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寓言二则 1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寓言二则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09 18:0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21.寓言两则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教时 第 1 教时 教师 徐洁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8个。积累词语8个。会写5个字。2、读通课文,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卖矛、盾人的语言和偷铃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4、在阅读的过程中,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
教学难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ppt。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讲) 学生活动(练) 调整意见
引入 1、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21课------(媒体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2、师: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的意思,听明白了吗?让我们再把课题读一读。(齐读) 读课题,知道什么是寓言。
过程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寓言故事中出现的两个人,老师把他们请来了!2、(媒体出示图片)问:你们看,他是-----(生:卖矛和盾的人)他是------(生:他是偷铃的人)3、出示课题,学习生字:矛 盾(看图理解) 掩(做动作) 盗(理解)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交流识字方法并出示“矛”的书写顺序)4、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思考:这两个人有什么共同点?交流:傻 可笑 愚蠢二、研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朗读,思考:从哪些语句看出他们很傻呢?同桌一起读读课文,用——划出有关语句。2、学习生字并交流:零(换部首并归类) 锐 铛(共同点:金字旁)出示句子: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接着他又举起盾,向人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指导朗读 板书:夸口)出示句子: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现。可是他想:响声要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是就听不见了吗?(指导朗读)问:你觉得偷铃人可笑在哪里?(交流并板书:自欺欺人)3、男女分读以上句子,问:他们这种愚蠢的行为带来什么结果呢?快速读读课文,用曲线划出有关语句。板书:哑口无言(学习“哑”) 被人发现4男女分读两则寓言,完成练习。三、小结复习,了解寓意。1、师问:如果这两个人就在我们身边,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出示图片)2、交流,揭示寓意。自相矛盾: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掩耳盗铃:做事不要自欺欺人。3、语言实践:任选一则寓言,讲一讲故事的内容。拓展作业。 初读两则寓言,学习生字“矛,盾,掩”,理解两则寓言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点。深入读课文,划出他们傻的语句,学习生字“零,锐,铛”。交流,懂得寓意。1、拓展:(1)课后练习中的几则寓言故事你熟悉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后练习“写”中的1)(2)读一读:成语2、作业:(1)抄写词语:寓言、自相矛盾、叫卖、发觉、哑口无言、掩耳盗铃、夸口、铃铛(2)阅读课外读物《中国寓言故事》《中国成语故事大全》
课堂总结 自相矛盾: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掩耳盗铃:做事不要自欺欺人。
板书设计 21.寓言二则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夸口 自欺欺人哑口无言 被人发现
教学札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