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课程标准
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
内容解读
1.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
2.评价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功过。 一、从乡绅到议员
1.克伦威尔生平
(1)出生于 一个中等贵族家庭。
(2)求学于 ,在伦敦学习法律。
(3)凭实干和家产,当选为 。英格兰剑桥议员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
(1)17世纪中期,英国新的 因素快速发展。
(2) 经济实力增强;贵族中分化出一个与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的 阶层,在经济利益上与资产阶级一致。
(3)资产阶级、新贵族集中的 同王权尖锐对立。
(4)导火线:17世纪30年代末,苏格兰人起义。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标志:1640年新议会召开。
(2)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新贵族议会名师点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二、治军之道
1.克伦威尔的骑兵军
(1)背景:内战爆发后, 一再丧失战机。
(2)来源:士兵从信奉清教的 中选出。
2.治军之道
(1)根据勇敢和忠诚来提拔军官,废弃只有骑士和 才能充任军官的陈规。
(2)严肃军纪,约法三章。议会军自耕农贵族3.战胜王军
(1)1644年,在 大败王军,使战局出现转折,赢得了“ ”称号。
(2)1645年,组建了“ ”。在 战役中,全歼王军主力。
(3)1646年结束了第一次内战。
(4)1648年春,平定王党再次叛乱,又一次内战结束。
4.建立共和:1649年1月30日,处死 ,结束了封建王权的统治,建立 。
名师点拨:处死查理一世,为英国结束君主专制提供了条件。马斯顿草原铁骑军新模范军纳西比查理一世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护国公
1.对外征服: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将它们并入英国。
2.担任“护国主”
(1)经过:驱散议会和“ ”,后被拥立为终身 。
(2)职责及措施: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陆海军总司令。掌握了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全国实施军区化管理。
(3)实质:是一种 统治。小议会护国主军事独裁3.颁布《航海条例》
(1)目的: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
(2)时间:1651年。
(3)结果:引发 ,荷兰失去海上霸权。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4.主要政绩
(1)建立了有序的行政机构,改善了法律。
(2)扶持 ,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3)发展工商业,使英国的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水平。英荷战争文化教育5.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1658年 去世,其子继位。
(2)1660年, 复辟。
(3)1688年,“ ”推翻复辟王朝。英国确立了 。克伦威尔斯图亚特王朝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名师点拨:拓展1
两次战役在英国内战中各有何作用?
答案 马斯顿草原战役是英国内战的转折点,战争形势开始向着有利于议会军的方向发展。纳西比战役中克伦威尔指挥“新模范军”摧垮了王军主力,取得了内战的决定性胜利。拓展2
……英国政府在1650年和1651年接连发布了强制性的《航海条例》。条例规定,不经英国政府许可,一切外国人不得同英国殖民地进行贸易,欧洲商品只能用英国船只或该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输,方能进入英国,欧洲以外地区的商品则只能用英国船只运载方准进入英国。……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航海条例》是谁发布的?其目的是什么?
(2)《航海条例》的颁布引发了什么后果?答案 (1)克伦威尔。打击荷兰的中转贸易,为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争夺海外市场。
(2)荷兰拒绝接受,引发英荷战争,荷兰战败,逐渐失去了海上霸权。拓展3
阅读材料:
1653年,克伦威尔率兵闯入议会,手中挥舞宝剑,怒气冲冲地对敢于“犯上”的议员们吼道:“恶棍们滚开!”此后,克伦威尔在高级军官和伦敦大商人的拥戴下,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
(1)议会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2)从共和政体到护国政体的演变说明了什么?
答案 (1)议会是反对王权的领导核心。
(2)说明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是长期的,甚至会出现反复。拓展4
阅读材料:
1653年12月16日,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他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军事、外交大权都抓在自己手里,成为无冕之王。他从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变成一个军事独裁者。当然他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在英国内战中打败了王军。因为在克伦威尔初露锋芒之前的战争初期,议会军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失败。如果没有克伦威尔,这支军队完全有可能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克伦威尔胜利的结果使民主政体在英国得到了持续和巩固。
为什么说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是必要的?答案 (1)资产阶级刚刚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时刻准备复辟,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仍然特别激烈。
(2)为了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既得成果,只有采取极端措施才能稳定政局。【角度1】归纳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
提示 (1)1642~1648年,组建军队,打败王军,结束两次内战。
(2)1648年面对压力,宣布议会下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清洗议会,驱散长老派议员。
(3)1649年审判并处死国王,废除君主制和上院,组建国务会议,成立英吉利共和国。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活动 (4)为巩固政权,对内镇压了要求保障民权的平等派和要求土地公有的掘地派;对外征服爱尔兰、苏格兰,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
(5)1653年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角度2】克伦威尔指挥的军队为什么能不断取得胜利?
