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议论中的记叙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训练学生掌握在议论文里使用记叙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不同,并掌握议论文中记叙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技能。
二、学情分析
在议论论据的处理上,学生主要存在这些问题:
大篇幅的讲故事,叙述啰嗦,不精练。
论据没有筛选整合,不能紧扣观点,生拉硬扯。
叙述平淡,缺乏文采。
三、重点重难点
树立简明概括地记叙事例的意识掌握议论文里记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1、议论中的记叙有何特点?
明确:简明概括,只要交代清楚要点即可,不需要展开描写
议论中的记叙怎样才能简明概括,紧扣论点?
明确:叙例精要、定向转述叙事。
有的学生在叙述事例时过于详细具体,啰唆赘余。其实议论文中所举事例,仅是用来阐明道理的一个论据,它不需要、也没有必要作细致的铺叙描绘。因此在叙例时,要惜字如金,少写或不写细节,只需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扣住论点中的关键词,选择例子中相关的部分,不妨将论点进行“扩写”。
比如此例:
注重小细节,成就大梦想。李玉刚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每天不停地倾听、模仿、学习他人。这就是他的胜人之处,能够将小事情做到极致。李玉刚少年时家中很穷,很早便辍学去打工,由于对音乐的热爱,他选择了在一家歌厅打工。每天听着歌手们的歌声,他也无比渴望去唱歌。所以他注重歌曲的每一处音调,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在准备《四美图》这个节目时,他说:“我几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研究‘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相关资料,包括分析、鉴赏专家的不同观点,并考虑如何诠释他们。”(共186字)对细节的注重,成就了他在舞台上完美的表现。
问:此例这样表述的问题是什么?怎么改?
论证精要,叙议结合,扣住论点中的关键词,选择例子中相关的部分,不妨将论点进行“扩写”。
可改为:注重小细节,成就大梦想。草根出身的李玉刚注重歌曲的每一处音调,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为准备《四美图》的节目,“传神”地歌唱我国四大古典美女,他花一年多时间研究资料。他长期注重打磨歌唱中的细节,最终实现了梦想——成为出色的歌手。
3、怎样叙例,既简明又能增加文采?
(1):排比叙事
即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属性相同或相关的例子,构成排比的形式,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
例一: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开张圣听,虚纳下言,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视邹忌的讽劝为良策,赢得诸侯朝拜。由此可见,听取别人的意见,方能集思广益,兼收并蓄,最后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宏伟
例二:虽生活不易,请抱有希望
是的,生活常常不容易。当你告别象牙塔走向职场,却发现期望与现实之间落差巨大的时候;当你披星戴月驾驶大卡车行走四方,如期交货后发愁下一桩生意的时候;当你为了一个并不大的单子费尽唇舌,但甲方还是不置可否的时候;当你人过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却为了工作与家人的平衡筋疲力尽的时候;当你左支右绌,努力按时出粮,让一帮跟你多年的兄弟能按时支付房贷车贷的时候……请继续怀有希望,请继续抱有信心,希望与信心,赋予你我前行的力量。
论据“诗意化”
例、他,一个安静的灵魂,于瓦尔登湖畔慢慢地惬意徜徉。平静的湖面,有他慢慢泛舟而起的涟漪;湖畔的小屋,有他漫步而生的脚印。那清澈的湖水,荡涤着他的心灵,他闭上眼,曲肱枕之,就那么静静地躺在还挂着露珠的草地上。梭罗,也许他是别人眼中世俗的逃避者,但是,隐士的心境岂是尘世之凡人所能体会?梭罗明白,免去世俗纷争,用心慢慢体会,才是真正的“活着”。
总结方法:这段文字“诗化”的技巧在于:①高度浓缩他的典型事迹。②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你或他。③出之以描写的笔调,运用妙词、美句及修辞。④通用格式:情景+未名人物的表现、事迹+点出人物名称+人物事迹的论点分析。
(3)“形象”叙事
例如:
生无所息,是一份坚忍,一份执著。我看见苏武,比大漠还要古老的汉使,守望着他的高原,大漠的风雕刻出手掌的裂痕,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双鬓,草原上的树孤独地守望着自由,雁群年复一年地画出亘古的弧线,我听不见他的哀叹,只看见光而秃的使节棒,是的,它在诉说着尊严、自由与气节。于是我懂得,生无所息不仅是生活态度,更是生命流淌的血液。
—— 《生无所息》
例:女子使国不安?女子使家不宁?
那么是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放弃了绿柳夹河而列,长风携云朵翩跹而来,窈窕而去的长安,甘愿远赴黄沙大漠,经受亘古不变的猎风与沙石吹打,而换取和平免受战火?是王嫱,那个名唤昭君的绝美女子,她认为大汉朝撑起半片安定、安康、安宁的天空。
那么是谁“回眸一笑百媚生”放弃了名声和深爱的人,远赴吴国,为自己国家的胜利奉献了一切?那个“沉鱼”的浣纱女使得百姓能安居乐业,使得国家能安定团结。
那么又是谁“无字碑头字皆满”,功过留于后人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兴科举、用贤能,治国严谨,举修水利,广开言路,打造了一派盛世安平的景象。
由明妃到武皇,女子亦能独撑起一片天空,女子亦是平安幸福的象征。
《05北京卷作文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