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守株待兔》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守株待兔》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3 23:2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守株待兔
寓言故事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古希腊《伊索寓言》等。
亡羊补牢 乌鸦喝水 龟兔赛跑 农夫和蛇
守株待兔释义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做有些事不能只知道守株待兔,要主动抓住时机!
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剑”;都含有“不知变通”之意。但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观努力;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剑”偏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了解情况变化;不知变通而采取错误方法。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河南新郑)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 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并且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他的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运用的基础。其文学功底之深厚,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名言、名著。代表作有《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多首。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
[株]树桩。
〔走]跑。
〔因]于是。
〔释]放下。
[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希望。
宋国有一个农民,他的田里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撞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捡到兔子。他当然不可能再得到兔子,反而自己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守株待兔》仅39个字,寓意却很深刻。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这则寓言故事描写了什么,请你简要概括,并说一说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读懂了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描写了一个农夫因为意外捡到在树桩上撞死的野兔而天天去等待,希望再次捡到野兔,结果是禾苗枯萎,田地荒芜的故事,教育人们千万不要一味地等待得到意外收获。
我们可以联系先已有的阅读经验,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感受人物的愚蠢可笑,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进一步认识寓言的特点。最后,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3.遵照,不违背。
应用:遵守,守纪律,守时间,守信用
4.保持,不改。
应用:守旧,保守
5.挨近;依靠。
应用:守着火炉取暖,守着几亩地过日子
shǒu
1.防卫(跟“攻”相对)。
应用:防守,把守,守卫,守门员
2.照看,不离开;看护。
应用:守护,看守,守着病人
6.守候;等待。
应用:守株待兔,记者们守在大门外
zhū
1.残留在地面上的树桩。
应用:守株待兔
2.植物体。
应用:植株,幼株,株距(两株之间的距离)
3.量词。棵。
应用:一株枣树
dāi
1.停留。
应用:我在上海待了三天
dài
1.对;对待;招待。
应用:亏待,优待,款待,接待,待人热情,以礼相待
2.等;等候。
应用:待查,待命,等待
3.将要;打算。
应用:正待出门,待要问他,他却走了
sòng
1.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2.朝代名。
3.姓。
gēng
1.用犁把土翻松。
应用:耕田,春耕,深耕细作
chù
1.碰上;遇到。
应用:触礁,接触,触类旁通,触目惊心
2.因受到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的变化、回忆等)。
应用:触动,触怒,触景生情,忽有所触
gěng
1.口语中指脖子
应用:脖颈,脖颈儿
jǐng
1.脖子,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
应用:颈项,颈椎,长颈鹿
4.放开;放下。
应用:爱不释手,手不释卷(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着迷)
5.放出被关押的人使恢复自由。
应用:释放,开释,保释
6.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也指佛教或佛教徒。
shì
1.说明;解说。
应用:解释,注释
2.消除。
应用:释疑,释怀
3.冰雪消融。
应用:冰释,消释
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
应用:实有其事,有其父必有其子
4.某些副词的词尾。
应用:尤其,极其,何其

1.汉朝人名
应用:郦食(yì)其。

1.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
应用:听其自然,促其实现
2.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
应用:名副其实,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