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诗经》二首 学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诗经》二首 学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4 12:48: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初二下册·《诗经》二首
【笔记区】
一、《关雎》篇目解读
1、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本只称《诗》,或举其整数城“诗三百”。后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
《诗经》内容上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2、内容与思路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周南,一般指的是洛阳以南到湖北一带地方。据有关资料推断,这首诗产生的时代不会太早,大约是西周末、东周初。这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3、重要字词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芼(mào):择取,挑选。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4、写作手法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二、《蒹葭》篇目解读
1、内容与思路
《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流传在今陕西一带民间。因为这首民歌含蓄宛转,一往情深,理解上多有分歧,所以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理清思路】
蒹葭:苍苍——萋萋——采采——极尽深秋之凄凉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
蒹葭 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道路:长——跻——右 极写寻见伊人之艰难、之急切
方位: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
2、重要字词
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苍苍: 茂盛的样子。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一方:那一边。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从:追寻。
阻:险阻,(道路)难走。
宛:宛然,好像。
晞(xī):干。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跻(jī):水中高地。
坻(chí):水中的沙滩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沙滩。
3、写作手法
①运用赋、起兴的表现手法,诗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开始赋起,赋中含兴,意境凄凉。作者借景抒情,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②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此方法回旋反复,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③句式以四言为主;与复沓的章法相对应,注意词语的变化使用,并使用双声叠字词写景状物,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例题一】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 蒹葭苍苍 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
(2) 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3) 在水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涘
(4)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5)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6)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参考答案】
(1) 芦苇、茂盛的样子 茂盛的样子 茂盛的样子
(2) 凝结成 晒干 停止
(3) 旁、边 岸边 水边
(4) 沿着弯曲的河流向上游走 顺着直的水道向下游走
(5) 升,高,指道路越走越高 迂回曲折,指道路越走越曲折
(6) 水中小洲、小岛 水中的沙滩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①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②学不可以已
B.①道阻且右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①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②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
D.①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②柳子载肉于俎
【参考答案】2.A
【解析】A.止;B.①并且②将近;C.①有险阻,动词②险要的地方,名词;D.①又,连词②装载,动词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诗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参考答案】
3.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我所恋的那个心上人,伫立在那河水旁。
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越走越高。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的沙洲。
【例题二】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伊人”的性别是( )
A.男 B.女 C.不确定
【参考答案】1. C
2. 诗中“方”“湄”“涘”都解释为 ,像这样三章形式相同,表达同一个意思,不过为了换韵而换几个意思相近的词,叫做 ,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是

【参考答案】2. 水边 叠章 通过反复吟唱来更强烈地表达追求“伊人”的强烈愿望与求而不得的悲伤心情。
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简析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3.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这一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它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诗中还描写了河边道路漫长险阻,地势越来越高、迂回盘曲的景象,突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爱情的真挚和执著的追求。
4. 全诗为我们展现了三幅深秋清晨河边的画面,请选择其中一幅,改写成散文,100字左右。
原文:
改写:
【参考要点】
4. ①选择一章,注意时间、地点、景物、人物(即带着情绪的作者);
②写出当时等待的作者的心情:希望、失望、悲伤交杂的心绪;
③表达方式以描写、抒情为主,要有适当修辞与表现手法的运用。
5.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
A. 这是一首抒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诗歌意境朦胧含蓄,“伊人”也可以借指理想等追求而不得的事物。
B.诗歌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在一个深秋的早晨,作者站在河边看着心上人随舟渐行渐远,不得追随,感慨而赋此诗。
C.“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虚点其地,仿佛近在眼前。古诗十九首中“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意境与之相仿。
