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I卷 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与同种植物休眠种子的细胞相比,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A.较小 B.较大 C.基本相同 D.相同
2.腿抽筋在医学上称为肌肉痉挛,主要原因有过于疲劳、寒冷及营养不良等。下列哪种元素的缺乏可能引起腿抽筋
A.Na B.K C.Fe D.Ca
3.有着“植物大熊猫”和世界上最长寿树种美称、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历史的红豆杉,入选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珍稀植物展出品种,其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A.水和O B.水和C C.蛋白质和H D.蛋白质和O
4.具有细胞壁和核糖体,不具有染色体的异养生物是
A.支原体 B.根瘤菌
C.颤蓝细菌 D.硝化细菌
5.下列物质中,既含N元素又属于生物大分子的一组是
A.核苷酸和RNA B.淀粉和肝糖原 C.抗体和核酸 D.脂肪和胰岛素
6.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色素C合成与发挥生理作用的场所分别是
A.核糖体和叶绿体 B.细胞核和核糖体
C.核糖体和线粒体 D.细胞核和高尔基体
7.红萝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将红萝卜切成小块放到水 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 B.加温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质膜
C.水温升高,花青素溶解度加大 D.加温使质膜和液泡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8.图是细胞核的结构图,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b是核膜,由内外两层膜组成
B.a是染色质,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C.c是核仁,是产生核糖体及合成DNA的场所
D.细胞核中容易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a
9.下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结构①与有氧呼吸有关 B.结构②和④没有膜结构
C.此细胞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D.图中各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见
10.下图表示ATP的结构,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代表腺嘌呤
B.图中b、c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C.水解时和c键相比,b键更容易断裂
D.图中a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11.现有氨基酸5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506个,羧基总数为505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498、2和2 B.499、6和5
C.499、1和1 D.498、8和7
12.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关于该反应阶段的叙
述,错误的是
A.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B.需要多种酶、NADPH、ATP和CO2等的参与
C.CO2的碳原子转移途径是CO2→C3→(CH2O)
D.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H2O)中的化学能
13.图所示为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pH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B点降低pH值后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反应物浓度是限制反应速率的唯一因素
D.升高温度,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不变
14.下图中,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乙、丙、丁分别是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统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B.图乙中的a、c分别表示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C.图丙所示有丝分裂时期与图甲相同 D.图丁所示时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
15.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都呈蓝色 B.甲组和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1、3、5试管内都呈蓝色 D.2、4、6试管内都不是蓝色
第II卷 非选择题(55分)
16.(12分)图甲、乙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⑩表示细胞的各结构。请据图分析:
(1)图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甲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磷脂的合成场所是_____(填序号)。
(3)成熟的植物叶肉细胞中,水分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填序号)。
(4)科学家提供 35S 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 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选项表示 a、b、c 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 B.a核糖体→b高尔基体→c细胞质膜
C.a高尔基体→b内质网→c细胞质膜 D.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质膜
17.(10分)下图是某同学进行有丝分裂实验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过程使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处理的目的是______,乙过程所用的试剂是______。
(2)图丁过程“压片”时,需要用拇指轻轻按压______,有利于细胞分散。
(3)若该同学想仔细观察下图中细胞甲的染色体行为,需要在低倍镜下将A视野中的装片向______移动,再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B视野中的图像,图甲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比值______。
18.(14分)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 A、B、C、D、E、F 表示某些物质或结构,a、b、c、d 表示物质跨膜 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 ]中填编号,横线上填相应文字)
(1)图甲的基本骨架是[ ]____,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依赖于[ ]____;b、c 运输方式是_______,符合图_____所表示的运输曲线。
(2)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钾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 ]______;若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_____ (填“会”或“不会”) 发生 E→F 的变化,E→F 的过程被称为______。
(3)若图甲表示的是白细胞的细胞膜,其吞噬病毒的方式为 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
(4)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法进行区分,例如,用______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所利用的原理是活细胞膜具有_______ 特性。
19.(8分)图1表示某个高等植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植物细胞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图3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目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1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对应图2中的____ (填序号)。
(2)图2中表示染色体、DNA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①→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该植物的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临时玻片制作的流程为:解离→____→制片。
20.(11分)温室大棚种植番茄时,经常会遭遇白天持续高温现象,为研究此现象对番茄的影响,某科研小组测定了甲、乙两组番茄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 有___________两大类,分布在___________上。甲、乙两组番茄除控制白天温度不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等环境条件相同。
(2)9:30时,甲、乙两组番茄的CO2吸收速率相等,此时两组番茄的CO2固定速率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00之前,两组番茄CO2吸收速率不断增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11:00和15:30时甲、乙两条曲线均出现峰值,经检测甲、乙两组叶片峰值时胞间CO2浓度相等,此时适当提高乙组大棚内CO2浓度,推测乙组番茄叶绿体中C3的含量会___________(填“上升”“基本不变”或“下降”)。
泸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C 6.C 7.D 8.A 9.D 10.C
11.D 12.A 13.B 14.C 15.C
16.(1) ① ⑩ ⑧⑩
(2) ①② ⑥ (3)⑧ (4)D
17. 使细胞相互分离 清水 载玻片 左下方 1:2
18.(1) B 磷脂双分子层 . D 糖蛋白 自由扩散 乙
(2) a 主动运输 不会 ATP 的水解
(3) 胞吞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 台盼蓝 选择透过性
19.(1) 8、0、8 ②
(2) a、c 着丝粒分裂
(3)漂洗→染色
20. (1)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CO2浓度、光照强度 (2)不相等 (温度不同)甲、乙两组细胞呼吸速率不同,CO2的释放速率不同 (3)11:00之前,光照强度逐渐增大,光合作用增强,CO2吸收速率加快 (4) 基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