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一年级科学下册9.空气是什么样的 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一年级科学下册9.空气是什么样的 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03 23:0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空气》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 《空气》单元 9.空气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空气》 课题 9.空气是什么样的?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及要求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1~2年级 ③认识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④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世界是物质的,太阳系、地球、原子、基本粒子、电磁场等都是物质。 科学思维 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探究实践 1. 通过玩气球的活动,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2. 通过把瓶子里的空气移到水杯里和用气球里的空气吹纸屑的活动,知道空气会流动。 3. 通过与水的类比,运用多种感官比较全面的描述空气的特点。 态度责任 愿意倾听同伴对物体特征的描述,并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认识空气在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会流动。
教学 准备 (1)PPT、相关视频、水槽、矿泉水瓶、杯子、橙子、两个空盒子。
(2)不同形状的气球、气筒、纸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探索空气是什么样的。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课题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描述空气的特征。 出示一个盒子(盒子中放有一个橙子)。 请一位同学看一下盒子里面的物体,描述物体的特征,其他学生来猜测是什么物体? 教师由此总结:我们描述一个物体特征的时候可以从颜色、味道、大小、形状等方面来描述。 教师再次出示一个盒子(盒子当中什么都没有),但教师要告诉学生里面装有东西 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盒子当中物体的特征,其他同学来猜测这是什么东西?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空气的特征: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味道、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气体。 这时候第一位上来的同学会懵了,因为他不知道盒子里面有什么东西。教师继续提问,第二位上来的同学在前面一位同学的经验的基础上会想到是空气,接着会从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气味等特征来描述。 学生会从颜色、味道、形状、大小来描述特征,其余同学很快会猜到是橙子。 学生描述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 学生会猜测到是空气。 学生填写空气和水的特点对照表格
二、探索 二、通过和水比较,进一步了解空气的特征。 上一单元我们学了水,请你和水比较,写出空气的特征。 对照水的特点,写出空气的特点,既是对水的特点的回顾,也是在比较中加深认识。 学生填写空气和水的特点对照表格
三、研讨小结 三、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一些特征。 空气有很多特点,我们有办法来证明吗?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是没有形状和会流动的?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证明 1、我们可以给气球充气,充气后的气球是什么形状的,里面滴空气就是什么形状的。由此证明,空气是没有固定的形状的。 2、将一个空矿泉水瓶瓶口向下竖直插入水中,另将一个杯子杯口向下装满水,放在水槽中将矿泉水瓶瓶口放在水杯杯口下方,缓缓倾斜瓶子,可以发现瓶子里的空气移到了杯子里。由此证明,空气是会流动的。 3、用气球里的空气吹纸屑,也可以证明空气是会流动的。
四、拓展 四、总结回顾 1.通过今天的学习,空气有些什么特点呢?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空气的特点,填写空气泡。学生汇报。 2.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看不见、摸不着、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空气的颜色是( ) A.无色的 B.白色的 C.蓝色的 D.红色的 2. 在( )中没空气的存在。 A.真空 B.操场 C.空瓶 D.沙滩 3.下列哪个不需要用到空气。( ) A.呼吸 B.燃烧 C.厌氧菌 D.炒菜 4.鱼儿能在水里生活,是因为它在水里能吸收到( ) A.水草 B.阳光 C.氧气 D.细菌 5.气球里的空气可以( )。 A.吹倒大树 B.吹起纸屑 C.吹走石头 D.吹走房子 二、判断题 1.空杯子里没有空气。( ) 2.空气是白色的。( ) 3.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 4.我们离不开空气。( ) 5.空气没有形状。(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C 5、B 二、判断题 1.x 2.√ 3.√ 4.√ 5.√ 在线练习:http://edu.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八、课堂反思
学生对空气很熟悉,但他们未必会留意到空气在哪里,也许学生会说空气就在我们身边,那什么现象说明空气的存在呢 这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我通过红旗飘动、树枝摇摆、泡泡飞散的现象说明有空气的存在,从而启发学生说出更多空气存在的现象。 在活动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那能把身边的空气装起来吗 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活动,用塑料袋装空气既可以证明我们身边有空气又可以为后面观察空气做准备。当把空气装起来后,学生自然就会去观察袋子里的空气。在本单元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可以用眼看、鼻闻、舌尝、手摸、耳听的方法去观察水,在观察空气时用眼睛看、鼻子闻的方法可以沿用,但气体一般不用舌尝和手摸。把装了空气的袋子刺个小孔,挤一挤,可以听到声音。从实验中,学生得出空气的特征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空气可以流动吗 这是学生比较困惑的,本节课通过活动 3 让学生猜测在水里挤压装满空气的袋子,会出现什么现象。接着就让学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用来进行实验的空气袋要扎紧袋口,用牙签在袋子上扎一个小孔后再把空气袋放入水中,然后慢慢挤压空气袋就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来。实验后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与想法,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泡泡从哪里来”“泡泡是什么”“实验说明空气有什么特征”等问题展开讨论。最后,通过一个亲子实验,既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又能促进与父母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