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下物理 20.2开发新能源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九下物理 20.2开发新能源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03 14:0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20章第2节开发新能源同步练习
1、 下列能源中,最适合作新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答案:D
知识点:新能源
解析:解答: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环保,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很容易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此外还有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而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常规)能源,终将面临枯竭,人们正在积极寻找新的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
故选:D
分析:新能源是区别传统能源而言,传统能源主要是三大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天然气等.根据正在开发或利用的新能源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 关于核能及其利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核能属于一次能源
C.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聚合时所释放的能量
D.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答案:D
知识点:核能
解析: 解答:A、核燃料是越用越少的,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核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是一次能源,故B正确;
C、核能是指重核裂变或轻核发生聚变时释放出的能量,故C正确;
D、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
一次能源指的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二次能源指的是: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可以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核能是指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过程中由于能量损耗而释放出能量的现象;
核电站就是利用原子核的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3、 核能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有前途的新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能不能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B.利用核能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C.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D.自然界只有在人为条件下才能发生核聚变
答案:BD
知识点:核能
解析: 解答:A、核能在地球上的储量是一定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核电站发生泄漏时产生的核辐射会对人和生物造成伤害,故B错误;
C、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裂变进行发电的,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C正确;
D、人只是控制了核反应速度,不是只有人为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核聚变,故D错误。
故选:BD
分析: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开发核能可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和核燃料释放的能量大,而核能如果控制不好,会造成核辐射,并且核废料因具有放射性,故必须慎重处理;
核电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来发电的;
自然界除了人为的聚变反应外,太阳和许多恒星内部都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反应,并以光和热的形式将核能辐射出来。
4、如图所示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发电过程中,下列所述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
A.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D.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答案:B
知识点: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解析: 解答:在核反应堆中,核能转化为介质的内能,在汽轮机中蒸汽的内能转化为汽轮机的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输送到电网上,因此,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核能→水和蒸汽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故B正确。
故选:B
分析:结合流程图,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加热水,用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作为动力,推动蒸汽涡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弄清核反应堆、汽轮机、发电机中各自的能量转化情况,便可分析出整体的能量转化过程.
5、 铀核的裂变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的现象叫(  )
A.裂变 B.链式反应 C.聚变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答案:B
知识点: 核裂变
解析: 解答:用中子轰击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变成两个相差不大的原子核的现象叫做核裂变,同时,还会释放出2~3个中子,放出的中子又轰击其他重核,这样裂变将不断继续下去,这种的现象叫做链式反应。
故选B
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当铀原子核在裂变时,产生大量的热,并且同时放出2-3个中子,产生的中子继续轰击另外的铀核,引起新的裂变,如此下去,越来越多的铀核同时裂变,将产生越来越剧烈的反应,我们把反应叫做链式反应。
6、《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第八次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消除核武器与和平利用核能成为参会国讨论的焦点.关于原子弹与核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B.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C.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D.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答案:C
知识点: 核裂变
解析: 解答:原子弹与核电站都是利用了原子核的裂变释放能量。只不过原子弹是核裂变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的武器;而核电站是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率让能量得以缓慢释放,和平利用核能。
故选:C
分析:核裂变分为两种:可控链式反应和不可控链式反应。如果原子核的链式反应在可控制的核反应堆中进行,就可和平利用核能发电,若不加控制,就会发生原子弹爆炸。
7、 太阳中蕴藏无比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B.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的应用会严重污染环境 D.太阳核心利用裂变释放能量
答案:A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 解答:A、太阳能储量非常大,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现代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故A正确;
B、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太阳能无污染,是一种清洁能源,故C错误;
D、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太阳已稳定燃烧了50亿年,目前,它正处于壮年,要再过50亿年,才能燃尽自己的核燃料;
能源按照能否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新能源;
太阳内部进行着核聚变,由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释放出核能。
8、 下列能源是来自于太阳能的是(  )
A.潮汐能 B.地热能 C.天然气 D.核能
答案:C
知识点: 太阳能