提示 (1)从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中挑选士兵,他们吃苦耐劳,作战勇敢,遵守纪律。
(2)打破只有骑士和贵族才能充任军官的陈规,大胆提拔有才干的下层平民出任军官,使军队充满活力。
(3)克伦威尔本人是一个能力非凡的领袖人物,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1.克伦威尔被称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
(1)内战时期克伦威尔指挥的哪场战役决定性地打败了王军?
(2)克伦威尔掌权后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其统治地位?
答案 (1)纳西比战役。
(2)①以武力维护国内统治;②大力发展工商业;③以武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角度1】克伦威尔护国主政治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 对内继续打击保王党势力的同时,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对外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打击复辟势力,并使大批军官以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获得大片土地;颁布《航海条例》,打败海上主要竞争对手荷兰,并与西、葡等国签订有利于英国海外利益的商约。评价克伦威尔 【角度2】全面评价克伦威尔及其活动。
提示 (1)克伦威尔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当时的欧洲社会处于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时期,他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他基本上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时代任务,即在英国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克伦威尔由于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他的保守性又不断体现出来。这主要表现为驱散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大权独揽,建立起护国主政权;开始脱离人民,实行军事独裁,为封建君主复辟打开方便之门。
(3)但是即便如此,克伦威尔并没有蜕变为封建君主,他所代表的仍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采取了若干开明措施,仍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2.阅读下列材料:
“勇敢的克伦威尔”
走进了议会,像个精灵,
他发怒的面孔,
吓得议员们口呆目瞪;
‘走吧!’他说‘你们坐得够久了!’
难道你们,还想坐在这里,
直到世界末日来临!”
——《克伦威尔传》请回答: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克伦威尔的举动持什么态度?
(2)如何看待此事件后出现的政局?
答案 (1)肯定和拥护。
(2)驱散议会,建立起来的军事独裁政权,是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及政权的需要。特别提醒
“护国政体”的出现适应了当时英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共和国成立后受到中下层民众及王党复辟势力的威胁,要巩固革命成果,就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实行集权统治。学思之窗
思考一下,为什么荷兰对上述条款强烈反对?
答案提示 17世纪的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商人垄断对英国海外殖民地的贸易,从中获得大量的利润。这些法令是想把荷兰从英国对其殖民地和欧洲各国的贸易中排斥出去,荷兰当然不肯承认英国的《航海条例》,因此在1652年发生了英荷战争。战争的结果,英国胜利,根据1654年的和约,荷兰不得不接受英国的《航海条例》,而放弃了海上贸易垄断地位。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列举史实说明克伦威尔对封建专制王权的态度。
答案提示 1640年11月在议会的演讲;组织骑军兵同王军作战,取得马斯顿草原战役的胜利;组建“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全歼王军主力;平定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说明他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专制王权坚决斗争。
2.克伦威尔的治军之道是什么?
答案提示 骑军兵的选拔: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作战勇敢);选拔军官的标准:勇敢和忠诚;军纪严明:约法三章。二、学习延伸
1.百家争鸣:有人说,克伦威尔最大的贡献,是在他专政期间坚持信教自由。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答案提示 不同意,他的最大贡献应该看对整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和影响。应该是领导议会军战胜王军,将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担任护国主时的内外政策也是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出发的。2.探究活动:克伦威尔处死查理一世,意味着什么?
答案提示 曾经不可一世的暴君受到惩罚;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它标志着英国封建制度的终结,也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3.阅读与思考: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有相容的地方吗?
