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 主备人:
燕歌行
教学目标:1.通过初步诵读诗歌,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通过诵读诗歌,深入感受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重点)
3.赏析并掌握诗歌的艺术技巧。(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每当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候,总有一些英雄冲在最前面,不惜生命的代价捍卫着祖国的利益和尊严,自古以来,皆是如此。今天,我们来学习盛唐边塞诗人高适的《燕歌行(并序)》,感受古代男儿烽火狼烟中的家国情怀。(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深入感受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重点)
3.赏析并掌握诗歌的艺术技巧。(难点)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阅读课文《燕歌行》,圈点勾画出自己不理解、不懂的字、词、句。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自学指导(一):(8分钟)
1.朗读诗歌,了解作者、背景及相关文学常识。
2.男儿本自重横行,横行二字有何深意?
3.描写敲鼓行军有何深意,请分析?
4.“校尉羽书飞瀚海”,分析“飞”“照”二字?
自学指导(二):(6分钟)
1.结合诗句,分析战败原因?
2.本段描写中有什么手法,请分析?
3.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一)1.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背景:自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开元十五年(727年),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常识:唐代边塞诗的顶峰: “高岑”
王昌龄:善于刻画类型化的边疆风光和营造苍凉悲怨的情调,他的边塞诗统一于情绪的一致性。
岑参:擅长描绘具体而奇特的塞外景象,他的边塞诗统一于描写的一致性。
就表现目的而言接近王昌龄:注重人的内心世界,边塞风景只是某种内在感情的具体呈现
2.“横行”,就意味着恃勇轻敌。
3. 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
4.“飞”字烘托了军情危急:照写“残贼”乃有如此盛大威势。
(二)1.恃勇轻敌,无险可守,将帅贪乐,敌人强大等。
2.对比、渲染。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3.慨叹征战之苦,谴责、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对士兵悲悯和礼赞
4.(1)运用正歌和副歌的形式。诗歌共三节,每一节都由正歌和副歌组成。正歌分别描写了意大利的美好景物、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迷娘返回故国途中所见的景物。副歌则抒发了强烈的故国之思。正歌所描写的景物是副歌所抒发情感的基础,正歌和副歌相互配合,寓情于景,相得益彰,把感情的抒发推向极致。
(2)运用重章叠唱的表达技巧。加强了询问的力度,加深了思念的程度;不仅使诗歌的思想内容增大,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3)意象鲜明,意境优美。诗歌选取的意象带有鲜明的意大利景物的特色,而且同是意大利景物,三节诗歌所选的意象的特点是不同的:第一节的景物高洁、宁静,第二节的景物庄严、肃穆,第三节的景物神秘、古朴。同时,诗歌中,意象和迷娘的情感完美融合,构成了优美的意境。
课堂小结,构建思维导图。
这首诗描写了战士们慷慨出征、浴血奋战的情景,高度赞美了战土们保家卫国、不计个人得失的战斗精神,同时也讽刺了将领们好大喜功、不顾战士死活的昏庸与自私。
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唐代边塞诗的顶峰: “高岑”
王昌龄:善于刻画类型化的边疆风光和营造苍凉悲怨的情调,他的边塞诗统一于情绪的一致性。
岑参:擅长描绘具体而奇特的塞外景象,他的边塞诗统一于描写的一致性。
就表现目的而言接近王昌龄:注重人的内心世界,边塞风景只是某种内在感情的具体呈现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
1.朝廷军队战败,作为监察御史的你将要上奏疏进谏、弹劾,请草拟奏疏提纲。要求100字左右。
2.作为唐朝军队的主簿的你,幸运突围,请将这段征战过程简单梳理,写一篇报道提纲。要求100字左右。
九、课后作业
1.把新授课所学的内容再看一遍。
2.把新授课所涉及的该背诵的内容背会,默写一遍,交给课代表,课代表交给老师。
3.把本节课的错题上错题本。
4.把本节课没做完的题做完。
5.把所有资料上的题做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