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6 10:22:27

文档简介

2023 年全市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评分说明:
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
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D B A A C A A B D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B A B C B A C D B C B
25.(25 分)
(1)(14 分)公共性价值: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既是
美德,也是义务;认同城邦共同体;城邦利益至上,个人服从城邦。(每点 2分,
答出 3点即可得 6分)
影响: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激发了公民的创造性;推动了城邦经济、
文化的繁荣;强烈的城邦认同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利于增强城邦的凝聚力,保障
城邦的安全和独立;(每点 2分,答出 2 点即可得 4分)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其主权在民等原则对近现代民主政治影响深远;(2分)民主的范围局限于占人
口少数的公民;原始的直接民主,不具有普适性;城邦凌驾于公民个人之上,
限制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答出 1 点即可得 2分)
(2)(11 分)差异:中国民主思想未能上升到人民主权、人民参政的高度,
雅典民主思想则强调人民主权、公民普遍参政议政;中国古代民主思想没有形
成国家制度的民主,雅典民主思想形成了民主政治制度;中国民主思想的影响
有限,雅典民主思想为近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思想源泉。(每点 2分,答出 3点
即可得 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原因:高度集权的皇权专制限制了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小农经济长期占主
导地位;受思想家个人阶级立场和时代的制约。(每点 2分,答出 3点得 5分)
2022 年全市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26.(12 分)
评分要求:论题要具体明确;(3 分)论述要准确、符合史实,做到史论结合。
(9分)
评分具体操作要求(量规标准)
水平 分值 操作要求
能够概括出世界和中国的关系,并充分运用史实,论证
水平 4 10—12 分
提出的某个观点
水平 3 7—9 分 能够充分运用史实,论证世界和中国的关系的某个观点
能够明确提出世界和中国的关系的基本观点,并组织相
水平 2 4—6 分
关材料和信息对观点有所论证
水平 1 1—3 分 能够提出世界和中国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水平 0 0 分 未能提出并论证世界和中国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以下示例仅做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答
案只要符合题意,亦可同等得分。
示例一:
论题:从古到今,世界的发展带动中国的发展,而中国又是促进世界发展
的重要因素。
论述:中国的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的进步,在世界科技文明的路程上起了
推动和促进的作用。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55 年 4 月,在中国
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亚非会议提出了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相一致、促进世
界和平与合作的十项国际关系原则,并形成了“万隆精神”。改革开放后,在经
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球第二,在世界经济体中占有重要
地位。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最健康的引擎之一,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将近 30%
的贡献。“一带一路”的推进建设,为欧亚大陆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总之,从古到今,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进步,
世界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国。
2022 年全市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4 页
示例二:
论题: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随着西学东渐的发展,器物、制度、思想成为近代
中国社会发展的最有力的推动器。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
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在激烈竞争的全球化浪
潮下,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有利于直
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联系非常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
世界而独立地发展,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是一个双赢的决定。
27.(15 分)
(1)主要措施:推崇儒学,发展教育;减免赋税;整顿吏治;缓和与周边国
家关系;实行文治,给予地方一定自主权。(每点 2分,答出 4点即可得 8分)
(2)简评:元成宗基于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调
整统治政策,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调动了地方积极性;促
进了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元代“大德之治”局面的出现。(每点 2分,
答出 4点即可得 7分)
28.(15 分)
(1)国际背景: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开始;策略:严格限制作战的规
模和作战手段(或注意战争局部化);军事斗争和谈判相结合;(每点 2 分,答
出 3点即可得 6分)
(2)影响:对中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保卫了新中国的独立与安全;
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影响了美苏对华政策的调整;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每点 2分,答出 3点即可得 6分)
对世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
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
2022 年全市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4 页
决心。(每点 2分,答出 2点即可得 3分)
29.(15 分)
(1)原因:
①家庭的熏陶、自身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
②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③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
④团队合作及科研方法的改进。(每点 2分,答出 4点即可得 8分)
(2)精神品质:
①努力掌握科学技术(注重试验,将科技运用于农业发展);
②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
③立足当下,不断开拓;
④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热爱、报效祖国);
⑤团队合作,无私奉献;(每点 2分,答出 4点即可得 7分)
2022 年全市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4 页 共 4 页保密★启用前
4.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既把皇室官傺乃至政
赤峰市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绘,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


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注意事项:
A.私营手工业
B.宫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田庄手T业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5.下表是我国古代科技理论的相关内容。从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自答案号涂黑。如需改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昧昧,盘若游魂,哀乎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萧纲《劝医论》
天地之中,唯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食为政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A强调“以人为本”
B.重视经验轻视思辨

C,侧重继承与创新
D.重视实用反对功利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6.中唐以后,唐城市中出现了“侵街打墙,接檐造舍”和坊内开店的现象,一些里坊“或
合趣目要求的。
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据此可知,唐朝
1.古代社会,以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为基本原则,“明分使群”,具有血缘关系
的众多个人有序组织而为家庭,具有血缘关联的众多家庭有序组织而为家族,具有地缘关
A.国家对社会控制的弱化
B.城市市民阶层不断地壮大
系的众多家族有序组织而为国家。这说明了
C.雇佣导致人身束缚松弛
D.坊市时空界跟被彻底打破
A儒家思想唤立主导地位
B.家庭是古代的基层单位
7,有学者指出:宋代理学家们的儒佛争论集中于人性论,长于“内圣”而短于“外王”。
C.宗法制度贯穿古代社会
D.古代政权和族权相结合
其负面影响在于理学家们对孔孟之学或中华文化特殊性的固执坚持、对异己思想流派的坚
2.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和抨击的对
决抵制,这不仅使儒学失去了“见贤思齐”的优秀品质,也一定程度上使国人在文化上走
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历史地看,宫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向狹隘和故步自封。材料反映了宋代理学
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主观点的是
A.缺少富有相融合的思辨特性
B.囿于维护纲常名教的束缚
A.内阁制取代丞相制
B.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C.局限于自身思想休系的诠释
D.轻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十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8,奏折是清朝官员向皇帝上呈的机密文书,起初主要是让一些在外公干的近臣江报地方情
3.山东滕县出土的一块汉代耕糖画像石显示:中间一男子扶犁耦耕,一牛一马拉犁,其后
况和官民舆论,皇帝阙后在原折上朱批发回,顺便交代新的任务。雍正帝即位后,扩大了
有一男子操耙糖地。前方有三人持锄耘地,一人端着水罐似在浇水。画面左侧有一妇女挑
使用范围,规定内外大臣对机密、紧急的事务均可奏折上闻。由此可:,奏折制度的实施
着担子,带着两个小孩朝田间走,似为送饭而来,画面右侧大树下有·人持杖而坐,当为
监工。该场景反映了汉代
A.有利于君主集权的加强
B.减轻了皇帝处理政事的负担
A.农民重视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B.生产关系革新后农民积极生产
C.延缓了宫廷决策的效率
D.促使中枢秘书机构发生变化
C.农业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盛行
D.存在分E合作的集体经营方式
高二历史第1页共8页
高三历史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