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44分)
本试卷共4页,1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四组单位中,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A.m、N、s B.m、kg、s C.m、J、s D.m、kg、N
2.关于运动物体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的方向为正,其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为正
B.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其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C.物体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大,其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同
3.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由图像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B.第末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C.前内物体的位移为0
D.物体前内的平均速度为
4.重150N的光滑球A悬空靠在墙和木块B之间,木块B的重力为1500N,且静止在水平地板上,如图所示,则
A.墙所受压力的大小为N
B.木块A对木块B压力的大小为150N
C.水平地板所受的压力为1500N
D.水平地板对木块B没有摩擦力
5.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 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下列图中v、a、f和x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位移.其中正确的是
A.B.C.D.
6.在路口的停车线后面停着一排汽车,第辆汽车的车头恰好与停车线平齐,后面相邻两车的车头间距均为。绿灯亮后已知每辆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均为,匀加速至限速后匀速行驶。后一辆汽车在前一辆汽车启动后再启动,当车队所有车辆达到最大速度时,关于车辆间距,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车辆间距为 B.车辆间距为
C.车辆间距为 D.车辆间距为
7.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通过定滑轮和细绳将重物从左侧平台运送到右侧平台,初始甲、乙拉绳使物体静止在图中位置(如实线所示),此时甲所拉细绳恰好沿水平方向。忽略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和绳子质量,若甲缓慢释放细绳的同时保持手中细绳沿水平方向,乙缓慢收绳且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手中细绳的拉力不断增大
B.乙手中细绳的拉力不断增大
C.乙对地面的压力不断增大
D.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8.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始终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后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物块接触弹簧后即做减速运动
C.当物块所受的合力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D.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零
9.将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0=10 m/s从O点向右抛出,经 s小球恰好垂直落到斜面上的A点,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B点是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斜面上的落点,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斜面的倾角是
B.小球的抛出点距斜面的竖直高度是15 m
C.若将小球以水平速度m/s向右抛出,它一定落在AB的中点P的上方
D.若将小球以水平速度m/s向右抛出,它一定落在AB的中点P处
10.如图所示,某建筑工人在楼顶通过滑轮与轻绳拉动一重物,人缓缓后退,重物缓缓上升,不计滑轮的阻力,在人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绳的拉力逐渐增大
B.滑轮受到的力逐渐减小
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D.地面对人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11.如图所示,在半圆形光滑凹槽内,两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槽的最低点,另一端分别与小球P、Q相连。已知两球在图示P、Q位置静止。O′P>O′Q,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两球质量相同,则P球对槽的压力较小
B.若两球质量相同,则两球对槽的压力大小相等
C.若P球的质量大,则O′P弹簧的劲度系数大
D.若P球的质量大,则O′P弹簧的弹力大
第II卷(非选择题56分)
三、实验题(14分)
12.(6分)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分别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得到的钩码质量与计算出的弹簧伸长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质量m/kg 0.10 0.20 0.30 0.40 0.50
弹簧伸长量x/cm 3.90 7.80 11.80 15.70 19.60
(1)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关系图线,g取10m/s2。______
(2)根据图线,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N/m。
13.(8分)某学习小组用图甲和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球A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个实验说明了平抛运动______;
A.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B.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C.无法确定平抛运动的规律
(2)某同学用图乙装置实验时,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是______。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3)图丙是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轨迹图,其中O点为平抛运动的起点,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图中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______m/s。(g取9.8m/s2)
四、解答题(42分)
14.(12分)如图所示,某人在离地面高10m处,以5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A球,与此同时在离A球抛出点水平距离s处,另一人竖直上抛B球,不计空气阻力和人的高度,试问:要使B球上升到最高点时与A球相遇,则(g =10m/s2)
(1)B球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多少?
(2)水平距离s为多少
15.(15分)近日,西双版纳“断鼻家族”十几头亚洲象北上“远足”引发人们关注。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有效保护亚洲象群,当地有关部门派出无人机不间断跟踪监测,采取多种措施引导象群逐步返回普洱或西双版纳原栖息地。 现要让监测所用的无人机从地面竖直起飞,最终悬停在某一高度的空中,如图所示。 已知无人机质量M = 1.8kg,动力系统能提供的最大升力F = 28N,上升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 6m/s,竖直飞行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 = 4N;固定在无人机下方铁杆上的监测摄像头,质量m = 0.2kg,其所受空气阻力不计。
(1) 若无人机以最大升力竖直起飞,求达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
(2) 若无人机以最大升力竖直起飞,求摄像头对铁杆的作用力大小;
(3) 若无人机从地面竖直起飞,要求在内实现悬停,求其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16.(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5kg的木板A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A上放置质量为0.5kg的物体B,物体B视为质点,B位于木板A中点处,物体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问:
(1)若木板A的长度为4.0m,当拉力始终保持为7.0N不变时,经过多长时间A板从B板下抽出?(计算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2)若木板A的长度为2.24m,当拉力为7.0N时,为了使B从木板A左端滑落,F至少作用多长时间?
泸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D 6.B 7.C 8.AC 9.AC 10.BD 11.BD
12. 25.0±0.3
13. B AC 1.6
14.解:(1)考查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相遇的过程
对于B球,有
hB=
t=
对于A球
hA=gt2
所以有
hA=
由于两球相遇,所以
h=hA+hB=
代入数据得
10=
解得
vB=10m/s
(2)利用式速度时间公式
t==1s
考查A球的水平运动,有
s=vAt
代入数据得
s=5m
15.解:(1)无人机以最大升力竖直起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得
则达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为
故无人机达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为3s。
(2)对摄像头有
代入数据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摄像头对铁杆的作用力为
故摄像头对铁杆的作用力大小为2.4N。
(3)无人机开始以最大升力匀加速运动,此过程上升的高度为
无人机最后关闭动力系统后做匀减速运动,有
代入数据得
则做匀减速运动所用时间和上升的高度为
,
无人机中间匀速运动时间为
上升高度为
所以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故其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1.5m。
16解:(1)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联立解得
(2) 设作用与木板t1 时间撤掉拉力F,木板A加速t1 、减速t2 恰好共速且滑到木板A的左端;
B的加速度
aB=2 m/s2
水平向右
水平向右;
水平向左
解得
t1=0.8s
F至少作用0.8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