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是诗人驾着小舟在河中上下左右地求索,然而伊人始终可望不可及。
E.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然而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之不得的惆怅。
F.诗共三章,每章起兴略有不同。首章兴句写秋晨露寒霜重之景;二章兴句写旭日初升,霜露渐融之状;三章兴句写阳光普照,露珠将收。三章叠加,生动地描写出诗人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迫切的心情。
【参考答案】5. B D
6.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6.一位伊人的追求者、钦慕者,思念伊人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一个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人物形象。
7.“伊人”形象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贤士,有人说是情人,有人说是朋友……你是怎样认识的?“伊人”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7.《蒹葭》中的“伊人”可以是恋人、朋友,也可以是某种理想的追求。其实“伊人”不必过于坐实,只不过是诗人心灵情感的外化而已。这样能给读者以较多的思维空间,比较符合诗歌欣赏的规律。“伊人”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诗人对未必有圆满结果的理想的执著追求精神,使诗的境界更加开阔高远,诗的内涵更加丰富深邃,表达了一种更为普遍的人生体验。
因此,本诗的主题是多义性的:是写青年男女的恋爱;是借怀友讽刺君王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是表达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哲理。总之由于主题的模糊性,先哲时贤对该诗主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来“诗无达诂”,这一模糊,就更加见仁见智。
8. 本诗以蒹葭起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为“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叫“触物起情”,换而言之,即诗人先见一种景物,触动心中潜伏的本事或思想感情而发出的歌唱。请谈谈起兴在本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8. 本诗以蒹葭起兴,清苍色的蒹葭引起诗人心中追求伊人而不得的凄切情绪。起兴之物与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有相关有不相关,本诗中显然是相关的,一方面蒹葭的苍茫茂盛是作者心中愁绪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是作者与伊人之间阻隔的象征。同时,首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的是秋晨露寒霜重之景,二章“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写的是旭日初升,霜露渐浓之状,三章“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则已是阳光普照,露珠将收之时了。三章兴句,刻画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和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早上河边不同时间的背景,生动描写出等待伊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的心情。起兴手法起到了以景写情,托物寓意的效果。
9.请从一个角度赏析《蒹葭》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
9.示例①:《蒹葭》中使用双声(蒹葭)、叠字(苍苍、萋萋、采采),以获得声韵上的美感,更好地表达伊人追求者执著的形象,使全篇回环往复,声情兼备,摇曳多姿。
示例②:《蒹葭》采用叠章的语言形式,收到了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章节的复沓收一唱三叹之效。正如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首章“苍、霜、方、长、央”,次章“萋、晞、湄、跻、坻”,三章“采、已、涘、右、沚”)。本篇的三章,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感情深化与意境突出的必要艺术手法。作用是非常复杂的。有的表现为时间的延伸,从“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干”,表示诗人从拂晓到清晨到日出的执著追求。有的表现为地点的转移,如“方”、“湄”、“涘”,“央”、“坻”、“沚”等,可见上下求索,无处不至,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时间持续之久,追寻地域之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心情之迫切,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表现出主人公在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中所饱含的无限情意。
【例题三】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②,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③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④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jū)鸠:一种水鸟。 ②荇( 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③悠:忧思的样子。 ④芼(mào):拔取。
1、解释下列词语。
(1)窈窕淑女 ( ) 君子好逑( )
(2)左右流之( ) (3)寤寐求之( )
(4)寤寐思服 ( )( )
(5)琴瑟友之( ) (6)钟鼓乐之( )
参考答案:
(1)窈窕(yǎo tiǎ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2)流:求取、择取。
(3)寤(wù):睡醒。寐(mèi):睡着。这里指日日夜夜。
(4)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服:思念。
(5)以……为友,友好交往,亲近。
(6)使……乐,取悦。
2、《诗经》中的诗已开始讲求押韵,找出本诗中每一章的韵字。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参考答案:鸠、洲、逑; 流、求; 服、得、侧; 采、友; 芼、乐
3、赋、 、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本诗所用起兴句是 。
参考答案:比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4、本诗写一个男子对美丽女子的爱慕追求,可分为 、 和迎娶三个部分。
参考答案:追求;思慕(思念)
5、概述本诗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本诗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6、《关雎》也是一首“求之不得”的失恋情歌,试比较它与《蒹葭》在表达上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相同点:都运用了情景交融,托物起兴,重章复沓的手法。
不同点:《蒹葭》:营造的是一种朦胧美,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关雎》的情感表达比较直接。
【习题一】
(一)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分)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
1、(2 分)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2 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3、(共2 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 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 分)。
(二)
