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5 11:1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1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3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目录
CONTENTS
【课程标准】
1.了解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2.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2012年里约热内卢可持续发展会议徽标
201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此次会议与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正好时隔20年,因此也被称为“里约+20峰会”。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标识由联合国公共信息部内部的平面设计小组设计,在这个标识里面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社会公平(红色人形)、经济增长(蓝色上升曲线)和环境保护(绿色的叶子),这三个元素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地球。同时,标识的三个元素的颜色与对方颜色混合在一起,象征社会公平、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邓小平
阅读材料,邓小平对当今国际形势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论断?
倡导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和平的维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雅尔塔体系
美苏冷战
《关于被解放的欧洲宣言》
《联合国宪章》
冷战中的主角:美国和苏联之间从未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对抗,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状态。
宣言中提出“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福利”
宪章中规定:“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1.和平——二战结束后没有再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是全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胜利。鼓舞了全世界爱好和平和被压迫人民反抗侵略,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意志。
《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的签署,迫使美国从越南撤军,表示美国侵越战争遭到了最终失败,并承认了越南的独立和主权。
1.和平——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995年《代顿协定》签署,波黑战争结束,饱受战争之苦的波黑人民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1998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科索沃问题决议,通过协商结束冲突,科索沃战争结束。
1990年伊拉克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从科威特撤军,科威特战争结束。
1991年《柬埔寨和平协定》签署,柬埔寨抗越战争结束。
1.和平——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发挥了有效作用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据不完全统计,1945-1995年,联合国为帮助和推动结束地区冲突而展开谈判,促使172场地区冲突得以和平解决,80场一触即发的战争得以避免。
2.发展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长期的和平环境,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世界年生产总值(万亿美元)
会议强调各方携手开辟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3.关系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优化方案重点一)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中共十七大
中共十八大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中共十九大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中国......坚定不移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4.制约战争的有利因素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全球与区域合作
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013年4月25日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球流动性大幅增加,主权债务危机反复冲击市场信心,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当前发达经济体不景气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世界经济处于“软复苏”状态,存在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2013年全球经济仍然存在下行风险。
——人民网
1.发展问题
(1)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方面
(2)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图片来源:《世界不平均报告2018》
注:公共财富在国家财富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削弱了政府进行经济调节、遏制不平等水平的能力。
GDP总量排名 国家 GDP总量(人民币/亿元) 地区
1 美国 ¥1422196.083 美
2 中国 ¥1012428.039 亚
3 日本 ¥ 343713.027 亚
4 德国 ¥ 274194.690 欧
5 印度 ¥ 209939.037 亚
51 卡塔尔 ¥ 13312.819 亚
52 苏丹 ¥ 13185.158 非
53 哈萨克斯坦 ¥ 13030.611 亚
54 委内瑞拉 ¥ 12535.851 美
55 阿尔及利亚 ¥ 12482.664 非
2019年世界GDP总量排行(部分)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2.和平与安全方面
(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跨国刑事犯罪
恐怖主义
重大传染疾病
核扩散
网络安全
生态环境恶化与气候变化
安全威胁蔓延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2.和平与安全方面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2.和平与安全方面
(3)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
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源于中日专属经济区界限的划分之争,根据联合国规定,海岸基线200海里以内海域为本国的专属经济区。
寻找资源的争夺战已经进入最荒芜的地带——极地。自从极地的冰层开始融化的那一天起,有些国家就已盘算,从极地深处挖掘宝藏可能是一件划得来的买卖。在北极地区,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和挪威等国家已先后在那里划定了自己的地盘......人们估计,在北极厚厚的冰层下面藏有丰富的资源宝藏......在南极,人们看重的是那里地下埋藏的铁矿砂以及煤炭。
——《资源争夺战已伸向极地》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2.和平与安全方面
(4)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表现之一:对外军事干预有所加强。在“参与和扩展”战略下,美国在冷战结束以来对外干预出兵达50余次,年对外用兵频率较冷战时期高出一倍以上。1998年末美英未经联合国授权出动空军对伊拉克进行70小时空袭,并公开支持伊国内反对派推翻萨达姆政权;1999年3月以人道主义干预为名,绕过联合国,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实施78天空袭,并轰炸中国驻南使馆。
表现之二:无视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以世界领导自居,实行单边主义。布什政府上台就宣布将摒弃《京都议定书》,并表示要单方面放弃1972年美苏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美国为了确保中东的战略利益,千方百计阻止法国、欧盟以及俄罗斯介入中东和平进程。
表现之三:对联合国采取能用则用,不能用就抛在一旁的做法,无视这一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的作用。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二战后的全球治理方案
为了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建立联合国。
为了促进世界经济在战后有序发展,美、英等国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2.加强国际协调
(1)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
(2)地区层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新开发银行。
上海合作组织宗旨:
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
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十国集团宗旨:
促进工业化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对话;
加强国际金融体系框架;
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金砖国家宗旨:
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等。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进建设互相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3.中国方案——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面对全球问题的治理,中国提出了什么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3.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1)内涵与目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是一种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
2
3
4
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是缘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谐理念。
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理性可行的方案。
是为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3.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
(2)提出背景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3.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中国政府已经率先身体力行。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经六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基础建设到民生改善,从贸易往来到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惠及世界,赢得信赖。
(3)实践: “一带一路”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3.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合作协议
截止2019年7月底,中国政府已与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5份政府间合作协议
重大项目
“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如中老铁路、瓜达尔港、空中丝绸之路、中俄原油管道等。
经济走廊
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例,截止2018年底,走廊框架下已启动或建成项目19个,总投资近200亿美元。
中欧班列
截止2019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近1.7万列,国内开行城市达62个,境外达16国家的53个城市。回程列车以达99%,重箱率达88%。
(3)实践: “一带一路”的成就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3.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贸易投资
2013—2018年,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超六万亿美元;
2013—2018年,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约900亿美元。
资金保障
截止2019年6月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沿线国家累计实现约7704亿美元,支付赔偿约28.7亿美元;丝路资金实际出资额近100亿美元。
人文交流
与沿线国家互办艺术节、电影节、音乐节、文物展、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图书广播影视精品创作互译平台。
高峰论坛
2019年4月2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出席38人,6000余名外宾参会,形成六大类、283项建设性成果。
(3)实践: “一带一路”的成就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3.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总部设于北京。到2019年7月,亚投行已有100个成员。
亚投行创世成员国地图
图示为“亚投行”投资方向。其宗旨在于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区域合作、应对发展挑战等。
(3)实践: “亚投行”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3.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3)实践: 携手抗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
截至2020年5月11日,国外新型冠状肺炎累计确诊已超过400万。
截至2020年4月18日,中国向18个国家派出20支医疗队/工作组(不完全统计)。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 ——习近平
全球携手应对挑战是实现共同美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课堂小结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和平表现
发展表现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制约战争的因素
发展方面
和平与安全方面
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战后全球治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
全球治理
加强国际治理与协调
全球层面:1999年二十国集团(G20)
地区层面: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2009年金砖国家(BRICS)与2015年新开发银行(NDB)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携手抗疫
中国方案
结语
“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回答的是“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问题。这既是对新时代中国外交作出的顶层设计,又是中国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中生,要有正确、宽广的世界视野,要对人类的发展愿景充满信心,就需要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将我们现在的学习同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进步事业奉献智慧和力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