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NASA世界城市夜间灯光遥感图
请说出地球上灯光最亮、最密集的地区。
这幅图中能反映出地球中的哪些现象?
夜间灯光地图会有一定误差,请分析其原因。
1.结合材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规律。
2.运用资料,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3.结合胡焕庸线,探究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人 口 分 布
概念:是指人口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于一定地理空间的
集散状态,或称之为人口的空间形式。主要指人口数量的地域差异。
衡量指标:人口密度
(在一定时期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目)
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一定相同吗?
图1-3-1 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
人口分布的平均状况
人口分布的实际状况
人口分布状况还要分析人口分布格局。
分布较为集中(不均匀) 分布较为分散(均匀)
图2-1-2 世界人口分布示意(2016)
一、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思考】读图1-1-2,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就区域而言,哪些地区是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3)就纬度而言,人口主要分布于哪些纬度地带?
(4)就海陆位置而言,人口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带?
(5)就地形而言,人口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形区?
(6)就经济而言,人口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
图2-1-2 世界人口分布示意(2016)
东亚和南亚 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生产发达。
西欧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工业和商业繁荣。
北美东北
经济和工业发达。
世界人口密集地区
图2-1-2 世界人口分布示意(2016)
世界人口稀少地区
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
高海拔的寒冷地区。
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年份 北美洲 拉丁美洲 欧洲 大洋洲 亚洲 非洲 世界
1990 75% 71% 70% 71% 32% 31% 43%
2014 82% 80% 73% 71% 48% 40% 54%
2050 87% 86% 82% 74% 64% 56% 66%
阅读材料图表,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
不断趋向于城镇地区
不均衡性
北半球中低纬度
在距海较近地带
主要集中海拔较低的地带
世界及各大洲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结论: 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海拔2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地区,并不断趋向于城镇地区。
读图思考:
热带多雨地区哪里人口稠密?为什么?
热带地区人口主要分布
在高原山区,而非平原。
热带高原和山地的一定海拔范围内,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此外,这一海拔超出疟蚊分布上限,人们可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
海拔2580米
人口224万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
海拔2640米
人口915万
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
海拔3630米
人口168万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海拔1158米
人口275万
在南美洲,海拔2 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间谷地则形成一些人口稠密的大城市。
课本第4页活动: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分布不均衡。东南沿海省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内陆省区人口密度小。经济发达省区人口密度大,经济欠发达省区人口密度小。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人类
适宜生存与发展的地方
居住并从事产业活动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基本因素
自然条件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空间和生产、生活的物质资源。通常,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显著。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的影响不断减小。
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和迁移,是人口分布不断发生变化
自 然 因 素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平原和丘陵地区地势起伏不大、交通便利,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适宜人类的生存繁衍;山地和高原海拔高、地形复杂、气候寒冷、土层瘠薄、交通困难。
江河湖泊水等天然水体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沿岸地区往往人口密集。
干旱地区,人们往往逐水而居,呈点状、现状、片状分布。
气候温暖,降水适中地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人口分布较为集中。
从气候条件看,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丰湿润地区。
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耕作性能不同,开发程度不同,影响人口分布。黑土分布区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植被
自然资源
自然因素—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使开发地区人口增多
油田开发
克拉玛依
崛起
课堂训练
如图是“非洲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1.图中人口分布百分比最高的海拔范围在
A.0~500米 B.500米左右
C.700~1 000米 D.2 000米以上地区
√
4.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矿产丰富 B.交通便利
C.旅游胜地 D.气候适宜
√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和通信、
文化教育、
政府政策
和地方习俗
军事和科技等等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政策、战争因素
交通便捷的地区人口稠密。
交通便捷,利于人流、货流的集散。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宗教文化及地方习俗影响人口的分布。
1. 有关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正逐渐加强
B. 人口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的气候区
C. 水资源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大,土壤不影响人口分布
D. 矿产资源的分布、开采影响着人口分布
2. 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中,最为显著的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交通和通信
C. 文化教育 D. 政府政策
课堂练习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读图,回答6~7题。
3. 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 地广人稀 ② 气候宜人
③ 交通便捷 ④ 矿产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 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 气温较适宜 ② 位于平原地带
③ 开发历史较长 ④ 经济相对发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结合初中世界地理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读图,说出东南亚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2.以东南亚地区某个国家为例,说明影响该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活动】
沿海地区人口多,内陆和山区人口少。
主要原因: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开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比较发达等。
“胡焕庸线”与中国人口格局
面积占36﹪
人口占94﹪
面积占64﹪
人口占6﹪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东部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
沿海、沿江、沿湖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汉族居民集中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最显著的特点
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能养育的人口多。
自然环境因素:
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土壤贫瘠,耕地面积少,生态脆弱,自然环境差,能养育的人口少。
东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开发时间长。
社会经济因素:
西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开发时间短。
我国人口分布图中“东多西少” 的格局与其他三幅图之间有何联系?
政策因素:改革开放政策最先获益的地区。
在地图上确定胡焕庸线。观察并说明胡焕庸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以及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界线的关联性。
胡焕庸线
答:胡焕庸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致平行重合,与第二、第三级阶梯界线大致平行,可以说胡焕庸线同时也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
答 案
人口分布不均衡是否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
答 案
人口分布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分布不均衡并不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从资源与环境的自然禀赋状况看,我国东南部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度、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对外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经济与科技发达等,东南部地区可容纳的人口数量比西北部多。
我国西北部地广人稀的现状有可能改变吗?
西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尤其是水资源匮乏,其地广人稀的现状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
以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将西北部地区建成富有活力的沿边开放、开发新经济带。
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效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总结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