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7.2 弹力
第七章 力
1. 知道弹力及其产生的条件;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勤于动手、严谨细致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知识点
弹力
知1-讲
1
1. 弹性 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
物体形状和体积的改变都叫形变。
知1-讲
2. 弹性形变 对弹性物体来说,形变后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最大形变叫弹性限度;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指不凭借外力,物体主动变回原来的样子。
知1-讲
3. 塑性 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
4. 塑性形变 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
知1-讲
5. 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1)产生条件:①物体相互接触;②物体具有弹性,且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是接触力,接触时才能产生。
知1-讲
(2)弹力的三要素:
①大小:与物体形变的程度和本身的材料有关。
②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指向恢复原状的方向。
③作用点:作用在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上。
(3)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和拉力。
知1-讲
类型 弹力方向 图示
接触方式 面与面接触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点与面接触 过点垂直于面,指向受力物体
点与点接触 过点垂直于点所在的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知1-讲
知识链接:
1. 形变具有普遍性: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看到;有的形变极其微小,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将微小的形变放大后才能显示出来。
2. 弹性物体发生形变时如果超出弹性限度,物体将不能自动恢复原状,此时物体发生的是塑性形变,如超载的汽车可能使路面的形变超过弹性限度,使路面发生塑性形变,即路面被损坏。
知1-讲
3. 弹力与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需要注意的是它们的受力物体不同。
知1-练
1-1. 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B. 手对弹簧的拉力
C. 拉弓射箭时,手对弓的拉力
D. 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
A
知2-讲
知识点
弹簧测力计
2
1. 作用 测量力的大小。
2. 主要结构 外壳、弹簧、挂钩、指针、
刻度板和提环。如图2所示的是实验
室常见的两种弹簧测力计。
知2-讲
3. 制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或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超过弹性限度,会损坏弹簧。
知2-讲
4. 使用方法
(1)使用前: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零,若未指零,则应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处;③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被卡住。
知2-讲
(2)使用时:①被测的力应沿着弹簧伸长的方向;②被测的力应作用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而不是提环上;③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垂直。
不需要估读。
知2-讲
物理方法:
弹簧测力计工作时,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力转换成弹簧长度的变化,利用的是转换法,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也利用了转换法。
知2-讲
知识图解:
l0为弹簧原长,l为弹簧现长,Δl为弹簧的伸长量,即Δl=l-l0,如图3所示。
例1(枣庄中考)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弹簧对手的拉力
B.手对弹簧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A
即弹簧对其他物体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
连接中考
例2(2018 徐州)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D
连接中考
例3(常德中考)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2N
C.4N
D.8N
C
连接中考
1. 一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刻度______(填“是”或“不是”)均匀的,量程为_______N,分度值为______N,读数为________N。
0~5
0.2
是
1.8
基础巩固题
2. 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力气大的同学
B
基础巩固题
3.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一定有弹力的存在
B.两个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存在弹力
C.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D.只要物体发生形变一定有弹力
C
基础巩固题
4. 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 )
A.看不出有形变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弹力
B.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C.杆可以提供支撑力也可以提供拉力而且杆的弹力
一定沿着杆的方向
D.绳只能提供拉力,而且一定沿绳收缩的方向
D
基础巩固题
1.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F/N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L/cm 0 0.4 0.8 1.7 1.6 2.0 2.4
刻度尺
4
能力提升题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如图乙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像。
(3)由图像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正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F/N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L/cm 0 0.4 0.8 1.7 1.6 2.0 2.4
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测力,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__cm。
16
8
能力提升题
△x/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N。
B
A
22.5
能力提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