解析: 解答:A、潮汐能和月亮有关,主要是由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的遗体转化来的,而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初都可以追溯到太阳能,故C符合题意;
D、核能又称原子能,指一些特殊物质在特殊条件下分裂或聚合,此时会产生惊人的能量。一般获得核能的途径为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除了地热能、潮汐能和原子核能以外,地球上所有其他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这是“广义太阳能”,以便与仅指太阳辐射能的“狭义太阳能”相区别.地球上很多能源都是间接来自太阳能,如现在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等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
9、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下述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能是核反应产生的
B.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太阳能的产物
D.自然界的风能、水能、潮汐能也都来自于太阳能
答案:D
知识点: 太阳能
解析: 解答:A、太阳能的产生是由于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热核聚变反应形成的,故A正确;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在植物体内储存,故B正确;
C、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的遗体转化来的,而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初都可以追溯到太阳能,所以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太阳能的产物,故C正确;
D、风能,水能都是因为地球吸收了太阳的能量形成的;潮汐能不是,是由地球和天体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太阳能是内部原子核聚变产生出来的能量,是清洁、安全、无污染的能源,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除了地热能、潮汐能和原子核能以外,地球上很多能源都间接来自太阳能,如现在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
10、 如图所示,太阳能路灯的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白天向灯杆中的蓄电池充电,而夜晚则由蓄电池给路灯供电.下列关于太阳能路灯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天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白天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时,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C.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向蓄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A
知识点: 太阳能的转化
解析: 解答:ABC、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直接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利用,也可以将多余的太阳能给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以便在晚上使用;所以在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是将太阳能→电能→化学能,故A正确,BC错误;
D、晚上蓄电池给探照灯供电,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再转化为光能使用,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太阳能电池板就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蓄电池是将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1、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关于能源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类大量使用太阳能不会导致温室效应
B.核能利用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应该关闭核电站
C.开发利用太阳能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唯一途径
D.修筑拦河坝建造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有百利而无一害
答案:A
知识点: 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解析: 解答:A、人类大量使用太阳能不会放出二氧化碳,不会导致温室效应,故A正确;
B、核燃料具有放射性,核泄漏会造成放射性的环境污染,危害性很大,可以加强安全措施,更好地使用核能,故B错误;
C、现在有若干的新能源,如核能、潮汐能、地热能等都是可以利用的,都是可以缓解能源危机的,故C错误;
D、修筑拦河坝建造水电站也会对沿河的水域环境造成影响,给河流通航造成影响等,因此不利影响也是存在的,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温室效应指的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较大,地球不断的从太阳中吸收热量,但不能很好的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导致地球的温度变高;太阳能的利用不会放出二氧化碳,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的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核泄漏会造成放射性的环境污染,但是,可以加强安全措施,更好地利用;
从辩证的思想考虑水电站的利与害;
原子核裂变会产生放射性污染,但核能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所以还是应该开发核能的。
12、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固态物质,因外形晶莹剔透,酷似冰块却能燃烧而得名,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下列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B.可燃冰的能量来自亿年前的太阳能
C.可燃冰是核聚变反应生成的 D.可燃冰燃烧时核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B
知识点: 未来的理想能源
解析: 解答:A、、“可燃冰”开发使用后,会越来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的遗体转化来的,而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初都可以追溯到太阳能,“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故B正确;
C、可燃冰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故C错误;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贮存于大海深处,其蕴藏量是地球上煤、石油的几百倍,因而是一种等待开发的巨大能源物质.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属于一次能源;
太阳能资源,不仅包括直接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而且也包括像所有的化石燃料、水能、风能、海洋能等间接的太阳资源,还应包括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下来的能量,即生物能.严格地说,除了地热能和原子核能以外,地球上所有其他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这是“广义太阳能”;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
可燃冰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13、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用于汽车的理想燃料是(  )
A.天然气 B.煤 C.氢气 D.汽油
答案:C
知识点: 未来的理想能源
解析: 解答:天然气、煤、汽油燃烧时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能形成温室效应,氢气的燃烧生成物只有水,不会污染环境,并且热值很大,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故选:C
分析:未来的理想能源,应从对环境污染最小或没有污染方面选择,从清洁能源的角度来分析各个选项。
14、下列关于核能开发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开发核能会带来可怕的核泄漏,产生放射性污染,所以人类应停止开发核能
B.核能是一种稳定、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其它新能源不可能替代的
C.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发核能是利用可控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D.核反应堆是一种能够控制的链式反应装置,地震等自然灾害不会对它造成影响
答案:C
知识点: 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核能.
