;木箱相对于斜面有下滑的趋势,因此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从A点出发,作一条带箭头的沿斜面向上的直线,在箭头末端标上符号f,表示摩擦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6.
【详解】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则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点都画在重心处,由此画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7. 不变 运动 增大 能 151km/h 450m
【详解】解:(1)[1]小聪携带的礼物从商丘抵达郑州后,礼物的地理位置发生改变,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其质量不变。
[2]坐在行驶的小汽车上的小聪与交通标志牌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以坐在行驶的小汽车上的小聪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是运动。
[3]小汽车轮胎表面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2)[4]由交通标志牌可知,从标志牌到商丘站的路程为15km,该路段限速60km/h,由得,从标志牌到达商丘站的最短时间
到达商丘站的时间是12∶45,对照列车时刻表可知,小聪一家人能赶上G3137次列车。
[5]G3137次列车从商丘站行驶到郑州站的时间
由列车时刻表可知,G3137次列车从商丘站行驶到郑州站的里程
G3137次列车从商丘站行驶到郑州站的平均速度
(3)[6]由得,3s内声音通过的距离
列车通过的距离
听到回声时列车距山崖的距离
答:(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聪一家人能赶上G3137次列车;G3137次列车从商丘站到郑州站的平均速度是151km/h;
(3)听到回声时列车距山崖的距离是450m。
18. D 见解析
【详解】[1][2]A.由图像可知,0~2s,物体没有推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错误;
BCD.由v﹣t图像可知,在4~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F﹣t图像可知,在4~6s拉力为2N,由平衡条件可得滑动摩擦力
由v﹣t图像可知,物体在2~4s做匀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是2N,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反,即向左。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