答案提示 有相容的地方。
在17世纪,欧洲大部地区都在朝着更强大的专制主义的方向发展;民主政体在英国的胜利是与当时的历史趋势不同的事件,顽固的封建势力当然不甘心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为了巩固已有的成果,资产阶级在最初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就有了通过个人独裁来巩固资产阶级政权这样一种方式。课件35张PPT。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课程标准
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内容解读
1.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
2.华盛顿的历史贡献。 一、维农山庄的主人
1.童年:出生于一个 家庭,从小培养起诚实、勇敢、理性又善于 等优秀品质。
2.少年:掌握了 、牲畜饲养等技术,学会用自己的技能去挣钱。
3.青年
(1)继承哥哥的 ,积累了大量财富。
(2)参加过 ,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领导艺术。大种植园主冒险土地测量维农山庄七年战争二、领导独立战争
1.背景
(1)主观原因:北美民族经济的发展,以及民族意识的增强。
(2)客观原因:英国加重了对北美人民的剥削,影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
(3)导火线:1773年发生的 ,使北美人民与 殖民者矛盾激化。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2.进程
(1)开始标志:1775年4月, 枪声。
(2)治军有方:据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了大陆军, 为总司令。
(3)首次大捷:1776年初,大陆军围攻并解放了 。
(4)宣布建国: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
《 》, 诞生。
(5)传奇胜利:指挥大陆军袭击特伦顿和普林斯顿的英军取得胜利。来克星顿华盛顿波士顿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6)战局转折:1777年10月,大陆军又取得 ,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7)军事胜利:1781年,约克镇的英军在 将军领导下向美军投降,北美战事结束。
(8)最终独立:1783年,美英在巴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萨拉托加大捷康华利名师点拨:三、主持制宪
1.背景
(1)华盛顿坚决反对 制度。
(2)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确定了美利坚合众国为 国家,实际上只是松散联盟。
(3)1786年发生的谢司领导的起义,震动了整个统治集团。
2.概况: 年5月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华盛顿当选为主席。通过了《联邦宪法》。封建专制邦联17873.《联邦宪法》
(1)内容:规定美国是一个 国家,总统为国家元首,实行 等。
(2)作用: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国家,对内有利于 的形成,对外有能力保卫国家的安全。
名师点拨:美国1787年宪法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主张,首次规定把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联邦制三权分立全国市场四、首任总统
1.第一任期:1789~1793年。行政上:网罗人才,组成内阁;财政上:建立 ,巩固银行信用;外交上:改善与英国、周边 的关系。还创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完善民主制。
2.第二任期:1793~1796年。巩固第一任期的成果。宣布“ ”政策,不介入欧洲英法战争。开展 。 国家银行印第安人严守中立西进运动3.急流勇退
(1)离职演说:对后继者提出了谆谆教诲;开启了美国 外交政策。
(2)解甲归田:不当终身总统,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
(3)巨星陨落:1799年病逝。
(4)功成名就: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无愧于“ ”称号。
名师点拨:华盛顿以对美国的建立、民主制度的贡献和个人的人格魅力赢得“国父”称号。 孤立主义美国国父拓展1
下列一组图片是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关于英国在美国征收印花税行为的讽刺漫画。
(1)漫画反映的现象与美国独立战争有何关系?
(2)如何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双重性?答案 (1)英国在美国征收印花税的行为实际上是对美国的无耻掠夺,阻碍了北美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人民的不满,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2)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因而独立战争的性质具有双重性。拓展2
为了纪念华盛顿,美国人民在首都的市中心建立了一座高约168米的华盛顿纪念碑。
华盛顿纪念碑
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答案 (1)华盛顿是北美独立战争的军事领袖。
(2)华盛顿是制宪会议主席。
(3)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拓展3
华盛顿在《告别辞》中,提出要“正确估计支配人类心灵的对权力的迷恋及滥用权力的癖好”,提出“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相互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的和现代的试验中显示出来。”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盛顿的担扰是什么?
(2)为了解决他所担忧的问题,美国国家权力是怎样分配的?
(3)权力分配遵循了什么原则?答案 (1)Z心有人因为过于迷恋权力和滥用权力而出现专制。
(2)主要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组成,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3)“分权和制衡”的原则。【角度1】美国独立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1)没有经历过封建制度阶段,革命主题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2)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是领导阶级。
(3)革命没有反复,这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制度完善和巩固,也有利于社会生活安定。
(4)性质既是民族独立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与华盛顿 【角度2】促使华盛顿坚决反英国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因素有:(1)1763年,英王室宣布禁止北美殖民地人民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移民。
(2)征收印花税。
(3)波士顿倾茶事件后,英国议会制定了五项对北美殖民地进行高压强制的相关法案。
英国的这一系列做法从而促成了华盛顿对英国态度由原来的犹豫不决到与英国彻底决裂。1.1776年7月4日通过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独立。
(1)《独立宣言》是由哪一机构通过的?
