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课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10 10:4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起源: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是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
◆ 湮没:中世纪西方天主教神学统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神本主义取代了人文主义,使人和人性被束缚。
◆ 复兴:14-17世纪初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批判神权统治,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人文主义得以复兴,这是“人”的重新觉醒。
◆ 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使人文主义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此人文精神在西方思想界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第1课时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神自然人一、智者学派什么是智者学派?(概念)
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原因和背景)
智者学派有哪些代表人物?其主张有哪些?影响如何?(主张和影响) 1、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
①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在广大奴隶的劳动基础上,古希腊的文化迅速发展起来)
②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③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普罗泰格拉约生于公元前490~前480年之间,大约活了70岁。他出生在阿布德拉城,多次来到当时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的中心雅典,与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结为至友,曾为意大利南部的雅典殖民地图里城制定过法典。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是当时最受人尊敬的“智者”。据说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后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逝世。代表著作:《论神》、《论真理》和《论相反论证》。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普罗泰戈拉《论真理》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戈拉《论神》 以上材料反映了智者学派怎样的哲学观点? 其研究领域是什么? (1 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2 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自由。 (3 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研究领域:人和人类社会(研究核心问题是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思想主张: 结合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并联系教材内容,思考,智者学派的思想有哪些影响?积极:①否定神,突出人的价值,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②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消极: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及制度、法律和公众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泛滥。—苏格拉底的主张“美德即知识”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
他关心的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
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追求真理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苏格拉底关注领域: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 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美德即知识”主张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 探究2:结合以下材料归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要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主张: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即知识”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使人认识
自己内在的美德。“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哲学家西塞罗罪名:不敬神和败坏青年资料搜集:苏格拉底之死的真正原因?
1、针砭时弊,批判雅典的政治领袖。
2、否定传统的神,而宣扬自己的思想。
问题探究:苏格拉底之死体现了什么人文精神?其思想有何影响?
体现了遵守法律,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人文精神.
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和智者思想有何异同?思考比较不同点:
(1)智者学派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2)苏格拉底则强调道德哲学,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 相同点:把人类及人类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注重人、人性,体现人文主义精神。1.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
D.亚里士多德B2.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B柏拉图Plato (427-347 B.C.)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其著作和思想对后世产生十分重要影响。代表作《理想国》(1、思想主张(依据教材内容归纳)①关注人类社会,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②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唯心)(2、意义:鼓舞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曾就学于雅典,学业精进,后来被马其顿国王腓力一世聘为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师。数年后,他回雅典开办学校,边教学边著述。他的著作丰富,内容广泛,大多已经散失,现存47部著作。他解剖过50多种动物,开辟了动物学的新领域。他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1、思想主张:(依据教材内容归纳)①真理高于一切。
②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③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 “亚里士多德似乎是属于另一个时代,另一个民族和不同思想形式的人,他在任何时代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不能用希腊人的视角去看代他,他即被他的崇拜者也被他的诽除 武装谤者所误解”。
——福各特万物由水生成打破传统神学的束缚;人的觉醒自然智者学派
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人是万物的尺度;所有人都是平等人与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但忽视了道德和认识的共性。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重视教育人性哲学= “人” ;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贤人治国、理性思考人类社会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础真理高于一切;人是自然界最高级自然与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 探究:古希腊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
①都处于思想活跃期,出现不同思想流派;
②都开始将“人以及社会”作为主要研究课题。
不同点:
①内容方面: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作用价值,人是观察社会人生、世界的主体;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总之,提倡人文思想。中国既有儒家的“仁政”;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家的君主专制。
②关注问题的角度:前者关注人的发展、作用、价值,具有哲学理性;后者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实用性。 探究:为什么说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①自然哲学家的研究:探究自然的奥秘,打破传统的束缚,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②智者学派: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③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言必称希腊”也说明古希腊先哲的思想的重要地位。所以,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1、“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C 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D 3、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人性化D 4、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A 5、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B 6、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中断了古希腊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B 7、德国学者雅斯贝斯在分析世界历史的结构时提出了广为流行的“轴心时代”理论。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人类文明由质朴宁静的神话时代的远古文明进入到人性的、伦理的、理性的时代。中国的孔子和希腊的苏格拉底就生活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对哲学进行了人文主义的阐释
B.对人性做出了“性本善”论断
C.对人生提出“舍利取义”的追求
D.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