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长妈妈
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的另一篇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学习目标:
1 了解《山海经》的相关知识。
2 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3 了解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山海经》
《帝禹山河图》局部
文 鳐 鱼
作者名片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有小说集 , ,《故事新编》,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呐喊》
《彷徨》
《朝花夕拾》
《野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鲁迅在广州重新编订,改名为《朝花夕拾》,共十篇,本文是第二篇。
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对鲁迅幼小的心灵影响很大,所以鲁迅对她的印象很深,晚年专门写了此文来追忆她。
字词学习
骇( ) 掳( ) 孤孀( )
惶急( ) 诘问( ) 疮疤( )
渴慕( ) 粗拙( ) 霹雳( )
陆玑( ) 惧惮( ) 憎恶( )
懿( ) 辟头( ) 震悚( )
hài
lǔ
shuānɡ
huánɡ
jié
chuānɡ bā
mù
zhuō
pī lì
jī
dàn
zēnɡ
yì
pī
sǒnɡ
小组合作探究::
1 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些事情?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2 从这些事件中,分别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3 文章前两段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有没有她的真实姓名?从中可看出“长妈妈”怎样的社会地位?
4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阿长是一个 的人”说话。(可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自己概括。可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1课文围绕常妈妈写了哪些事情 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切切察察的毛病
摆成“大”字的睡相
教给“我”许多道理
讲“长毛”的故事
买《山海经》
略写
详写
探究成果:
过年的规矩
谋害隐鼠
长妈妈
“我”
人胖、睡相不好
对“我”管得很严,说“我”顽皮
喜欢切切察察
讨厌
讲“长毛”的故事
空前敬意
谋害“我”的隐鼠
憎恶
想方设法买来《山海经》
新的敬意
欲扬先抑
令人厌烦的规矩
热爱、关心孩子
为“我”买《山海经》
无知、淳朴
讲“长毛”的故事
迷信而善良真诚
令人厌烦的规矩
粗俗、不拘小节
摆成“大”字的睡相
饶舌多事
切切察察的毛病
事 件
性 格
2 从这些事件中,分别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3 文章前两段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有没有她的真实姓名?从中可看出“长妈妈”怎样的社会地位?
没有,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
阿长是一个 的人
1 她是一个连真正名字也没有相貌平平甚至有些丑,饶舌多事、有许多麻烦的规矩、愚昧无知而又迷信的农村劳动妇女,但又有着淳朴、善良、和关心爱护孩子的美德。
2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她是个不幸的好人。
第二课时
小组合作探究:
1 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事情?
2 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
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3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
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4 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
体现了怎样的心情?
探究结果:
1 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事情?
为“我”买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经》。
2 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不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4 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到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啊,真的是《山海经》”(修辞:比喻)表现了“我”的震惊、感动的同时进而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3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描写手法)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小结)同学们,你从那些与阿长有关的事情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抑
不大佩服
买来《山海经》
深切怀念与祝福
不耐烦
新的敬意
空前敬意
憎恶
扬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本文通过回忆长妈妈的一些生活片段,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富有爱心、真诚、善良,也有落后的封建文化的影响——粗野、庸俗、愚昧,寄托了“我”对长妈妈深切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主旨概括
刻画人物的方法:
1、描写手法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2、对比、衬托写作手法
a.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
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
b.先抑后扬
3、详略得当
阿长与《山海经》
结构梳理
略写
无名无姓,切切察察→饶舌多事
日常粗俗,睡成“大”字→不拘小节
初一塞橘,规矩烦琐→关爱孩子
长毛故事,伟大神力→纯朴善良
感激
怀念
敬佩
详写→为“我”买《山海经》→真诚热情
先抑
后扬
“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这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他中年以后回忆青少年时期的往事之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二十四孝图》
《无常》
课后作业
寻找“生活中的阿长”。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