(2)为什么说《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北美人民的反英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答案 (1)第二届大陆会议。
(2)《独立宣言》提倡自由、民主、平等的资产阶级思想,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成为美利坚合众国,为北美人民反英斗争指明了方向。【角度1】应如何评价华盛顿?
提示 (1)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打碎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他是美国的民族英雄。
(2)他领导美国人民制定了1787年宪法,创造了民主共和政体。华盛顿的历史贡献 (3)在他担任总统期间他制定了一系列的内政、外交方针,既巩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同时一些开创性的措施为历届美国政府所沿用。
(4)他坚决拒绝了朝野大多数人希望他连任第三届总统的意见,是美国民主制度的奠基人之一。他高尚的人格风范使其成为美国人民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角度2】你认为应当学习华盛顿的哪些优良品德?
提示 (1)诚实、勇敢、理性又善于冒险。(2)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3)对敌斗争不屈不挠。(4)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5)坚持民主,反对专制。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华盛顿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蒙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
请回答:
(1)华盛顿希望将美国建成一个怎样的国家?
(2)华盛顿拒绝做终身总统的做法,对美国民主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 (1)废除君主制的国家。
(2)捍卫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有力地维护了共和政体和民主政治,防止了个人专制独裁的出现。形成了民主传统,为以后的美国总统作出了榜样。特别提醒
华盛顿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立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他的内政外交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学思之窗
1.华盛顿认为当时对美国最大的危害是什么?他为什么要拒绝这位部下的请求?
答案提示 在美国出现封建专制制度。华盛顿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坚持民主建国原则。
2.华盛顿是怎样看待战争与自由的关系的?
答案提示 战争只是用来捍卫自由的最后手段,希望人类能避免战争。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叙述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时期的主要军事活动。
答案提示 (1)整顿大陆军,训练正规军,这对保证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2)1776年解放波士顿,取得北美人民的首次重大胜利;(3)保卫纽约失利,但特伦顿和普林斯顿战役胜利,大大鼓舞士气;(4)1781年指挥约克镇战役胜利,英军向美军投降,标志着北美战场上战争的结束。2.华盛顿担任总统时期在内政外交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怎样?他对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
答案提示 第一届任期内,华盛顿先以周全的考虑网罗人才,组成内阁;在财政上,建立国家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在外交上,他努力改善同英国的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以保证国家和平。还创立了总统否决制。身为首任总统,华盛顿恰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力,既维护了国家的民主制度,又在各方面完善了总统制。第二届任期内,除巩固第一届任期的成果外,在欧洲英法开战的情况下,宣布“严守中立”政策,使美国避免介入欧洲战事之中;同时,推进美国的西进运动。华盛顿不当终身总统,这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分析邦联制与联邦制政体的不同,美国为什么要建立联邦制国家?
答案提示 (1)1776~1787年的美国邦联制。1777年11月15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邦联条例》,1781年,正式实施。按照这部宪法,美国国家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各州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宪法允许各州享有征税、征兵及发行纸币的权力,各州也有权规定出入口税。 ②中央最高机构是一院制的邦联国会,每州选出代表2至7人,但每州代表在投票时,只能投1票;中央不设国家元首。③中央权力极小,邦联国会只能宣战和媾和,派遣对外使节,调整各州的争端和掌管邮政;它没有权力管理州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它完全依靠各州来维持国家秩序。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制具有以下特点:①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同时,在国家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的前提下,各联邦成员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②国家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各联邦成员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的关系不是隶属关系,它们的权力行使范围通常由联邦宪法加以规定。③国家对外是统一的国际法主体,国民具有统一的联邦国籍。 (2)原因:①1781年开始生效的《邦联条约》确定美国为邦联国家,实际上只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邦联政府软弱,无权干涉各州内政,各州有很强的独立性。②1786年谢司起义震动了整个统治集团,使他们认识到强化中央权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联邦制国家,强化中央政府权力成为时代的需要。2.阅读与思考:华盛顿提出的美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他是基于哪些政治、地理条件提出这项原则的?你怎样看待这种外交政策?
