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巴州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6 10:17:47

文档简介

巴州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
历史学科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说明:1.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否则不予计分。
2.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下表所示欧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部分),局表可知中华文明起源具有( )
文化遗址 所在地区 文化遗址 所在地区
元谋人 云南 金牛山人 辽宁
北京人 北京 丁村人 山西
山顶洞人 北京 马坝人 广东
蓝田人 陕西 长阳人 湖北
巫山人 重庆 和县人 安徽
A.同步性 B.多元性 C. 竞争性 D.领先性
2.商朝是一个能够得到考古资料确切证实的王朝。这主要得益于( )
A. 神话传说 B. 甲骨文的发现 C. 诗赋的描述 D. 史书的记载
3.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 )
A.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4.魏晋南北朝以来,酥油茶等逐渐在北方盛行。同时,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也都喜食肉、乳酪,并带到了南方。这一现象放映了( )
A. 少数民族汉化 B. 民族差别消亡 C.民族交融加强 D. 经济重心南移
5.《神童诗》中写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与此诗所述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 科举制 B.二府三司制 C. 察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6.韩愈谈到人生“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私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时,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堪称一代法书。韩愈所赞誉的书体是( )
A.小篆 B.楷体 C. 行书 D. 草书
7.北宋试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8.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下列属于“商业革命”的是( )
A.商帮及会馆的兴起 B.飞钱和柜坊的出现
C.官府不再管理商业活动 D.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打破
9.宋朝逐渐形成“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世风,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这表明宋代( )
A.科举制度的完善 B.门第观念的淡化
C.身份趋于平等 D.政府管控放松
10.“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A.致良知 B.发明本心 C.存天理,灭人欲 D.格物致知
11.明朝前期为了达到“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的目的采取了以下哪一措施( )
A.废宰相,设内阁 B. 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隆庆开关
12.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清朝雍正年间始设一机构,后其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该机构是( )
A.督察院 B.中书省 C.军机处 D.理藩院
13.至清朝中叶,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奠定,清政府在内地分立18个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其中台湾隶属于( )
A.山东省 B.直隶省 C.浙江省 D.福建省
14.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属于清朝在新疆设置的总理新疆军政事务的是( )
A.北庭都元帅府 B.安西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伊犁将军
15.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 D.《西游记》
16.洋务运动打出的旗号是( )
A.自强自由 B.自强求富 C.自由求强 D.自由求富
17. 刺激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因为清政府屈辱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 19世纪末,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等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 )
A.维新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一开天劈的的大事变发生在( )
A.1921年 B.1920年 C.1919年 D.1922年
20.有学者在1937年8月上海刊物《呐喊》上发文指出:“我相信中国文化界的优秀分子以前没有一个不是憎恶战争的,但是现在却没有一个不是讴歌抗战的。”下列各项与作者发此感言直接相关的是( )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武昌起义取得成功
C.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D.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21.“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是20世纪40年代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民谣,反映陕甘宁边区实行( )
A.民主选举 B.土地改革 C.记名投票 D.农业垦荒
22.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值平均年增长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23.有一首歌的歌词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 )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建立环渤海经济开放区
C.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D.开发河北雄安新区
24.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5.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践行“一国两制”构想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题(共4小题,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4分,第28小题10分,第29小题14分,共计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1)根据材料一,概括皇帝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体现这一地位的具体制度。(6分)
(2)材料二中的“新制度”是指什么?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6分)
27.面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屈辱,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在15世纪之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领先,从此之后在几百年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中国在近代化的进程上远远落后于西方,不但在物质层面上,也在思想的层次上。
——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纪之后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4分)
材料二 直到19世纪中叶,我们才开始憬然于“船坚炮利”的“夷之长技”对中国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到了19世纪末期,才又进一步认识到,在物质层面的后面,也还有社会政治体制的问题。稍后又意识到,不仅有社会政治体制问题,而且还有理论方面的问题,于是,20世纪初就呈现出大量宣扬西方思想理论的潮流。——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物质层面、社会政治体制层面和理论方面的重大事件。(6分)
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3)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道路?(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政府割地赔款……那时的中国历史,写满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引自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1840年后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4分)
材料二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度能接受。
——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是什么?这一方案的根本点在哪里?(6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仅在农商部注册登记了的,1912 年— 1914年7月的2年半中,新开设的工矿企业即达99 家,资本总额约2455 万元,平均每年开设新式企业近40 家,资本总额近1000万元……在1914年8月到1918年的近4年半中,新设工矿企业 377家,资本总额约 11832 万元,平均每年开设工矿企业达84 家,资本总额超过 2692 万元。
——史全生《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产业革命热”》
材料二 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倾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
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此后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荣家企业史料》
材料三 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
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
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面粉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 4分)
( 3)根据材料三,归纳民族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4分)巴州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
历史学科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A D A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D A B C A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A D B
非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第26题(12分)
(1)地位:至高无上(或天下独尊)。(2分)
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4分,答出2点即可)
(2)“新制度”是指皇帝制度。(2分)
特点:皇权至上,不可僭越;皇帝独尊,不可侵犯;皇位世袭,不可转移。4分,答出2点即可)
第27题(14分)
(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僵化保守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闭关锁国政策;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答出任一点得 2分,最多得4分)
物质层面:洋务运动。社会政治体制: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理论:新文化运动。(6分)
道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或武装夺取政权)。(2分)原因: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失败(回答具体史实也可);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
第28题(10分)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写出一个1分,最多得4分)
方案:一国两制(3分);根本:一国(3分)。
29.(14分)
( 1)特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1914年 8 月— 1918 年比 1912 年— 1914 年 7月发展快。(2分)
原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反帝爱国运动(或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分,答出 2 点即可)
( 2)变化:由盛而衰。(2分)
原因: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2分)
( 3)条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4分,答出2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