解析: 解答:A、核能是把“双刃剑”,但只要科学加以开发,完全可以造福人类.核泄漏造成的核辐射会使周边环境严重污染,但合理开发核能能解决人类能源危机,故A错误;
B、核能是一种相对较为清洁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时释放的大量能量来发电的,是可控制的.符合题意;
D、核反应堆是利用吸收中子等方式控制原子核的链式反应,让反应缓慢进行;在运行中要求严密封闭,但若遇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可能会产生核泄露,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核聚变和裂变都能释放能量,但聚变不容易控制,所以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核反应堆工作时会放出能量,也会产生射线,会对人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故任何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两面性,核能也不例外,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清洁、安全、经济等特点都是其他能源与其无法相比的;而其缺点也是存在的,如核辐射污染、核废料污染也都是极为严重的。
15、我国核能利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核能属于 (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主要是将核能转变为 能。核电站使用过的核燃料称为核废料,由于核废料具有放射性,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答案:不可再生| 电
知识点: 核能
解析: 解答:核能属于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核能→水和蒸汽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核污染主要是指核燃料或核废料具有放射性,因此一般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故答案为:不可再生; 电
分析: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像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这类化石或矿物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这类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加热水,用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作为动力,推动蒸汽涡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的。
16、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一是原子核的 ,二是原子核的 ,核潜艇和核动力航母运用的核能是核 。
答案:裂变|聚变|裂变
知识点: 核能;核裂变
解析: 解答:获得核能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原子核裂变,二是原子核聚变;
由于核裂变是可控的,故潜艇中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过程中释放核能,再转化成电能和机械能推动潜艇前进的。
故答案为:裂变;聚变;裂变
分析:核能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但是又有区别,裂变分为两种:可控链式反应和不可控链式反应,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如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提供能量的,对于核聚变过程不可控,如氢弹爆炸就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
17、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军事战略上对敌人有着极大的震慑力。它的原理就是核裂变,这里的“核”指的就是原子核,它是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 组成的。
答案:质子|中子
知识点: 核裂变;原子的核式模型
解析: 解答: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所有质量。
故答案为:质子;中子
分析:应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所有质量;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18、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其中一部分被大地吸收了,温度升高,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了,那么大地吸收的那一部分太阳能转化成 能,被植物吸收的太阳能转化成 能.
答案:内|化学
知识点: 太阳能的转化
解析: 解答: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其中一部分被地面吸收,地面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所以是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太阳能被植物吸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储存起来。
故答案为:内;化学
分析:自然界中的能量都以各种形式的能储存起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光合作用则是把接收到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据此结合实例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9、人类历史上的三次能源革命,第一次能源革命,以 为标志,导致了以柴薪作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第二次能源革命,以 的发明为标志,导致人类的主要能源由柴薪能源转化为化石能源,第三次能源革命,以 的发明为标志,促使核能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成为常规能源。
答案:钻木取火|蒸汽机|核反应堆
知识点: 能源革命
解析:解答:钻木取火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从利用自然火到人工取火的转变,导致了以柴薪作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人类的第二次能源革命,人类从此逐步以机械动力代替了人力和畜力,人类的主要能源由柴薪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过度。核能的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在20世纪40年代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核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代能源革命的序幕。所以三次能源革命的标志分别是钻木取火,蒸汽机的发明和核反应堆的发明。
故答案为:钻木取火,蒸汽机,核反应堆
分析:人类历史上共进行了三次能源革命,钻木取火是第一次能源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二次能源革命;核反应堆的建成是第三次能源革命。
20、地热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天然绿色能源,举世闻名的西藏羊八井热电站,就是利用深层地热发电.它将 能转化为 能,使用该能源的优点是 。
答案:内|电|地热能|污染小
知识点: 未来的理想能源;能源的分类.