答案提示 原则:孤立主义原则。原因:政治上欧洲利益与美国利益不同,无明显利害关系;从地理上看,美洲同欧洲远隔大西洋,距离遥远,不便发生联系。评价:积极方面:①有利于维护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避免欧洲对美国的干涉。②为美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使年轻的美国迅速崛起。③有利于维护拉美的独立和发展。消极方面:①便利了美国对美洲尤其是拉美的干涉。②不利于制止国际性的侵略行为,尤其是在二战初期美国“中立”助长了法西斯侵略。③从长远角度看不利于全球化。故20世纪以后孤立主义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课件28张PPT。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课程标准
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内容解读
1.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
2.讨论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一、荒野雄狮
1.少年发奋:出生于意大利 。在布里埃纳军校, 、凯撒等英雄使他神往,卢梭、 、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让他着迷。15岁时转往最高军校 ,主修炮兵学。
2.机遇垂青:1793年9月受 青睐,参加共和国军围攻土伦,崭露头角。1795年,受 邀请,平息了保王党人叛乱,成为共和国的救星。科西嘉岛亚历山大孟德斯鸠巴黎军事学院雅各宾派督政府名师点拨:奠定拿破仑在法国军政界崛起基础的是土伦战役和平息巴黎保王党人叛乱。二、称霸欧洲
1.背景:法国大革命引起了 、俄、普为首的各国封建君主策划组成的 的干涉。
2.实现梦想
(1)1796年统帅大军直趋 ,屡次击败反法同盟。
(2)1798年远征 ,摧毁了埃及的近卫骑兵。
(3)1799年,发动“ ”,推翻督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后为终身执政。英反法同盟意大利埃及雾月政变(4)在1805年的 战役中,一举摧垮了第三次反法同盟。
(5)粉碎第五次反法联盟后,拿破仑几乎控制了除英国、 以外的整个欧洲,终于登上了欧洲大陆霸主的宝座。
名师点拨:在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下,中欧、西欧及南欧的封建秩序从根本上发生动摇,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散播到欧洲各地,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奥斯特里茨俄国三、拿破仑一世改造法国
1.加冕称帝: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
2.改造法国的措施
(1)用人上:要求任职的官吏宣誓效忠,奖励特殊有功之人。
(2)思想上:承认 为国教。
(3)政治上:①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 ;②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取缔党派等,以实现独裁。
(4)经济上:建立 ,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发展。天主教军事体制法兰西银行(5)军事上: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 。
(6)法制上:编撰和颁布了民法典又称为《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
名师点拨:从拿破仑采取的内外措施来看,其帝国代表的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法兰西第一帝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征兵制拿破仑法典四、走向末日
1.末日原因
(1)大陆封锁:1806年11月,颁布“ ”,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通商。
(2)两线作战:大举进攻俄国,失败,元气大伤;大会战,陷入四面楚歌困境。
2.帝国覆亡: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波旁王朝复辟。大陆封锁令3.百日政权
(1)再登皇位:1815年,拿破仑逃出 ,重返巴黎,推翻了波旁王朝。
(2)昙花一现:英、俄、普、奥等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在 决 战中打败拿破仑,拿破仑再次遭流放。
名师点拨:拿破仑帝国的失败说明,在当时欧洲封建势力仍十分强大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的发展仍困难重重。 厄尔巴岛滑铁卢拓展1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以俄、普为首的多国封建君主为什么组成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答案 试图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拓展2
材料 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 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身上的肉。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火种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钉在这里!……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
——拿破仑遗言
(1)“火种”是什么?
(2)“火种”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答案 (1)《拿破仑法典》。
(2)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欧美各国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蓝本(对摧毁欧洲的封建制度产生了积极作用)。拓展3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1)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话因何而发?
(2)如何理解“法国人鲜血的价值”?
(3)为什么他感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快乐”?
答案 (1)拿破仑对外战争(或对意大利的战争)。
(2)拿破仑战胜意大利后,废除封建制度,废除农民服徭役的陈规(或农奴制),推行《拿破仑法典》等。
(3)意大利摆脱了被奴役的地位。【角度1】为什么说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请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作简要分析。
拿破仑的政治活动 提示 (1)政治方面:颁布《拿破仑法典》,将资产阶级革命 的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2)经济方面: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发展,用经济手段捍卫法国大革命。
(3)军事方面:多次率领军队打败国内的保王党人,多次打败反法同盟,防止了封建势力卷土重来,用军事手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角度2】为什么说拿破仑上台有其历史必然性?
提示 (1)热月政变后,法国面临着国内保王党叛乱和国外武装干涉的双重危机。拿破仑临危受命,用一个个军事胜利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成为法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2)法国督政府软弱腐败,对内不能稳定政局,对外不能抗拒外敌入侵,法国大资产阶级正需要拿破仑式的人物通过强权来维护他们的统治。
(3)拿破仑以其杰出才能和军事威望被资产阶级视为“救星”,夺权成为必然。1.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国从共和国变为帝国是否是历史的倒退?为什么?
