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04 06:3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2 + 24 = 24 + ____
____+ 71 = 71 + 29
68 + 25 + 175 = 68 +( + )
a +___= b +___
183 +____ = 117 + ____
14+(36 + 47)=( + )+ ____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填空。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分成25个小组,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分成25个小组,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说一说: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思考: 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交流: 展示你的答案并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
方法一
25×4=100(人)
方法二
4×25=100(人)
说一说: 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5×4
4×25
=100
=100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
讨论: 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示乘法交换律 写写试试,并展示你的答案。
用字母表示为: a × b = b × a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a 和 b 可以是哪些数?
想一想: 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呢?它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在计算乘法时,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积”是不是相等,来进行验算。
自学提纲:
(1)你是怎样列式计算?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怎样验证的?
(4)这个规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交流: 展示你的答案并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
方法一:先求25个小组,一共种多少棵树,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方法二:先求每组种5棵树要浇多少桶水,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5)×2
=125×2
=250(桶)
25×(5×2)
=25×10
=250(桶)
(25×5)×2
=125×2
=250
25×(5×2)
=25×10
=250
说一说: 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
先乘前两个数
先乘后两个数
你还能写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讨论: 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示乘法结合律 写写试试,并展示你的答案。
用字母表示为: ( a × b )× c = a ×( b × c )
结果相等
245+146 146+245
47×26 26×47
(78+176)+24 78+(176+24)
(23×5)×2 23×(5×2)
说一说: 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两个加法的位置,和不变。
交换两个乘法的位置,积不变。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1.根据乘法运算律填空。
12 × 32 = 32 ×____
108 × 75 = ____ × ____
30×6× 7 = 30×(6×____ )
125 ×(8×40)= ( ____×___ )×____
12
75
108
7
125
8
40
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75×125×8 25×36×4
=75×(125×8)
=75000
=75×1000
=(25×4)×36
=3600
=100×36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整十、整百、整千就先相乘, 能使计算简便。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作乘法交换律。
25×4 = 4×25
(25×5)×2=25×(5×2)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作乘法结合律。
(a×b)×c = a ×(b×c)
a × b = b × a
课堂小结