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7.1首都北京 课时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7.1首都北京 课时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3 13:5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首都北京》习题
1、基础过关
(1)我国的首都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地区,它位于 _______(干湿区)、_______带(温度带),属于典型的_______ 气候.
(2)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_______N,_______E.
②海陆位置:北临_______山,西靠_______山,东部和南部是一望无际的_______,东望_______海.
③相对位置:东南临_______市,其余三面被 河北省包围.
(3)地势为_______高,_______低.
(4)著名的河流:_______河,河流自_______向_______注入海洋,为北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5)北京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夏季_______,冬季_______.
(6)北京在春季多大风天气,容易发生_______灾害性天气.
(7)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历史内涵丰富和文化气息浓厚的民族瑰宝.
(8)北京的戏曲_______代表国粹,老北京的传统民居_______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
(9)北京_______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地,有“中国硅谷”之称.
2、综合训练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京濒临渤海 B. 北京濒临黄海
C. 北京濒临东海 D.北京不临海
(2)北京市位于( )山脉的南部
A. 太行山 B. 阴山 C.燕山 D.天山
(3)北京市突出的气候特色是( )
A. 冬暖夏凉 B. 温和多雨
C. 炎热干燥 D.雨热同期
(4)从干湿地区和温度带的划分看,北京位于( )
A.干旱地区 中温带 B.湿润地区 亚热带
C.半干旱地区 寒温带 D.半湿润地区 暖温带
(5)北京市沙尘暴的沙尘主要来源是( )
A.河北 B.内蒙古 C.辽宁 D. 江苏
3、拓展应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三面被河南省包围,是河北省一部分
B北京是个内陆城市,对外联系很不方便
C.流经北京市的河流大多属于黄河水系
D.北京是中国首都,它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是个文化古城,历史遗留建筑很多,严重阻碍了北京的发展,应坚决拆掉.
B.今天的北京城已改过去的旧面貌,但历史对北京仍有深远影响.
C.北京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提高旅游收入,应延长营业时间,扩大游客量.
D. 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应加快工业的发展
(3)为充分利用北京当地的水资源,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引水线路
B、修建水库,在雨季储水
C、提高公民生活用水价格
D、提倡节约用水,限量供应
(4)以下城市产业建设符合未来北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发展方向的是( )
A.积极发展支柱产业—旅游业
B.主要发展高层房地产业
C.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D.大规模发展钢铁等重工业
(5)北京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B.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C.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D.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6)下列不属北京古代建筑的是( )
A.故宫 B .天坛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八达岭长城
四、读图题
一、“北京地形”图甲
二、“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乙
(1)北京位于______平原北缘,属于典型的______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京地势由______向______倾斜,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从乙图中看,北京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B______地区,该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耕地以______(“水田”或“旱地”)为主.
(3)图乙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形区是______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这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针对水土流失的状况,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如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北方 半湿润 暖温带 温带季风
(2)①40°N(纬度) 116°E(经度)
②燕山 西山 华北平原 渤海
③天津
(3)西北 东南
(4)永定河 西北 东南
(5)温带季风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6)沙尘暴
(7)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明代长城 (任选4个)
(8)京剧 四合院
(9)中关村
二、综合训练
(1)D
(2)C
(3)D
(4)D
(5)B
三、拓展应用
(1)D
(2)B
(3)B
(4)C
(5)A
(6)C
四、读图题
(1)华北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 东南 河流的流向
(2)北方地区 旱地
(3)黄土高原 植树种草、修建梯田、建淤地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