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纸的发明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纸的发明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4 09:3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纸的发明
猜谜:
生得轻巧白净,
中国创造发明
传播文化知识,
深受人类欢迎。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学技术,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四大发明的说法,源自英国汉学家李约瑟。
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经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北磁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在北宋时期,人们根据“司南”进化发明出来了指南针,并且将指南针运用到了航海上面,后来到了南宋时期,指南针在航海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唐朝时期,中国就已经发明了火药,并且将火药运用在了军事上面,改变了冷兵器时代。火药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物质支柱之一,大大的推进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虽然出现活字印刷术,但并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
蔡伦 东汉时期,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发明了新技术生产出大量轻便、便宜的纸。
文中哪个句子最能概括造纸术的贡献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影响 贡献突出
总领全文:高度评价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
找一找祖先都用过哪种方法写字?
要记录一件事,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笨重,不方便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本片上。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价钱太贵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
少,量产不足
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粗糙,不方便书写
1.蔡伦用什么办法改进了造纸术?
2.这种纸有什么特点?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期,有个叫蔡
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思考:为什么要用这些材料?
因为这些原料容易得到,大量制造,
便宜轻便,满足需要,能够使更多人得到使用。
蔡伦发明的这种纸都传播到了哪些地方?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传播地区: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世界、欧洲
影响: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影响全世界
联系人们日常生活想一想,如果让你造纸你会选
择什么材料 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草 秸秆 废纸等。
我会写
术shù(算术、术语、武术)
伟wěi(伟大、雄伟、伟人)
录心(录取、录音、录用)
册cè(上册、史册、纪念册)
保bǎo(保护、保存、保证)
存cún(存心、存在、存钱
约yuē(约会、大约、节约)
验yàn(验算、验血、经验)
阿a(阿姨、阿爸、阿婆)
欧ōu(欧洲、姓欧、欧元)
洲zhōu(亚洲、非洲、大洋洲)
社shè(社会、报社、社团)
理解词语: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普及:普遍推广,使大众化。
粗糙:不精细;不光滑。
传承:传授和继承。
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多音字:
累:lèi(累坏)
lěi(积累)
léi(果实累累)
鲜:xiān(鲜花)
xiǎn(朝鲜)
重:zhòng(重量)
chóng(重复)
词语拓展
(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满腹经纶 才华横溢 博览群书 博古通今
必会词语:
造纸术、伟大、文字、记录、青铜器、保存、方便、学问、轻便、盛放、西汉、大约、东汉、吸收、经验、树皮、破布、原料、切断、价格、满足、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欧洲、社会、进步、文化、影响
近义词:
笨重—沉重 轻便一简便 粗糙一粗陋吸收一吸取 改进一改善 促进一推动学富五车一才高八斗
反义词:
文明—野蛮 贡献—索取 笨重一轻巧粗糙—光滑 促进一阻止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