解析: 解答:地热蒸气推动去汽轮机转动,将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汽轮机的机械能,汽轮机带电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移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地热发电就是将地热的内能转化成发电机的机械能;
地热能与火力发电相比优点是地热发电成本低,对空气、环境无污染,不破坏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内;电;地热能;污染小
分析:地热能发电,就是利用地下井获得地热将加热成水蒸气,水蒸气膨胀推动活塞,使汽轮机转动工作,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工作,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地热能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利用起来无污染,环保。
21、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虽然无果而终,但它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活。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黄浦江上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艘白色的豪华游船在水中徜徉,高高扬起的风帆由太阳能电池板拼装而成,天气晴好之时,航行所用的动力可完全使用太阳能。夜幕降临,船翼上由太阳能发电的LED彩屏与江面交相辉映,美轮美奂。
(1)请举例说明目前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种方式;
答案:目前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其二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如太阳能电池.
(2)该太阳能游艇工作的实质是将太阳能最终转化成什么能?
答案:太阳能最终转化成机械能和光能。
知识点: 太阳能的利用
解析: 解答:(1)目前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如的工具主要是把太阳的热量收集起来给其他物体加热,生活中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这个原理;其二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太阳能游艇是靠太阳能电池驱动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太阳能游艇消耗电能产生动力,将电能转化为游艇的机械能,同时船翼上由太阳能发电的LED彩屏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故答案为:(1)目前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其二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如太阳能电池。
(2)太阳能最终转化成机械能和光能。
分析: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基本上有三种方式:①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热能(即“光-热”转换);②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即“光-电”转换);③太阳能直接转换成化学能(即“光-化学”转换);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供太阳能游艇工作使用。
22、2011年 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引发了日本民众的恐慌,在中国也因此产生危“盐”耸听事件。请问:
﹙1﹚获得核能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案:获得核能的方式有核裂变和核聚变
﹙2﹚中国今后该不该再建核电站?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应该再建核电站;理由:核能清洁、长远成本低、运输花费少。
知识点:核能
解析: 解答:(1)物理学家用中子轰击铀,使铀这种重原子核分裂成两块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原子核反应叫做重核裂变,核裂变是目前利用核能的主要形式;后来,物理学家又发现了轻核在一定条件下能聚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同时也能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反应称为轻核聚变,两种核反应都可产生很大的能量;
(2)核能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例如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能产生大量电能,清洁、经济等特点都是其他能源与它无法相比的。核能是今后理想能源,因为它符合未来理想能源的条件,它们的优点:清洁、长远成本低、运输花费少。
故答案为:
(1)获得核能的方式有核裂变和核聚变;
(2)应该再建核电站;理由:核能清洁、长远成本低、运输花费少。
分析: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会释放出大量能量,这种能量称核能;核能的主要途径为核裂变和核聚变;
核能的特点:①贮量丰富;②价格便宜;③技术成熟;④安全清洁。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常规化石能源非常紧缺的今天,核能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如今美国电力的21%是来自核电。核电站的大体组成如图19所示,核材料在原子反应堆中发生核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冷却剂将这些热能带到热交换器将水变成水蒸汽,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最终实现了核能到电能的转换。
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内容:
(1)从能源的分类来看,核能是属于 。(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答案:一次能源
(2)发电机发电时是让线圈在 中旋转而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之为
现象。
答案:磁场|电磁感应
(3)从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来看,发电机直接将 能转化成了 能。
答案: 机械|电
(4)如果核电站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需要6×106t的煤炭,则
6×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 (煤炭的热值为3×107J/kg)。
答案:1.8×1017
知识点: 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解析: 解答:(1)核能能够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因此属于一次能源。
(2)发电机发电时是让线圈在磁场中旋转而产生电流,故是让线圈在磁场中旋转而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3)目发电机是消耗机械能,产生电能的过程,故该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4)6×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mq=6×109kg×3×107J/kg=1.8×1017J。
故答案为:(1)一次能源;(2)磁场;电磁感应;(3)机械;电;(4)1.8×1017
分析: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不需要加工转换的能源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2)发电机都是通过闭合电路的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发电的,即都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发电的;
(3)判断在各个部分是否发生了能量的转化,即观察在各个部分是否有新形式的能量产生即可;
(4)根据Q=mq进行计算即可。
24、下表是某电辅式太阳能热水器的部分参数,夏天用温度为20℃的水将保温桶充满.假设热水器接收到的太阳能有50%被水吸收,在最好的日光充分照射下,试求:
保温桶容积(L) 150
采光面积(m2) 2.5
水温(℃) 夏天 45~90
冬天 40~60
电热管 220V 2000W
(1)当水温恰好达到最高时,需要多少太阳能?
