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考点集训】2014届高考化学考点练习: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考点集训】2014届高考化学考点练习: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3-09 20:2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现已发现116号元素X,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B、X是金属元素
C、X位于第7周期第ⅥA族
D、X为非金属元素
答案为D
解析:法一、116-32-32-18-18-2=16,第16纵行,即可推出116号元素的位置为第7周期第ⅥA族。
法二、已知11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0族,故可推出116号元素的位置为。第7周期第ⅥA族。
2、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碱金属单质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2O2(M表示碱金属)
B.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C.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碱金属元素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D.碱金属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原因是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该电子
答案:A
解析: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显较强的还原性。如都能置换水中的氢,生成对应的碱,这也正是“碱金属”名称的来源,B、D选项正确;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即还原性依次增强,这不光表现在与酸或水反应越来越激烈上,还表现在其对应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越来越复杂上,故A项错误;一般来说金属的还原性越强,其对应的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碱金属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故C项正确。
3、下列说法不能作为比较卤族元素非金属强弱依据的是( )
A.F2、Cl2、Br2、I2跟氢气反应的激烈程度逐渐减小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小
C.F-、Cl-、Br-、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D.HF、HCl、HBr、HI水溶液的酸性依次增强
答案:D
解析: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为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②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④对应单质的氧化性强弱等等。与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弱无关,故A、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一般来说元素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反之,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对应元素的氧化性越强,即C选修正确。
4、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砹化氢(HAt)很稳定 B.单质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C.砹的原子半径比碘的原子半径大 D.单质砹是有色固体
答案:A
解析:根据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性,从上到下半径依次增大,非金属性依次减小,故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聚集状态依次集中,故可知砹为固体,根据溴和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可推测砹也具有此性质。
5、(2013年·上海)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Th 元素的质量数是232 B. Th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
C. 232Th 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 D. 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D
解析:Th有质量数为230、232的两种同位素,因此无法确定Th的质量数,A项错误;不知230Th与232Th的丰度,无法确定Th的相对原子质量,B项错误;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变,而232Th转化为233U原子种类发生变化,C项错误; 230Th与232Th互为同位素,二者化学性质相同,D项正确。
6、(2013年·海南)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1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1H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答案:C
解析:同位素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间互称。
7、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Y、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X2YZ4 B.XYZ3 C.X3YZ4 D.X4Y2Z7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X可以使H、Li、Na三种元素中等的一种,Y为 是
磷,Z的L层有6个电子,该元素为氧,再分析各化合物化学式计算Y的化合价,其化合价分别为+6、+5、+5、+5,而磷元素无+6,故A项不可能。
8、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Na<Mg<Al <O B.S> Cl>Na>Al
C.Na<Mg<Al<S D.Cs<Rb<K<Na
答案:B
解析:A项,4种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随着核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即
Al<Mg<Na<O,故A项错误;C项,Na、Mg、Al、S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C项错误;D项,Na、K、Rb、Cs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增大,故D项错误;而B项正确,因S、 Cl比Na、Al多一个电子层,则S、 Cl半径比Na、Al大。而S、 Cl和Na、Al也分别适用“序小径大”的原则,则S> Cl>Na>Al 。
9、(双选)X、Y、Z 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三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Y<X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答案:AD
解析:由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三倍知X为氧元素,又X、Y为同一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则Y为硫元素,又由Y、Z同周期,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则Z为磷元素。由元素周期律知3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为O>S>P,原子半径为P>S>O,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H2S>PH3,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 。
10、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l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②⑤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⑤
答案:A
解析:含氧酸的氧化性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最外层电子数多,元素的非金属性不一定强,如非金属性:O>Cl,但最外层电子数:O<Cl。
11、(2013年·江苏)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
B.元素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C.元素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
D.只含X、Y、Z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D
12、(2013年·山东)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
