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7.2秦腔(第1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7.2秦腔(第1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4 06:5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
秦腔
第1课时
素养目标
1. 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秦川人对秦腔的痴迷;分析秦地、秦川人、秦腔的特点,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鉴赏文章独特的表现角度、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恢宏的语言风格,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3. 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对象征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民间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贾平凹,生于1952 年,陕西省丹凤县人,当代文学家。1975年
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
协会主席、《延河》《美文》杂志主编。作品曾获得“茅盾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全国优秀散文(集)奖”。作品被翻译为英语、法语、瑞典语、
意大利语等30 多个语种出版,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话剧、戏剧等。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在叙述态度和审美理想上主要体现为对自然的追求,可称作意
象小说或意象主义小说。他创造了大量的自然意象,人、事意象,社会、文化、民俗
意象;描写了各种各样的神秘现象,具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给作品带来了比较深邃
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素养目标
贾平凹为文讲“真”,用真挚的情感去拥抱生活,以独立的思考去建立与时代的联系。其散文创造了风格独异的境界,使读者能感受到文中浓浓的诗情画意、让人向往的明净幽远的意境、通达心底的深邃哲理,得到心灵净化般的美感。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废都》《秦腔》《古炉》《浮躁》《白夜》等,中短篇小说《黑氏》《美穴地》《天狗》等,散文《丑石》《月迹》《天气》等。长篇小说《秦腔》入选“新中国70 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此文是贾平凹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另有同名长篇小说。标题“秦腔”直接点明所写的对象,简洁凝练。“秦腔”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围绕秦腔组织材料,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秦腔为窗口,展现出秦地富有特色的风土人情和秦地人民热情蓬勃的生命力。
素养目标
此文创作于1983 年。秦腔是一种广泛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在秦川这块土地上,秦腔已经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秦川人生命的五大要素。贾平凹长期生活在陕西,对八百里秦川有着深厚的感情和透彻的了解。他对秦腔和秦川之地人民生活都饱含热爱,创作了不少具有浓郁陕西地方特色的散文,此文就是其一。
写作背景
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因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又因早期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秦腔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2006 年5 月20 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料链接
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 ——秦腔
劳苦倦极时可以涤荡困乏;在文化生活贫乏的时代,秦腔让他们可以宣泄生活的快乐和痛苦,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得到美的享受。秦腔已经融入秦川人的血肉和精神。
1.“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揭示秦川人热爱秦腔的什么原因?
课文探究
2.“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在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来的时候……常说的什么伟大的永恒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这一句中的对比,表现了什么?
通过与文人、都市人“渺小、有限和虚弱”的情感的对比,突出秦腔的厚重、真实和雄壮有力。
3.第3段文字包含了哪些信息?
① 村村有戏班,人人会清唱,写秦腔普及之广;
② 帝王陵墓、石碑残字,含蓄地暗示了秦腔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③ 土屋窗口、村口土尘、叫驴打滚、“我”的感觉等,写出了秦腔的生活气息和强大的情感冲击力。
4.赏析“庙里一个跟头未翻起,窗外就哇的一声叫倒好,演员出来骂一声:谁说不好的滚蛋!他们抓住窗台死不滚去,倒要连声讨好:翻得好!翻得好!更有殷勤的,跑回来偷拿了红薯、土豆,在火堆里煨熟给演员作夜餐,赚得进屋里有一个安全位置。排演到三更鸡叫,月儿偏西,演员们散了,孩子们还围了火堆弯腰踢腿,学那一招一式”这一段中的细节描写?
“叫倒好”写秦川人的真性情;“抓住窗台死不滚去”,“偷拿了红薯、土豆”“给演员作夜餐”,“月儿偏西”孩子们还在“弯腰踢腿”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出秦川人对秦腔的喜爱程度之深。
5.“一演出,半下午人就扛凳子去占地位了……但差不多却光了脚,乱了头发”这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渲染秦腔演出前的热闹场景?
① 占位之早,观众之多;
② 小吃丰富,叫卖不绝;
③ 台上锣鼓不停,台下你呼我应;
④ 小吃隔空买卖,拥挤产生冲突;
⑤ 内外相互拥挤,喊声、骂声、哭声一片。
6.写“ 二杆子”有什么作用?
“二杆子”因为维持秩序而彻夜不得看戏,但他们因为自己的工作能使观众得到看戏的满足而感到满足,从侧面表现出秦川人对秦腔的忠诚,也表现出秦川人对秦腔的喜爱不仅表现在对戏曲内容的喜爱,而且也有对秦腔本身的喜爱。
7.第7段作者写了那两种特殊观众?
①“老一辈的秦腔迷”,因无力挤到台下,便“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听戏,从秦腔中获得难以言传的艺术享受。
②“大一点的,脾性野一点的孩子”,在观看秦腔表演的过程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
内容小结
作者以一种带有野性的朴素笔触,绘形绘色地写出了秦腔的生成、特点,通过对秦川人喜爱、痴迷秦腔的程度,以秦腔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热情蓬勃的生命力,营造出了一个特别的具有浓郁风情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对秦川文化的领悟,并在对文化的把握中透视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哲学。
主题归纳
爱语文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