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下册5.17云量和雨量 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下册5.17云量和雨量 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03 23:5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观测天气》单元 17.云量与雨量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观测天气》 课题 17.云量与雨量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及要求 10.1 天气和气候 3~4年级①知道地球表面被大气包围着,大气是运动的;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描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②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1.认识云量和降雨量。 2.知道降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科学思维 1.了解科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降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探究实践 1.通过观测云量的活动,学会以简单的方法度量和描述天空中的云量。 2.会做雨量器,并且会用雨量器来测量雨量。 态度责任 1.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降雨的对人生产、生活的影响。 2.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做一个雨量器,测一测雨量。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说明云量和雨量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1.爱牛优化课件,
学生: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探索云量和雨量的奥秘。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 一、认识常见的气象要素 1.放映一段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观看。 提问:这段视频告诉了我们哪些气象要素?(降雨、降温、大风等) 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气象要素,云和雨也是重要的天气要素。 2.概念 云量:描述天空中云的多少(晴转多云,阴天、多云等) 雨量:描述降雨的多少(小雨、中雨、大雨、大暴雨等) [意图解析:由天气预报引出各种各样的气象要素,再引出“云和雨也是重要的天气要素,如何描述云和雨的多少?”从而揭示概念:天空中云的多少叫作“云量”,降雨的多少叫作“雨量”。 而晴转多云、阴天、多云等是用来描述云量的气象用语;小雨、中雨、大雨、大暴雨等是用来描述雨量的气象用语。] 复习引入,过渡自然,拉开新课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 二、云量的划分标准 1.展示几幅不一样云量的图片。 提问:你会描述它们的云量吗?你是根据什么来描述的?(生活经验) 2.如果把天空看成一个圆,把这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我们就可以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积来划分云量。 3.室外观察,将观察到的天气情况记录到天气日历表中。 [意图解析:这里是一组不同云量的图片展示。在有明显的对比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地描述出不同图片中云量的多少,却无法对不同的云量进行总结概括。此时就需要更精确的研究方法——四分法。气象学家将只占天空四分之一以内云量的天气称之为“晴天”;四分之一到四分之三的称之为“多云”, 四分之三以上的称之为“阴天”。在学会了描述云量的方法之后就可以尝试观察天空中的云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三、云量和雨量的关系 1.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云的多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2.当天空中乌云密布,天空很暗,云层很厚时会下雨。 3.雨停后天空中的云少了,天亮了,能见度变高。 [意图解析:由云的变化引出雨,通过师生活动,使学生知道云量和雨量的关系。] 四、制作雨量器,测量雨量 1.看云,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天空是否会下雨,但却比较难准确地判断雨下得到底有多大。生活中,你是根据什么判断雨下得有多大的? 2.能准确知道雨下得有多大? 3.概念 降雨量:24小时内降雨的多少。 4.量的单位为什么是毫米?测量降雨量的工具——雨量器。 5.制作一个简易雨量器。
三、研讨小结 [意图解析:的如何准确得出降雨的多少呢?揭示降雨量的概念,强调描述降雨量的时间以及单位,从而引出测量降雨量的工具——雨量器。雨量器为什么是用降雨的高度来描述降雨的多少的,不同大小的雨量器作用是否相同。让学生在制作雨量器的过程中体验到精准测量降雨量的好处。]
四、拓展 五、下雨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哪些好处 1.我们已经认识了测量雨量的过程,那么下雨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影响我们出行,要不要带雨具穿雨鞋…… 2.下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 建筑工人外出作业时,碰到下雨就得停工;农作物生长需要雨水…… 3.降雨与我们关系密切,适量的雨水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好处。但是,如果降水过多易引发洪涝,降水过少易导致干旱。洪涝和干旱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常常无法估量。 4.那么应对极端天气,我们可以怎么做?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 5.除了观看天气预报,我们充满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总结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 [意图解析:该环节主要由课堂内容引发学生思考,不同的天气对于人类或环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下雨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能利用天气预报等科学技术应对恶劣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24小时内的降水量是80毫米,这个降水量的等级是( )。 A.暴雨 B.中雨 C.大雨 D. 小雨 2.根据你的观察和体验,在下列说法中,下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好处的是( )。 A.灌溉农田 B.调节气温 C.引发洪涝 D.净化空气 3.若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则当天的天气是( )。 A.阴天 B.晴天 C.多云 D.降雨 4.下列情况可能会下雨的是?( ) A.万里无云 B.乌云密布 C.白云朵朵 D.晴空万里 5.某小组同学利用雨量器在24小时内收集了40毫米雨水,这说明( )。 A.该地区下了中雨 B.该地区下了大雨 C.该地区下了小雨 D.无法判断 二、判断题 6.云量多的情况下一定会下雨。( ) 7.天上云量是天空的一半就是晴天。( ) 8.雨量器使用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 ) 9.在同一地点、同一时段,用不同的雨量器测出的雨量是不一样的。( ) 10.特大暴雨会造成自然灾害。( ) 参考答案: 1.A 2.C 3.B 4.B 5.B 6.× 7.× 8.√ 9.× 10.√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云量和雨量 云量(晴天,多云,阴天) 降雨量 单位:毫米 时间:24小时 做一个雨量器
八、课堂反思
在正式上课前,询问学生是否喜欢旅游参观,并提问“什么样的天气去参观会比较好”,再追问“你是怎么知道是晴天或者多云呢?”,从而自然过渡到本课的研究主题。 在本课中,“云量”和“雨量”的概念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很容易理解的,相比于具体测得某地区的云量或雨量的具体结果而言,我更希望孩子们了解和理解测量“云量”和“雨量器”的方法以及背后的原理。但在处理这两个环节的过程中,尤其是“雨量器”工作原理环节,显得有些仓促,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对孩子可能会出现的答案存在恐惧心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在学生暴露的前概念充分了解总结,对学生的每一个回答充分反思体会,这样才能自如应对各种情况,更好得完成教学设计。 本课也不乏一些亮点,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使用了自制的降雨装置来模拟降雨。在以往的常规课堂上,我们通常用洒水壶来模拟下雨。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而且在测量时乐于体验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