W X
Y Z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Y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答案:A
解析:因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生成离子化合物,这指的是铵盐,W是N元素,则X、Y、Z依次是O、S、Cl。则其氢化物中H2S最不稳定,A正确;只有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才一定比Y的含氧酸酸性强,B错;阴离子还原性S2->O2-,C错;Cl2与水的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了还原性,D错。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D
解析:离子键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要注意静电作用包括静电相互吸引和静电相互排斥,故A项错误;只有活泼金属盒活泼非金属才能形成离子键,所以B项错误;由 CaCl2的电子式:可以看出,离子键只存在于Ca和Cl之间,C项错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项正确。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分子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答案: B
解析:化合物中若含有共价键,则还可能含有离子键;若含有离子键则为离子化合物,故A项不正确;化合物分子中若不含离子键,则为共价化合物,所以B项正确;分子可为单质,也可为化合物,故C项不正确;通常情况下非金属原子间形成共价键,但有些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也可形成共价键,如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故D项不正确。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
A.HCl MgCl2 NH4Cl B.H2O Na2O CO2
C.CaCl2 NaOH H2S D. NH3 H2O CO2 []
答案:D
解析:A项HCl 中只有共价键,MgCl2中只有离子键,NH4Cl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项Na2O中有离子键,而H2O、CO2 中只有共价键;C项中CaCl2 、NaOH中都有离子键,且 NaOH 中还含有共价键,而H2S 只有共价键;D中都含有极性共价键。[]
1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单质的分子内一定含有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单质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为极性键
解析:A比如氦气He,是由单原子分子形成的,没有共价键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5%85%B1%E4%BB%B7%E9%94%AE&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只有分子间作用力;B对,比如NH4Cl就是离子晶体;C错,Na2O2中氧原子之间也有非极性键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9%9D%9E%E6%9E%81%E6%80%A7%E9%94%AE&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D错,原理同C。
答案:B
17、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成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 B.NH3的结构式为
C.HF、HCl、HBr、HI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热稳定性:H2S>HF
答案:B
解析:A项中1个D2O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10;C项中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HF的熔沸点比HCl的熔沸点高;D项中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应为HF>H2S。
二、非选择题
18、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________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
(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 ;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____;
(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 大于____(化学式)。
答案:(1)7 K2O、K2O2(KO2也可以) (2)He、Ne、Ar (3)C、H (4)Na
(5)NH3 SiH4
解析:前20号元素中,(1)属于金属性元素的共有7种,其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钾,钾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K2O、K2O2、KO2;(2)属于稀有气体的有He、Ne、Ar;(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C、H;(4)同一周期,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5)非金属性:N>P>Si,故NH3的稳定性大于SiH4的稳定性。
19、A、B、C、D4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它们的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4种元素的符号依次是 A__、B______、C_____、D_______;它们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4种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A______、B _____、C ____、D_______;它们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比较酸性和碱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能够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比较其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 Cl K Ca (K)>( Ca)>( S)>( Cl)
(2)S Cl K Ca
(S)>(Cl)>( K)>( Ca)
(3)H2SO4 、HClO4 、KOH 、Ca(OH)2 酸性:HClO4 >H2SO4 碱性:KOH>Ca(OH)2
(4)HCl、H2S HCl>H2S 因非金属性氯元素强于硫元素
解析: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所以A的核电荷数为2×8=16,A为硫元素。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所以D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8)×2=20,D为钙元素。根据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它们的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可以判断出B为氯元素,C为钾元素。
20、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X Y
Z W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
(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3)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四种短周期元素只能在周期表的第二、第三周期,故Z的各电子层上电子数为:2、8、x,可得x=5,故Z为P元素,其他可得:X为C,Y为N,W为S。其他问题可迎刃而解。
答案:⑴第三周期 ⅤA ⑵NH3 ⑶HNO3
21、(2013年·海南)(有删动)X、Y和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Z与X原子最处层电子数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X、Y和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 、 、 。
(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有 、 。
(3)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解析:(1)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推出X为H,Y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推出为O,Z与H同族且原子序数大于O推出为Na,(2)3种元素两两组合,再全组合可得结论;(3)由所学知识可知,氢氧形成的化合物中符合条件的为H2O2
答案:(1)H O Na (2)NaOH Na2O2 (3)H2O2
[]
2
8
5
+155
2
8
8
+166
2
8
8
+19
2
8
8
+20
2
8
8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