本诗选自《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本诗属于 。
2.诗歌抒发了一种 的思想感情。
3.体现诗的全部旨意出来,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 ”。
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的追求爱情,“溯洄”二字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 ,“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 的心情。
6.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
7. 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风
2、敬慕、怀念与怅惘交织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①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②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③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5、道路迂曲回盘,坎坷难行 失望、惆怅
6、诗中景物描写都是静态描写,而诗人忽上忽下地寻找伊人,伊人忽隐忽现,忽远忽近是动态描写。
7、举例:每章的后四句。反复抒写道路的险阻,表达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
【习题二】
关雎(6分)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2.请简要概括本诗中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B.诗歌五节反复吟咏,逐步表现了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词句的反复,节省了诗歌的创作时间。
C.本诗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如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这种手法能使表情达意含蓄委婉。
D.“辗转反侧”用翻来覆去无法入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君子对淑女思念之深,抒发了“求之不得”的苦恼。
答案:
22.(3分) 表现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姑娘的思慕、爱恋之情(追求过程中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达了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23.(3分) B。
【习题三】
阅读《诗经》中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对上面两首诗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B.霏霏:雪花纷飞的样子。
C.洲:水中的陆地。 D.友:亲密朋友。
2.《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是 。
3. 判断对这两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采薇》是一首描写戍边士卒生活的诗。诗中主要抒写了兵士们戍边作战的艰苦生活及其对心中恋人的思恋之情。( )
B.《关雎》是一首非常美好的爱情诗。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
C.《关雎》中“君子好逑”“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钟鼓乐之”等诗句是诗中男子对心中恋人爱慕之情的直接表白。( )
D.在写作上,《采薇》运用了寓情于景、借物抒情的手法,《关雎》则是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充分体现了《诗经》在创作手法上的特点。( )
.①D (3分)②美丽善良的姑娘,君子的艰险配偶。(2分)③A×。B√。C×。D√。
复习任务
【童生试】
蒹葭①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②,在水一方。
  溯洄③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④。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⑤。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⑦。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⑧。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⑨。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⑩。
   (选自《诗经·国风·秦风》)
【注解】①蒹葭:jiānjiā,水边的芦苇等植物;②伊人:那个人(恋人);
  ③溯洄:沿着曲折的水边逆流而上;④晞:xī,干;⑤湄:méi,水边;
  ⑥跻:jī,升高,向高处登;⑦坻:chí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⑧涘:sì ,水边;⑨右:引申为曲折;⑩沚:zhǐ ,水中的小洲。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乡试】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2.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_______和_______,在情感特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2分)
2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2分)
答案:
22.比兴、重章叠句。
23.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的淋漓尽致。
【会试】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14.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 诗。(1分)  答案:(1分)古体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答案:(3分)A细解:学生如果熟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当会很快选出A来。这里的“明月何皎皎”,既无“比”,也不是“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只是描写眼前景,作为中心意象,它直接引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可以看作是“赋”的手法。
16.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答案:(4分)“我”揽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动作写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状态;流露出忧愁、孤独的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动作1分,状态1分,情绪1分,情感1分。)
【殿试】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2分)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
【答案】(1)重章叠句(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解析】(1)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做重章叠句。
(2)这是一首贺婚诗。诗的三章都以桃树起兴,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人丁兴旺,表达对女子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好祝福。
试题分析: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固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人们常说的“桃花运”,当源出于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