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身边的材料》单元 13.纸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身边的材料》 课题 13.纸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学习内容及要求 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3~4年级①区别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说出中国古代技术与工程方面的典型案例。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纸,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用途。 2.了解纸的发明史,懂得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生产出不同特点的纸张,方便了生活。 3.知道纸的吸水性、结实程度、防水性能不同,根据这些纸的特性,不同的纸做可以成不同用途的物品。 4.了解蔡伦改进了造纸的工艺和材料,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科学思维 1.了解纸的发明发展史; 2.知道纸的一般性质和用途,理解性质决定用途; 探究实践 1.在纸的吸水性实验设计中能运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即: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设计完成实验。 2.能设计实验了解纸的结实程度、防水性能,在实验操作中控制好变量与不变量。 态度责任 1.知道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分享实验成果。 2.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 3.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纸的一般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理解性质决定用途,合理利用不同类型的纸。
教学准备 教师:1.爱牛优化课件,视频
学生:各种纸制品(宣纸、餐巾纸、报纸、打印纸、牛皮纸等)、滴管、红墨水、油画棒、水槽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探索纸的秘密。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纸 1.讲解纸的发明发展史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的蔡伦通过总结前人用布、麻造纸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作为原料的造纸方法,生产出了轻便且价廉的纸张,让更多的人可以用上纸,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2. 认识各种各样的纸 过渡:纸发展到现在,种类达400多种,用途各不相同。 提问:不同的纸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你知道有哪些纸吗?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教师出示不同类型的纸:宣纸、卫生纸、餐巾纸、报纸、A4纸、牛皮纸等) [意图解析:通过科学阅读,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发展史,提升科学素养。在学生对纸的前世今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调用其生活经验,以谈话和提问的方式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纸及其用途。] 复习引入,过渡自然,拉开新课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 二、比较不同纸的特性 1.活动一:研究不同纸的吸水性 (1)谈话:桌上放有大小完全相同的四种不同类型的纸 (宣纸、餐巾纸、打印纸、牛皮纸),猜一猜它们的吸水性如何?最强的用数字1表示,最弱的用数字4表示。 (2)讨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大小完全相同的不同纸的同一高度、同一位置滴上1滴红墨水,观察水渍的大小和蔓延快慢比较其吸水性。(注意指导学生实验中进行控制变量和正确使用滴管。) (3)小结:吸水性:宣纸1、餐巾纸2、打印纸3、牛皮纸4 2.活动二:研究不同纸的结实程度 (1)提问:怎样判别纸结不结实?猜一猜宣纸、餐巾纸、打印纸、牛皮纸的结实程度如何?最结实的用数字1表示,最弱的用数字4表示。 (预设:易撕开就不太结实,不易撕开就相对结实) (2)讨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把大小完全相同的宣纸、餐巾纸、打印纸、牛皮纸分别用相同大小的力横拉、竖拉各三次,观察纸的变化。 (3)小结:结实程度:宣纸4、餐巾纸3、打印纸2、牛皮纸1 [意图解析: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讨论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得出结论。在实验方案讨论时,暗含对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 三、动手做一只不渗水的纸船 1.谈话:老师想做一只不渗水的纸船,你觉得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你会选用哪些材料 (应考虑吸水性、结实度、可折叠,选用牛皮纸或在纸表面用蜡笔、油画棒上色) 2.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动手做一只不渗水的纸船。 3.评价:在水槽中检验所做的纸船是否不渗水。
三、研讨小结 [意图解析:动手做不渗水的纸船这一环节,是对不同纸的吸水性和结实程度的运用。组织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进一步理解性质决定用途。]
四、拓展 四、拓展延伸 1.谈话: 现在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一年就节约4745亿张纸,就可少砍伐158万棵树。我们平时要注意节约用纸。 2.思考:你能想到哪些节约用纸的办法? [意图解析:这个环节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个教育提升。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保护环境,禁止浪费用纸行为。]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种纸中,吸水性最好的是( )。 A.打印纸 B.牛皮纸 C.餐巾纸 D.铅华纸 2.拉伸强度好的纸张一般吸水性( )。 A.好 B.差 C.一般 D.无法判断 3.要做一个装文具的纸袋子,应该选用( )。 A.卫生纸 B.复写纸 C.牛皮纸 D.宣纸 4.纸的主要原料是( )。 A.木材 B.金属 C.泥土 D.煤炭 5.小明想折一架纸飞机,用( )最好。 A.硬板纸 B.餐巾纸 C.图画纸 D.皱纹纸 二、判断题 6.用过的纸张可以放在炉子里烧掉,这样做不会浪费资源。( ) 7.纸是可以循环使用的,所以不需要节约用纸。( ) 8.为了保护树木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 9.改进造纸术的是西汉时期的蔡伦。( ) 10.现在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 )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C 6.× 7.× 8.√ 9.× 10.√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纸 宣纸 餐巾纸 打印纸 牛皮纸 吸水性 结实程度 用途
八、课堂反思
在课件准备上我为了体现科学课的条理性。我还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用课件展示出来。每一步该做什么孩子们一目了然,我也一目了然,使整堂课井然有序的进行。 教材中只提到提到造纸需要砍伐大树,我将“造纸还需要排放大量污水也,对水体的污染也非常大”的内容也带进了课堂,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节约用纸不仅保护大树,也保护空气和水资源,乃至保护我们的整个生存环境。 本节课中我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在学生汇报实验情况时,我没有让所有的组都汇报,只是汇报了几组后,进行了统计,哪些组和汇报的组相同哪些不相同,这样学生交流的权利打折了。 其次,在汇报放大镜下看到的景象,学生不会表达,我给的帮助太早了,以至于学生没有别的描述语言,都和我说的一样:许多小毛毛,就是木质纤维。 然后,就是节约用纸方面应该展开一些交流,一能展开彻底的环保教育,二则训练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当然需要教学环节再紧凑些挤时间了。 最后,虽然首次接触对比试验,对变量控制故意淡化一些的,但也太淡化了,回过头来想想,作为新知识还是应该稍作强调一些,控制好难度就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