答案 不是历史倒退。拿破仑帝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它对内大力改造法国,稳定局势,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对外打击反法联军,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角度】拿破仑对外战争给欧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1)积极: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客观上传播了法国革命思想和方式;②冲击了欧洲封建秩序,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与农民的解放。
(2)消极:①其后期进行的对外战争,侵犯了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和奴役了欧洲各国人民;②引起了各国人民和民族国家的反抗,最终导致了他的惨败。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1806年拿破仑击败第四次反法联盟对法国的进攻后,借口英国对大陆的封锁,颁布《柏林敕令》:“凡与不列颠诸岛一切通商以及一切通讯均禁止之”。“凡直接来自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船舶,或曾航经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船舶,一概不准进入任何口岸。”
请回答:
(1)拿破仑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策?
(2)实行这一政策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 (1)大陆封锁政策。
(2)与英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保护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特别提醒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属于争霸战争,是对其他民族的侵略战争;另一方面拿破仑战争破坏了欧洲封建秩序,保护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激起了欧洲的民族意识。学思之窗
上述公报,反映了拿破仑的哪些个性特点?
答案提示 勇敢、自信、相信士兵等个性特点。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列举拿破仑一生中的重要事件。
答案提示 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
1793年(二十四岁),攻克土伦,破格晋升为炮兵准将;
1798年(二十九岁),任东方远征军总司令,远征埃及。同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任第一执政;
1804年(三十五岁),颁布《拿破仑法典》;建立法兰西帝国,称帝;1805年(三十六岁),指挥奥斯特里茨大会战,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
1806年(三十七岁),颁布“大陆封锁令”;
1812年(四十三岁),60万大军进攻俄国;
1813年(四十四岁),莱比锡大会战,兵败;
1814年(四十五岁),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1815年(四十六岁),逃离厄尔巴岛,开始百日统治;滑铁卢战役再败,第二次退位,被流放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1821年(五十二岁)5月5日,病逝。2.归纳拿破仑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提示 具体原因是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寡不敌众而导致失败。根本原因是当时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力量大于资本主义势力。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拿破仑推行的霸权政策使他同时要在两个广阔的战场上作战,既同封建欧洲和英国资产阶级作战,又同附庸国、占领国广大人民作战,从而大大削弱了他抵御欧洲武装进攻的力量;其二,连年不断的战争使法国经济陷于危机,在四分之一世纪里,被战争害得精疲力竭的法国人民中间出现了普遍的厌战情绪。于是,在欧洲组织的拥有巨大优势的军事力量进攻面前,拿破仑被最终打败了。二、学习延伸
1.百家争鸣:你是如何评论这三次意外行动和意外成功?它们说明了拿破仑的哪些个性?
答案提示 三次意外行动是由拿破仑个性特点决定的,意外成功则是当时的客观形势和拿破仑个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说明拿破仑性格是孤僻、好胜、勇敢好斗、宁折不屈等。2.阅读与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是否还有其他见解?
答案提示 上述观点都客观公正地分析了拿破仑的军事战略规则;集中优势兵力,将敌人各个击破,拿破仑的军事战术,除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外,还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其他决策。可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开放性地回答。课件7张PPT。单 元 总 结一、华盛顿和拿破仑的比较二、克伦威尔与拿破仑选择专制独裁政体而华盛顿则选择民主制
度的原因
1.克伦威尔与拿破仑选择专制独裁政体的原因
(1)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在英国与法国根深蒂固。
(2)两国当时面临的处境:
①英国:人民掀起大规模有组织的反抗运动;议会同克伦 威尔争夺权力。
②法国:督政府软弱无力,对内无法稳定大革命时期的暴 力行动和维护社会安定,对外不能抵抗外国的入侵。面对法国大众的愤懑不平和波旁王朝的蠢蠢欲动,法国政局急需一个强势人物建立强有力的政权来重整社会秩序。(3)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妥协
①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为了维护利益,巩固统治秩序,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
②法国:面对法国国内紧张的形势和严峻的外部压力,法国资产阶级期待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稳定统治。
(4)克伦威尔与拿破仑个人的威望及其权势。2.华盛顿选择民主制度的原因
(1)历史因素:美国历史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对华盛顿及美国影响不大。
(2)思想因素:在北美独立战争之前,启蒙思想尤其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在美国广泛传播。
(3)个人因素:正直诚实,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