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2022一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题
高二生物
本试卷共8页,29题,均为必考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变异、生物进化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都会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
D.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物种以及多样的生态系统基本上都是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形成的
2.东北虎的栖息地被一条大江分隔为E区和Z区。20世纪90年代初,E区东北虎种群仅剩25
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区东北虎种群消亡,由Z区引入8只成年健康雌性东北虎。经
过十五年,E区东北虎种群增至百余只。下列对十五年间E区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东北虎种群的基因多样性增加
B.东北虎种群的基因突变率增大
C.东北虎携带的致病基因频率不会改变
D.E区物种多样性出现大幅度下降
3.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
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类
时间
时间
A.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B.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D.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与环境条件的限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高二生物第1页(共8页)】
+23-174B+
4.人体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构成的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一定不
会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过程是
A.神经递质的合成
B.正常机体内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C,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在体内的运输
D.甲状腺激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5.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直接引起的病症是
A.唐氏综合征
B.皮肤病
C.尿毒症
D.地中海贫血症
6.房水是由睫状体产生的充满在眼前房、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的液体。房水中的蛋白质含量仅为
血浆中的0.5%,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房水的主要作用是为虹膜、角膜和晶状体供应营
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如果房水过多,会导致青光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房水的作用和组织液类似
B.房水的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其蛋白质含量的多少
C.房水属于细胞液
D.适当降低虹膜、角膜和晶状体的渗透压可能对治疗青光眼是有效的
7.人体中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被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下列有关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B.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C.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D.交感神经作用于效应器,副交感神经作用于感受器
8.炎热的夏季,在户外劳作的人会大量出汗,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内环
境变化及调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汗液分泌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该过程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
B.大量出汗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
C.饮用一定量的纯净水会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通过出汗、饮水和避暑,体温能恢复稳定状态,激素分泌量也恢复正常
9.为研究中药黄芪的活性成分黄芪皂甙(SA)对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研究人员在适宜环境
下,使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皂甙溶液对豚鼠乳头肌进行处理,给予一定强度刺激后,记录乳头肌
动作电位的幅度及时程的变化,据图分析,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动作电位mV
9.9
对照组
20mgL140mg·L1
洗脱
0
-9.9
-19.9
-29.8
-39.8
-49.7
-59.7
-69.6
时间ms
不同浓度SA对豚鼠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高二生物第2页(共8页)】
+23-17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