答案: 8.82×107J
(2)若晚间无阳光时用电热管加热,达到同样要求,在电热管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需热多长时间?
答案:6.125h;
(3)请简要说出一条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
答案:节能、无污染、环保、高效利用太阳能
知识点: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量计算;热量的计算;电热
解析: 解答:(1)保温箱充满水时:V=150L=0.15m3,
由得,
水的质量m=ρ水V=1.0×103kg/m3×0.15m3=150kg;
当最好的日光充分照射下,水温达到最高值,t=90℃,
则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t0)=4.2×103J/(kg ℃)×150kg×(90℃-20℃)=4.41×107J;
因为太阳能有50%被水吸收;由得,
所以。
(2)若晚间无阳光时用电热管加热,达到同样要求,
不计热量损失时;即:Q吸=W电=4.41×107J,
由得,

(3)普通的电热水器需消耗电能,煤气热水器需消耗煤气、燃烧时会产生废气污染空气,而太阳能热水器都避免这些,具有节能、无污染、环保、高效利用太阳能。
答:(1)在最好的日光充分照射下,当水温恰好达到最高时,需要吸收8.82×107J的太阳能;
(2)若晚间无阳光时用电热管加热,达到同样要求,在电热管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需加热6.125小时;
(3)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是:节能、无污染、环保、高效利用太阳能。
分析:先利用密度公式m=ρV求出水的质量,再根据吸热公式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再根据热水器接收到的太阳的效率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
若晚间无阳光时用电热管加热,达到同样要求,即利用电热管将保温桶里的水温度由20℃升高到90℃时,电热管需加热需多长时间;
比较太阳能热水器与普通的电热水器、煤气热水器的不同,可知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
25、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人类能源的宝库,某太阳能汽车总质量为400kg,顶部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如图所示,太阳光照射到地面时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1.2×103W/m2,汽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有效面积为5m2.
(1)太阳能是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太阳的巨大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 反应.
答案: 可再生|热核
(2)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若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为40%,则转换给汽车电动机的电功率是多少瓦?
答案: 2.4×103W
(3)这辆汽车在某水平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2倍,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少牛顿?
答案: 80N
(4)如果这辆汽车的电动机经电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则汽车在该平面上匀速形的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答案:24m/s
知识点: 太阳能的其他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太阳光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热核反应)
(2)太阳能电池板的总功率:
由得,
则转换的电功率P电=ηP总=40%×6×103W=2.4×103W;
(3)车的重力G=mg=400kg×10N/kg=4000N,
由于这辆汽车在某水平面上匀速行驶,则牵引力等于阻力,故F=f=0.02G=0.02×4000N=80N;
(4)由得,

因为牵引力为F=80N,由可得

答:(2)转换给汽车电动机的电功率是2.4×103W;
(3)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80N;
(4)汽车在该平面上匀速形的速度为24m/s.
分析:太阳能是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聚变又叫热核反应;
先求出总功率,利用的变形公式求出电功率;
先求出其重力,根据摩擦力阻力与重力关系求出阻力,利用二力平衡求出摩擦力;
先根据求出机械功率,利用的变形公式求出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